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莱坞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更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因为好莱坞史诗电影正在以美国的方式诠释着历史、谱写着美国式的神话。本文论述了好莱坞史诗电影的特征,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分析,试图寻求我国影视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平  徐兵  李本乾 《新闻界》2014,(1):72-76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产业在全球都占据着重要的市场,文化产业也成为繁荣美国经济的主导性产业。美国影视业的成功与其成功的投融资模式分不开,成熟的市场化体系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奠定了美国影视业的霸权地位。本文从影视制作投融资的角度,介绍了美国电影和电视制作投融资的主体、渠道和方式等成功模式,以期为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影视贸易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凌  彭祝斌 《新闻界》2005,1(6):33-35
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服务贸易异军突起,1980-199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5.6%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更是急剧加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7%。影视业是近年贸易增长幅度极大的行业,发达国家影视业产品出口增长很快。美国的娱乐业被归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世,1998年,它的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出版行业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至2000年底,影视业直接出口额猛增到180亿美元。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中.影视业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也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好莱坞电影入手,运用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好莱坞电影文本及其营销世界的内在原因,探讨了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美国精神行销全球的文化殖民意图,揭示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所达到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影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出口产品,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不仅是国际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标签.尽管美国电影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6%,但放映量却占全球的80%,其影响可见一斑.从客观来讲,美国电影不仅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拥有绝对主导权,更是潜移默化地输出美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诉求等方面信息,其全球化传播是立体的、多维的.  相似文献   

6.
范桂玉 《传媒》2014,(5):62-64
正100年前,一群电影制片人为了免于为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支付专利费,从美国东部逃到了西海岸一个名叫好莱坞的小镇。当时的好莱坞不仅土地便宜,劳动力也十分充足,全年少雨的气候及周边拥有的海滩、沙漠、森林和山峦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电影拍摄的需求。好莱坞就这样诞生在了电影人逃避爱迪生的专利战中,并迅速崛起。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产业,每年出品数百部电影和数以千计的电视节目,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长为影视产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之都"。而现在,影视制片者们却开始逃  相似文献   

7.
广播影视     
《传媒》2015,(5):7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与美国电影协会进行深度合作2月26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将与美国电影协会在电影市场"项目创投交易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在电影市场原有奖项的基础上增设"MPA大奖",获奖者将与其他国家优胜项目方一同前往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系统学习专业化制作流程,并有机会向众多国际制片公司推介自己的项目。双方还将联合举办"好莱坞电影大师班"开幕论坛、好莱坞大师培训、项目路演等活动,共同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项目创投交易平台"优秀项目的成长加速。  相似文献   

8.
黄璐 《东南传播》2012,(5):56-59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实施公共外交与寻求全球认同的主要手段,电影政治意识形态的艺术化是好莱坞全球战略研究重镇。检索Routledge与Sage出版集团有关好莱坞政治研究文献,分别以好莱坞政治经济学、好莱坞战争政治学和好莱坞文化政治学三个主题框架展开述评,主要涉及好莱坞全球营销战略、广告经济、经济地理学应用、合法性、形象政治、电影技术主义等研究新观点,冀望为中国电影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明 《今传媒》2014,(7):101-102
作者通过对美国好莱坞影视业的实际考察,比较客观的分析了好莱坞影视业的现状,并把重点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启迪上,从人才、资本与公司、创新与保护、价值观、尊重观众意愿、市场化的制作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们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是一位资深电视人对好莱坞影视业发展的透视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电影业处于低迷萧条期。一位资深电影理论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如果让我回答电影希望在哪里,那就是我—直盯着的好莱坞,如果好莱坞也不行了,我就改行去做个体户……”  相似文献   

11.
张燕 《报刊之友》2014,(3):24-26
当前,世界上最强势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电影非好莱坞电影莫属。近年在美国,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的就是电影了。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擦出火花;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凸显出来,愈加昌盛,而另一些文化被遮蔽乃至逐渐消亡。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什么能够在全球文化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一系列好莱坞电影分析,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而总结出对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启示,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12.
他们不但开创了美国新的类型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和冒险电影的创作模式,成为电影特技新时代的拓荒者,并在商业上赢得空前的成就,更逐渐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教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电影诞生之初,美国与其他国家处在同一起点上.一百年过后,好莱坞跃居全球电影市场最大的赢家,还享有"铁盒里的大使"般的影响力.本文结合美国电影的商业基础、娱乐诉求、现实底蕴和国际传播四大特点,深入探究好莱坞长盛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好莱坞电影成为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重要"供应商",当然也是美国文化全球性扩张的典型案例。在好莱坞这样的造梦工厂里,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价值、崇尚自我理想都成为主要的创作意图。美国人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中强调个体的存在感与重要性。电影中就会把这种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完成现实生活向虚拟空间的完美转化。电影产业的发展成熟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关联。凡是获奖影片,至少政治倾向的绝对正确是判断前提,这也是美国软文化全球扩张的重要体现。当然,最重要是透过奥斯卡现象,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真实判断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孙凯宁 《青年记者》2017,(26):69-70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形象” 无论是从美国发展历史还是社会组成来看,非洲裔群体——黑人群体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好莱坞电影自产生之初到兴盛再到如今,一直都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国家形象、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对外传播的途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除了其独特的商业属性外,最为关键的是其对于美国主流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形象”的嬗变是随着“黑人问题”在历史、社会中发展而变化的.黑人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不同体现也正是不同时期美国主流文化对黑人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裴铃惠 《新闻世界》2010,(3):100-101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的扩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了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好莱坞电影一方面开始淡化影片内容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着力为影片注入能够增加观众亲同性的民族元素。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轻松幽默的家庭动画电影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了,但关于中国电影的争论远未结束。优秀的电影走向世界,是最好的文化输出。当好莱坞大片挟着“美国精神”呼啸而来时,根植于5000年丰厚文化的中国电影,为何难以走上国际文化舞台呢?没有国内市场,何谈国际市场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电影人的梦想,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名导演、名演员、大投入,紧跟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大片”,往往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出国参赛,这类电影以“角逐奥斯卡奖”为推广口号,先在国内一边挨骂一边赚个盆满钵满,然后从奥斯卡铩羽而归;另一种是低成本文艺片,多以展现中…  相似文献   

19.
好莱坞电影影响下的当今中国电影市场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倩倩 《今传媒》2011,(6):99-100
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多元化,使得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传播更为广泛,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处于市场经济利益的考虑和满足观众日趋提高的审美趣味,以及电影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国电影产业面临改革的关键期。本文针对好莱坞电影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从中国电影类型、电影产业转型和推进国际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对当今中国电影市场态势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国电影的改革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面孔、中国功夫、中国自然山水等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掀起了中国元素热潮。入世之后,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以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地位形象也开始由原来的负面配角向正面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变,这一方面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扩张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进入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文化工业采取的商业策略。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解构中存在误读,因此活跃在国际影坛中的电影人应该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传播树立榜样,创作出既有中国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格调的优秀作品使中国文化得到正确、有效、正面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