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质和前提条件,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以后的发展。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一定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刻苦钻研教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制,而从统编教材的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强调课文阅读的重要性,旨在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主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对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是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阅读技能培养策略,则是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阅读是学生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语文课程的教学,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本文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就要紧扣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语文学界普遍认可中小学语文以“阅读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做法,然而实际教学中,中小学语文是以“阅读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阅读材料,阅读文本是构成教材框架的主体,而“听、说、写”处于附加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文本为主线组织的,听、  相似文献   

7.
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过后,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孩子些什么?思忖良久,笔者觉得问题的关键应是多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的重心由强调接受信息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因此,我们要抓住教材,依据每篇文章的特点,将不同文体的知识点寓于阅读讲解中,引导学生将阅读技巧、解题方法分别整理归类。  相似文献   

8.
黄文全 《考试周刊》2014,(83):15-16
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缺少足够的经验,对文字语言缺少一定的理解思维。为了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需注重教材阅读方法及技巧的综合培养,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进一步加深对文字语言的认知。本文分析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的作用,对语文教材阅读方法及应用技巧展开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学生即使阅读了大量的教材,还是不太会读书,有的甚至不会读书,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因此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现代社会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刘亮 《文教资料》2009,(32):74-7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了解阅读方式,掌握阅读技巧;指导学生以文章内容为落脚点,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王艳星 《成才之路》2009,(22):45-45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要会写就首先要会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我本着自己十几年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自能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研读新课程理念和语文教材,认真分析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习惯等,发现依托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供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教师以教材为媒介,促成儿童和外部世界的沟通,唤起儿童心灵世界的觉醒。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为课程目标之时,对语文课程及其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都应给予重新认识。把如今的语文教材视为"文选型"课本,那是用老眼光看新教材。语文教材绝非纯粹的阅读教材,或者说教材中选编的30篇左右的课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凭借,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凭借(阅读能力和习惯包含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组  相似文献   

14.
阅读就是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取思想的程序。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应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课本只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更要把目标放在学生这个个体和社会上。作为刚涉世不久的初中生来说,光学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他们去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去阅读社会这本大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课堂上要精讲,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论是教材还是其他书籍,都要把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15.
<正>大阅读是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推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其初衷是在以悦读、海量、全科为关键词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有深度思考的探究式阅读。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1.有深度的阅读教材开发。深度阅读首先应立足学情,为学生开发适合的校本阅读教材。实践中,我们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基础,进行阅读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理解写作、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单纯依靠教材完成阅读是不现实的,结合教材,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合理的拓展性阅读已经成为当下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学活动作为学生主要的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的环境,教师需要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教育价值,并掌握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拓展阅读当中真正地获得收获,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把语文阅读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好一至六年级的教材,我们还应该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促进者。1师生互荐阅读,与学生心心相印儿童文学是学生成长的好伙伴,教师不妨"把杯子倒空",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因为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认知世界、获得知识、吸取精神文化养分、感知文学艺术形象、获取美好熏陶等的基本途径。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是同学们写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为入选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可谓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不论是文章的布局谋篇还是细节描写等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佳的范文。故此,我们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借鉴语文教材的写作范文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写作教学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但是现实中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种种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注重的是其他的教材,与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衔接不紧密,学生很难接受。因此,如何解决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显得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学生即使阅读了大量的教材,还是不太会读书、有的甚至不会读书,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因此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现代社会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