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古奇昂贵的皮包情有独钟,因此英报文章把在英国大肆购买奢侈品的中国游客称为"古奇一代".作者看到伦敦牛津街的著名高档购物场所塞尔弗里奇商场里挤满了兴高采烈的中国人,使得这家百年老店宛若"中国大卖场".在里面"血拼"的中国"古奇一族"可谓有备而来,目标直指打折促销的奢侈品,尤其青睐古奇、巴宝莉、路易威登和香奈儿等大品牌;熙熙攘攘的中国游客在结账柜台前排起长龙,来自中国的"京镑"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谁是在节日期间花钱最大手大脚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二三十年前可能是日本人或韩国人,也可能是美国人.但在中国兔年春节期间,从伦敦到柏林再到拉斯维加斯,从东京到首尔再到迪拜……中国消费者成了各地期盼的"财神爷".在全球经济还有些困难的时候,中国"狂购族"在海外显示出来的强大消费能力,让各国媒体频发感叹:中国人到底是穷是富?在这些媒体和很多学者看来,这是一部分中国人非理性的消费现象,但它可能会像昔日的海外日本客、韩国客一样,还要实打实地存在一段时间.或许,直到有一天中国人在英国商店里能用人民币结算,或者办理到日韩等国签证手续越来越简便时,才会不再显得那么"扎眼".  相似文献   

3.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10):M0001-M0001
当前,山寨消费与奢侈品消费的心态竟然会暗中迎合。在诸多报道中,中国大妈们挤破伦敦奢侈品商店的门槛,只为能够获得打折销售的奢侈品:而在人们疯抢廉价奢侈品的行为中,乃是回国后炫耀自己拥有奢侈品的“自豪”。  相似文献   

4.
石娜 《新闻世界》2011,(12):224-225
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商务部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面对如此强劲的奢侈品消费劲头,我们不得不审视大众媒介在其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大众媒介在塑造整个中国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2,(12):37-38
奢侈品是一种包含丰富符号价值的特殊商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奢侈品消费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变成奢侈品的"品牌放大器",对二者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奢侈品营销的春天;另一方面,后现代语境中的奢侈品消费也带来"晒"奢侈品网络文化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自净、"以次充好"的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生态,导致奢侈品符号意义的滑落。未来,奢侈品定义、符号价值将更具多角度、多阶层、多领域的解读,新媒体也将不断改写着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奢华时代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1):76-80
<正>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2011年坐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今年虽然经济形势严峻,但是奢侈品消费依然十分红火。中国已然跃进了奢华时代。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顶级的中国高端消费购物中心。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LV专卖店花落恒隆广场。专卖店由建筑大师彼得·马里诺(Peter Marino)设计,是中国内地的首座,也是全球的第16座"路易威登之家"。这是LV在中国20年之际,首度以"路易威登之家"的模式登陆中国。  相似文献   

7.
纪佳婧 《新闻传播》2009,(12):26-26,28
奢侈品是一类用来满足现在拥有相对较高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和比较富裕的消费群体需要的商品。按照世界标准.一个国家的国民平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奢侈品的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奢侈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品的一部分。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奢侈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奢侈品广告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内的各种媒体上出现,对其广告诉求新特色的研究也就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炫耀性消费被认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为此,本文追溯了人类炫耀的历史,探讨了炫耀性消费背后的动机,以此来反观当前国内的奢侈品消费热潮,解析其传播机制.本文提出,炫耀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炫耀性消费有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财富的炫耀已经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奢侈品因具有社会比较意义的优越感特质,成为炫耀性消费的载体.基于此,奢侈品的传播机制,主要是建立符号与识别,在利用来源国和历史等资源,赋予品牌符号意义的同时,通过选择性的媒体渠道和以艺术品质、精致美学为特征的传播,最大化品牌符号及其主要利益点的知名度,以全方位满足炫耀性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论时尚杂志对炫耀性消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琳  王羽翰 《今传媒》2010,(1):100-101
在现代社会,炫耀性消费已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富裕人群的大量涌现,奢侈的炫耀性消费需求也在急剧增长。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已经达到86亿美元,占全球25%,已经超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最新报告,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奢侈品销售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09年1月底,世界奢侈品消费前三名国家分别为日本、中国和美国。其中,我国奢侈品消费以总额86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5%,首次超过美国稳夺亚军宝座。  相似文献   

11.
黄艳秀 《新闻世界》2012,(6):257-258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其符号价值备受大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奢侈品消费这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剖析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其在消费符号化语境下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4,(40):11-11
中国人开始没那么热爱奢侈品了——不只一家奢侈品大公司的财报得出这样的结论。著名咨询公司贝恩的报告中,更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十年首次负增长。这有赖反腐对“表哥”们的打击。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中国人爱奢侈品,并且全球扫货。不过,最近这一年,尽管国人还是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户,情况却扭转了。  相似文献   

13.
梁雪梅 《报刊之友》2012,(11):149-150
当下消费社会中,奢侈品消费中的身体文化传播研究可从“奢侈”的历史入手。“身体文化”卷入传播领域,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受人类“好奇”本性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奢侈”,将“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因此奢侈品得以推陈出新。“身体文化”进入奢侈品消费的过程,好比“红楔刺白”:首先“身体文化”(楔子)在消费文化(蛋白)中不胫而走,成为主导论述话语,再直击核心(蛋黄)——奢侈品消费。结果,“蛋黄”穿破,和“蛋白”融为一体,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充斥、填满了整个消费文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对奢侈品广告所描绘的流金世界产生共鸣并向往,其本质是对奢侈品广告所承载的西式、精致、精英文化的认同。这种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上精英符号塑造、扩招,是西方奢侈品品牌最核心的竞争筹码。作为炫耀性消费之一,奢侈品品牌的营销传播多依靠广告这种形式,在营销经营方面诸多西方国际品牌给出了典范案例供我们学习。但如何借鉴并打造出中国奢侈大牌仍待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奢侈品消费生态与潜力是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综合奢侈消费存在着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正面效应和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相悖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守望者、监测者、信息提供者身份的电视媒介,应以客观理性的立场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文化,正确引导奢侈品消费,力推我国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奢侈品消费生态与潜力是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综合奢侈消费存在着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正面效应和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相悖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守望者、监测者、信息提供者身份的电视媒介,应以客观理性的立场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文化,正确引导奢侈品消费,力推我国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奢侈品进入中国后,我国居民奢侈消费的热度持续高涨,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重,2004年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12%,仅次于日本和美国。那么,在奢侈品市场和奢侈品消费者和大众传媒之间到底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就是从传媒和奢侈消费的角度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奢侈和奢侈消费的界定克里斯托弗·贝利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把奢侈的历史划分为古典范式和现代范式两种。在古典范式作者举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奢侈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时期关于奢侈的内涵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白明 《出版参考》2011,(10):12-12
中国游客海外大量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几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谈到,2010年我国在境外消费高档商品的人群增长了30%。目前,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作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外,也希望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不过,现在中国人在海外旅游时的购物行为却有些“做过了”,甚至可以说因此而制造出些许消费“泡沫”。据报道,巴黎的LV皮包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对象,就连法国人都为此咋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游客海外大量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几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谈到,2010年我国在境外消费高档商品的人群增长了30%。目前,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作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外,也希望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不过,现在中国人在海外旅游时的购物行为却有些“做过了”,甚至可以说因此而制造出些许消费“泡沫”。据报道,巴黎的LV皮包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对象,就连法国人都为此咋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