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1:白炽灯泡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答:白炽灯泡主要由灯丝、玻璃壳体、灯头等几部分组成.灯泡中的金属材料都是导体,而玻璃壳体,灯头的塑料部分是绝缘体. 问题2:白炽灯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相似文献   

2.
白炽灯泡的几个问题江苏省靖江市城西中学陆汉荣问1白炽灯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白炽灯泡主要由灯丝、玻璃壳体、灯头等几部分组成.问2白炽灯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答白炽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灯泡接上额定电压后,电流通过灯丝而被加热到白炽状态(...  相似文献   

3.
平常我们说金属、碳棒等是导体,玻璃、橡胶等是绝缘体,这是就物体的导电能力相对而言的。比如玻璃经过加热,就可以变成导体。下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实验材料:废旧白炽灯泡一个,酒精灯或蜡烛,1.5伏电池两节,小电珠一只,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线这一概念却感到困难。现介绍一种导体、绝缘体转换演示器的制作方法。该教具的基本结构见示意图。A是一个配有灯座的白炽灯(25W或15W)。用一只废白炽灯泡将其玻璃壳打碎,再把灯芯玻璃柱上露出的两根金属丝和灯丝剪掉,把它安装在灯座B上。C为开关,D为电源插头,用绝缘导线联接全部电路。实验时,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220V),通过开关接通电路,此时灯泡A不亮。说明B处的灯泡玻  相似文献   

5.
在上《电热》一课时,我让学生轮流观察白炽灯及灯口构造。由于前面的同学把白炽灯拧到灯口上拧得太紧,一同学从灯口上拧下白炽灯时,把玻璃泡转了下来,里面的灯丝等还完好无损,我赶忙小心地从学生手中接过来,看着这个没有玻璃泡的白炽灯,我突然想到刚才有一学生问:“白炽灯外面的玻璃泡有什么用,能不能不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一节《眼睛的科学》。制作一个简易眼球模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的认识。一、主要器材: 废白炽灯泡1个,黑漆,凸透镜,毛玻璃片,清水等。二、制作方法: 1.用小螺丝刀挖去灯头上的焊锡片,再用大钉插入导线孔挖去黑色玻璃绝缘体,设法取出内部的灯丝架。  相似文献   

7.
1.导体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取“220V100W”以上功率的废灯泡的灯丝约2厘米长1段。把灯丝与两节干电池、2.5V小灯泡串联起来,闭合电键灯泡发光并且较亮。再用火柴给灯丝加热,可见小灯泡变暗。 2.玻璃由绝缘体变成导体。打碎玻璃泡,折去玻璃芯外边裸露的两段铜线,把它拧入灯头后,冉与"220V40W”以下小功  相似文献   

8.
白炽灯完成它的使命之前,还是灯泡界的主要成员,下面我们要去发现它的诞生过程。白炽灯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灯泡罩、灯丝和灯头。 1 制作灯泡罩 灯泡罩是灯泡制作中最简单的过程,对现代制造业来说,把玻璃制作成灯泡的样子非常容易,再把玻璃罩子清洗、烘干、加热。  相似文献   

9.
白炽灯泡是家庭中最常见的照明设备,它主要由灯丝、灯芯、玻璃壳体、灯尾等几部分组成.对于烧坏的灯泡,人们往往把它扔掉,不免有些浪费.其实用废旧灯泡能做出很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相似文献   

10.
玻璃变成了导体广西邕宁县大塘中学黄家胜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册《物理》第四章第四节“导体和绝缘体”中图4—11的演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按照教参提供的参考,电路元件选择如下:电源电压力6V,小灯泡为...  相似文献   

11.
通常情况下玻璃是绝缘体。但在高温时它可转化为导体,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说明: 方法一:找一个废“220V、15~100W”的灯泡,打碎玻璃泡,保留带有螺旋金属套的灯芯,并将裸露的铜丝齐根截去。然后按图1线路将一个日光灯启辉器座和一个平灯口连接好,在甲处拧入用废灯泡制成的灯芯,在乙处拧入启辉器(事先剪去铝罩的上半部分使氖泡露出,并去掉电容)。接通220V交流电,氖泡不发光,因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用酒精灯给灯芯加热,就会看到氖泡发出红光,说明高温下玻璃会变成导体。  相似文献   

12.
废白炽灯泡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仙桃市杨林尾中学王海(433021)照明用过的废白炽灯泡到处可见,如果我们将这些废弃了的灯泡收集起来(只要玻璃泡没有破),作适当的改造,便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一、测定空气的质量:废灯泡金属卡与灯泡颈粘接部分放在酒精灯火焰...  相似文献   

13.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一般条件下不导电的玻璃,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变成导体”。按照课本的要求,玻璃球作实验材料有一定缺陷。可以用废小灯泡、或盐水溶液来替代玻璃球来做实验,其结果是,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怎样做好"玻璃变成了导体"演示实验新疆乌鲁木齐市冶建学校胡善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导体与绝缘体"一节中图4-12演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导体又可以变成绝缘体.有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形象地表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教材一般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组成演示电路,来判断物体是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对水、人体、树枝等导体,由于电阻较大,灯泡不足以发光,容易造成它们不导电的错误观点,该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改诗     
白炽灯是常见的照明工具,主要由灯丝和玻璃泡组成,虽然构造简单,却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玻璃导电实验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师范学校李龙吉导体与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通常条件下玻璃是绝缘体,不会导电。可是在高温条件下玻璃就可以转化为导体。本文介绍的实验,能说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取一个报废的220伏25W灯  相似文献   

18.
绝缘体变导体的演示实验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实验 ,它揭示了自然界中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转化规律 ,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论教育的生动内容。采用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 5 0页图 4— 12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很难成功 ,一般采用微安表或者用发光二极管代替小灯泡的方法来做。但因此时电流表还未讲到、二极管发光弱等原因 ,使实验效果不明显。改进的方法是将小灯泡换成“2 2 0 V  10 0 W”的白炽灯泡 ,电源采用 2 2 0伏交流电 (教室的插座即可 )。闭合开关 ,灯不亮。用酒精灯加热玻璃 (废日光灯管端、废白炽灯均可 )。 2分钟左右 ,玻璃即达到红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形象地表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教材一般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组成演示电路,来判断物体是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对水、人体、树枝等导体,由于电阻较大,灯泡不足以发光,容易造成它们不导电的错误观点,该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电路的缺陷,笔者自制了一个“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器”,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常见物体的导电情况。该仪器电路简单,既可以由教师自制,也可以作为活动课的制作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导电塑料     
我们知道,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看起来世界上的物体要么是导体,要么是绝缘体,但事实上是如此吗?你肯定会说,不一定。因为我们已经在物理课上见识过了玻璃导电的现象:玻璃在一般情况下是绝缘体,但当给它加热到一定程度,玻璃也会导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