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词缀"呃"在梅州大埔客家方言中相当活跃。文章以大埔客家方言词缀"呃"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方言语料的基础上,借鉴目前汉语方言词缀的研究成果,对大埔家客家方言词缀"呃"进行举例分析,得出大埔客家方言词缀"呃"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埔客家方言属于兴宁小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方言相较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更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对大埔客家方言音系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描写研究,阐述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并借用实验语音学的技术手段绘制元音声学图及声调绝对时长图。所记音为县城湖寮音。  相似文献   

3.
以赣南客家方言中的代表方言之一——南康(浮石)客家话为研究对象,对其词缀系统分前缀、中缀、后缀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探讨和研究,主要分析了南康(浮石)客家话中“老、阿、晡、打、子、佬、头、崽子(崽)”等词缀的语法特征、附加意义和主要功能,并且与广东梅县话和普通话进行了相应地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南康(浮石)客家方言词缀系统的自身特点,以完善和丰富赣南客家方言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有关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古果摄、效摄一等字的今读,学界存在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之争。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出发,对古果摄、效摄一等字在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中的今读问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大埔方言果、效摄一等字韵母确为复合元音ou而不是单元音o或滑音ou。  相似文献   

5.
王小龙 《现代语文》2006,24(4):85-86
东台方言是通泰方言的一个分支,东台方言中的“呃”字使用频繁。其用法与普通话相比,特点鲜明。本文根据东台方言日常对话语料库,详细描写“呃”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吉安方言中带词尾形态“子”的名词进行全面的词义归类和分析,得出吉安方言名词词缀“子”是中古汉语名词词尾“子”的残存,运用语言学的类推和内敛规律理论,分析现代吉安方言中词缀“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子”词尾在吉安所管辖的县市又有语音不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客家方言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影响仅次于普通话和粤方言。客家方言最远的源在中原汉语,较近的源与赣方言密切相关。不过,现代客家方言的特征有别于现代赣方言的特征,客家方言和赣方言都有资格作为现代汉语独立的大方言。  相似文献   

8.
《四川方言词典》共收录了38个带词缀“巴”的方言词语,其中“巴”分别可以充当名词、形容词的中缀或后缀。带上词缀“巴”后,一部分词的词性发生了转变;以带词缀“巴”的名词为典型,新词词义多数被附上了一层贬义色彩。近来新兴的“N巴”体网络语与“单音节名词+巴”结构的四川方言词语有着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客”被认为是温州方言的一个典型词缀。不少学者直接从温州方言中的“客”族词角度进行语料分析进而得出结论,鲜有人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论证。故本文作者尝试用穷举法对古汉语中“客”族词进行归类分析,阐释古汉语中“客”的类词缀存在状况.继而证明“客”词缀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浏阳客家方言是浏阳市境内的一种客家方言。目前,对浏阳市内方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属于赣方言系统的浏阳本地方言上,对浏阳客家方言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浏阳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浏阳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首次全面地反映了浏阳客家方言的语音面貌,并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浏阳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紧”和“哩”是万安县赣客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语法词语,两个词语都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紧3”和“哩3”更能体现方言特色,由此说明万安县境内赣方言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3.
“圪”字作为词缀普遍存在于山西各个方言中,在长治方言中也使用较多。本文根据长治方言的语料对“圪”进行了分类,可以更清晰地认清“圪”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梅州客家方言词汇内部异同概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州六县一市一区客家方言词汇大同小异,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语非常多。就分区来说,梅县、平远、蕉岭属于一片,而兴宁、五华、大埔、丰顺属于另外一片,所以有些词它们有不同说法。大埔、丰顺在历史上曾经同属潮州府而不属嘉应州,因而有的词语两地相同而与梅县、蕉岭、平远、兴宁、五华不同。特别是丰顺,由于地处闽客方言交界地,其方言词有的与潮州话相同而与客家话不同。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河源客家方言的使用现状及保护客家方言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的途径: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和规划,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树立和加强市民对方言的保护意识;创作客家方言艺术精品,传承和保护文化“原生态”;以校园为阵地,传播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  相似文献   

16.
辽宁方言的附加词缀形容词格式中,“Axyz”和“ABxy”是两种典型的格式,由于语流音变的影响.词缀的读音稍有不同。在实际使用中,比较常见的有“A拉吧唧”,“A+不+词缀”,“AB吧啦”。他们对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学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今天的汉语各南方方言分支中 ,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最为接近。这一事实表明 :客家方言群与赣方言群在历史上曾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区域开发史和移民史的角度 ,分析客家方言群的起源 ,认为客家方言群的直接源头应该是来自唐宋时期的江西境内移民。  相似文献   

18.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一部分,往往表示量增加了一点儿或程度超过了一点儿的意义,大都表示或喜爱或不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圪”在怀远方言里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可以兼作词缀和不表义入声音节。怀远方言中的“圪”与晋语中的“圪”相比语音用字相近,语法构词相似,语义表达相通。两种方言在“圪”字使用上的相似性应该为历史移民所致。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