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二次雷达单脉冲测角技术作以阐述,通过比较出单脉冲测角的优势。从提取目标角信息的方面讨论了相位单脉冲测角的特点,并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ALENIA SIR-M单脉冲二次雷达已经投产近20年,目前仍然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器件老化、性能下降、备件紧缺,给一线技术保障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章介绍ALENIA SIR-M二次雷达使用到的单脉冲测角技术,然后对PHADE组件故障引起的目标偏移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发展思路、技术途径、发展模式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明显变化,也导致了武器装备新品种的诞生。作战效能巨大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能力是指武器装备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上应用的直接体现。以作战飞机为例,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手段从目视、简单的雷达瞄准具、单脉冲雷达、单脉冲加连续波雷达发展到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已可达200千米左右,可同时跟踪数十个目标;目前又出现了相控阵雷达,其探测能力又将有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飞机上开始普遍装备前视红外系统,使飞机…  相似文献   

4.
结合L波段雷达测角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通辽探空雷达方位测角分系统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排查。通过仪表测量分析和备件更换,最终确定故障部位并进行了解决,有效保证了探空雷达稳定运行。本文对本次故障排查工作进行了叙述,并对有关解决方法和经验做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方毅 《科技风》2012,(18):14-15
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主要用于航天测控领域,为了增加测量的冗余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多站工作方式,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多站同频干扰。干扰严重时,易引起雷达跟踪目标丢失。本文深入分析了跟踪应答回波丢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提高雷达链中多站同频雷达的捕获跟踪性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倩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136-137
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快捷、方便、高精度的地面点定位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测距、测角的测量手段.本文介绍了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控制测量,细部测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监测这三个主要环节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于超远雷达、仪器、通讯、电视的发展和普及都需要在500MH_z附近测量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电参数—介电系数ε_r和损耗角正切tanδ。国内目前大都采用同轴测量线按驻波法进行测量,被测样品要做成圆环状,且样品上的孔必须与同轴线的内导体紧密配合,否则会导致测量上的严重误差。这种系统所需的仪器价格昂贵,计算时公式复杂。所以,一般工  相似文献   

8.
公路和高层建筑以及市政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建设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运用多种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测量,然后根据对结果的分析,进行必要的图纸设计。目前的工程建设中的测量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提升,随着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雷达卫星等高端测量技术的应用,对于测量的目标分辨率更高、定位更准确,能够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的同时,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工程建设中的影响测量和遥感技术的运用,并在现行基础上逐渐的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电经纬仪的空间目标滚动角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使用高精度的光测设备交会测量的方法来进行空间远程轴对称目标的姿态参数中的滚动角的测量,给出了滚动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给出提高测量精度的布站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S模式与A/C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的异同,从S模式的发展,技术要素方面介绍了其优越性,并列举了其应用的具体实例,指出其在空中交通管理中能发挥的作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鹿浩 《内江科技》2008,29(6):19-20
针对基于多姿态角下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三维成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方法的散射中心关联和三维成像算法。该方法在穷举所有由一维距离像提取出的散射中心径向距离之间的任意组合的基础上,对散射中心三维坐标进行量化,通过真假散射中心之间的相关,最终获取目标的三维结构信息。与以往方法相比,该方法算法简单,无需大量的目标测量数据。文中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雷达目标三维成像的步骤,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温福铁路CPⅢ导线测量为例,主要分析了外界条件对高精度测角的影响,指出在这类特殊地形条件下进行导线测量时水平折光成为了测角误差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分析指出在这类特殊地形条件下进行铁路高精度角度测量时尤其需要考虑水平折光的影响,并且重点阐述了在这类特殊地形条件下进行导线测量时减小水平折光影响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物探技术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同时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非常好的连续性,同时测量的速度非常快,测量工作的效果也非常好,此外这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主要分析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技术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张履谦,男,汉族,1926年3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在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做出开创性工作。负责研制多种远程精密空间跟踪和引导雷达,拓宽了雷达应用;研制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攻克多副载波、多种调制、精密测角测速测距和遥控遥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测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的程序及测量中的注意事项,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及规范还需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雷达在实现测速、测距等功能时,需要得到中频信号的频率。本文针对24GHz雷达I/Q两路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测量中频信号频率的方法。给出了理论分析及其数据实现方法,并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测频率精度达到了期望要求。  相似文献   

17.
如果洞内只采用支导线测量方式进行贯通测量,最终贯通误差预计的结果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在长大隧道贯通工程中,通常要测设长距离的井下导线,由于井下边长较短,测角误差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测角误差的积累会造成测量精度超限,难以实现高精度贯通。因此,常采用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法,提高整体测量精度,用于建立地下控制网,保证贯通测量需求。加测陀螺定向边不增加原控制网测量工作量,可显著减小测角误差影响,是地下工程提高贯通精度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目前土壤中氡气测量技术的发展,重点调研土壤中氡浓度测量技术现状,总结常用土壤测氡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土壤中氡浓度测量现场对比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各种土壤测氡技术的优缺点和工程适用性,获得土壤测氡工程应用最佳土壤测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电力供应管理工作中,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是工作的重点。在电力检查维修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的仪器和设备,电测仪表就是经常应用到的检测设备。电测仪表主要通过电磁参数的测量,为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方便进行电力网络和线路故障判断,从而进行应急处理和后续的维修。电测仪表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测量技术不断进步,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即便如此,电测仪表测量仍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针对这些不稳定性,本文将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我们首先对电测仪表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造成测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控制不稳定因素,改善电测仪表性能的方法,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两维数字阵列和差波束测角需要在不同频点和波位建立误差曲线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测角方法。该方法将归一化误差信号对频点和波位进行修正处理,在方位和俯仰向分别建立一条误差曲线,减少了对和差波束测角误差曲线的存储要求,适合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