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帅 《华夏文化》2014,(4):31-32
正"中庸"在文义上是不偏、不易的意思,程子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道"是一种精神追求,"理"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方式,而能坚持这种精神追求,并且在生活世界中实践的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诚"。一、"中"之"不偏"的内涵《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如在礼、法关系上,朱熹认为:"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朱子语类》卷六)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晦庵集》卷五九)。他指出:"盖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晦庵集》卷十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晦庵集》卷四十  相似文献   

3.
刘桂生 《中国文化》2014,(2):215-220
近年来,国际《孙子兵法》研究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孙子是当代国际上军事“威慑理论”的“鼻祖”。2006年11月9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一篇题为《失败者放弃时才有胜利者》的文章,作者安德列亚斯·赫贝格·罗特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4.
浅说孙子与《孙子兵法》田旭东《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兵书之一,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由春秋末年吴国名将孙武所著。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全书不过十三篇五千多字,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马庆洲 《寻根》2014,(4):96-101
<正>"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之交,仁义礼信在战争实践中已经完全失效。在这种背景下,《孙子兵法》一方面明确提出“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等命题,确立了中国古典兵学“诡诈”的鲜明特点,另一方面又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诚信在军事上的独特价值,其诚信观很值得我们重视。诚信即诚实信用。先秦时期,“信”作为一个表示诚信之意的哲学范畴经常出现于诸子百家的言论和文章中。《孙子兵法》也多次直接或间接提到“信”,但他所说的“信”与儒家那种基于人际关系的道德价值有所不同,它是军事谋略视野下的诚信。孙子谈诚信,从未脱离过战争这一事关生死存亡的“国之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中的孙子兵法[香港]刘济昆今年(199年)春天,我编撰了一本《三国孙子兵法》,专门谈《三国演义》中的孙子兵法;今年夏天,我又编撰了一本《毛泽东孙子较量》,专门谈毛泽东如何运用和发展孙子兵法。编书过程中,和朋友们饮茶谈话,往往会围绕上述两书的...  相似文献   

8.
<正>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文本形态。清代士人积极撰写家谱,修谱之风盛行,遍及各家各族,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是多次重修和续修,修谱成为各宗族活动中的重要大事。随之就兴起了谱学之体,"举凡清代著名学者、达官贵人、地方耆旧几乎都有谱乘序跋之作。他们通过这些文字,探讨有关谱乘的源流、体例、书法、功能等理论问题"(朱端强:《清人谱学理论的启示》,《云南师范大学学  相似文献   

9.
<正>《吕氏春秋·序意》是文信侯吕不韦本人为该书所写的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在《序意》篇中,明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编纂动机和宗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要"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而要知寿夭吉凶,则要"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并且书中要求天子行事制令要"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孟春纪》)。可见"天、地、人"三要素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笔者将深入分析《吕氏春秋》"天、  相似文献   

10.
周蓓 《寻根》2010,(5):19-24
<正>清代地方实行省、府、州县三级政府的管理模式,州县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在整个地方行政体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汪辉祖在《学治臆说序》中指出,"夫天下者,州县之所积","自州县而上,至督抚大吏,为国家布治者,职孔庶矣。然亲民之治,实惟州县,州县而上,皆以整饬州县之治为治而已"(汪辉祖:《学治臆说序》,载《官箴书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儒家代表人物的著作时,往往会感受到他们强烈的自信。儒家的自信传统导源于孔子。孔子的自信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思想学说的自信,曾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对实现他的思想学说也充满了自信。他虽有过"道不行"(《论语·公冶长》)的叹息,但也坚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即使面对叛臣公山弗扰之招募,孔子也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  相似文献   

12.
傅杰 《中国文化》2013,(2):247-249
王鸣盛乃有清一代通儒。钱大昕《实庵小传》称其"以著述自命,经史子集四部咸备"。沈懋德跋《蛾术编》复引述其晚年自述:"我於经有《尚书后案》,於史有《十七史商榷》,於子有《蛾术编》,於集有诗文,以敌弇外!《四部》,其庶几乎!"其博通则庶几,而论学养造诣较王世贞实有过之。《后案》、《商榷》及《蛾术篇》虽各有补正余地,但在学术史上的不朽地位则是绝大多数学者公认的。李慈铭断言乾嘉之世兼精经史的学者惟王氏与钱大昕二人而已,而《十七史商榷》"考核精审,议论淹通,多足决千古之疑,著一字之重",与钱氏《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皆为治史者必读之书,而"钱专考订,鲜及评议;赵主贯串,罕事引证。兼之者惟此书,故尤为可贵"(王利器辑《越缦堂读书简端记》)。胡玉缙举《商榷》可议者多处,而终推崇"其书视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为博大,视赵翼《廿二史札记》为翔实,实史学中不可少之书"(吴格辑《许庼经籍题跋》)。惟王氏文集《西庄始存稿》为早岁之作,后人较少佳评。张舜徽先生《清人文集别录》云:  相似文献   

13.
正禮之起也,源於祀,源於俗,源於人之欲,抑源於物之易?論者莫衷一是者久矣。許愼謂"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說文》)取諸形符之"示",是深得造字之本。禮必體履以見,康成云:"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禮,踐而行之曰履。"(《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疏引)其見之於體履者,若荀卿云:"禮者,以財物爲用,以貴賤爲文,以多少爲異,以隆殺爲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  相似文献   

14.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①军事自古就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现代的军事,有人给出了以下的定义:军事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的社会活动。它包括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等内容②。战争是军事的核心内容。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普鲁士杰出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其著名的《战争论》中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③,军事不是孤立的活动,它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既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又对他们发生不同程度的作用。总之,军事与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不可不察也。"④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接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其“知胜之道”的“道”与老子的无形之道有缘;其“兵者,诡道也”,则体现了对老子若干矛盾范畴的改造和运用:其关于加强将帅气质修养的思想,亦在深层次上受到了老子主张的内敛性涵养的启导。《兵法》所以能接受老子思想的影响,这除了由于老子早于孙武以及兵道两家思想的互动互渗外,也与孙武的家世与生平经历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正1943年,聂鲁达骑马参观了马丘比丘,两年后创作了长诗《马丘比丘之巅》,这是诗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那句"跟我一起爬上去吧,亚美利加的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奔向这里,亲自体验天空之城的神秘魅力。长达500行的《马丘比丘之巅》一共12章,恰与"马丘比丘"(Macchu Picchu)的12个字母以及一天的12小时和一年的12个月吻合。诗人在字句的流转中回顾秘鲁的历史,讴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4月15日国家图书馆开会纪念任先生百年冥寿,我收到通知后,准备了一篇短文《任继愈先生的尊师重道精神》,准备在会上宣读,表示对自己老师的缅怀。唐朝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这是至理名言,任何时代都适用。"尊师"指的是不忘老师的培育之恩,并非事事都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孔子有言:"当仁,不让于师。"(《论  相似文献   

18.
程旺 《华夏文化》2014,(2):39-40
正"莫若以明"和"以明"在《齐物论》中共出现三次,都是作为总结性的话语,对理解整个《齐物论》的思想宗旨也有很大的关系。历代学者的解释也不尽同,但主流的诠释是把"明"解释为《老子》所谓"知常曰明"(五十五章)或"照之以天"、"照之以本然之明"。如宋吕惠卿说:"明者,复命知常之谓。今儒墨之是非不离乎智识而未尝以明,故不足为是非之正。若释智回光,以明观之,则物所谓彼是者果无定体。无定体,则无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学术名,自古及今,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兵书,甚至王夫之将其称作“言兵之祖”。老子生当春秋衰乱之世,为了实现其“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用兵治军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家军事思想。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至为深远:一是开启了道家兵法的先河;二是通过《孙子兵法》广泛影响了历代战争理论和战场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天地君親師,師很重要魯迅的第一個師父是個姓龍的和尙。他說,龍師父的屋裏供着塊金字牌位,上面寫着"天地君親師"(《我的第一個師父》)。什麼叫"天地君親師"這個說法很古老,如《荀子·禮論》就有類似說法。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