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述化学教学中含熵信息的传递与学生思维的激活江西省铜鼓县长林子弟中学(336204)江中根熵是化学热力学概念,熵的大小可以作为热力学系统混乱程度(即无序程度)的量度。借用热力学中熵的概念,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来看信息内容与信息量均足够,相关事物不确定性已...  相似文献   

2.
熵增加原理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增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是热学中最基本的两条定律 ,前者是能量的定律 ,后者则是熵的法则 .相对于“能量” ,“熵”的概念比较抽象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 ,“熵”的意义愈来愈重要 .本文从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着手 ,从各个侧面讨论“熵”的物理本质、科学内涵 ,以加深对它的理解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 1 865年创造的一个物理学名词 ,其德语为entropie ,简单地说 ,熵表示了热量与温度的比值 ,具有商的意义 .1 92 3年 5月 2 5日 ,普朗克在南京的东南大学作“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之观念”的…  相似文献   

3.
无处不在的"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物理教师》2004,25(1):60-61
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热现象与规律”的内容中提出“通过自然界中热传导的方向性等事例,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将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熵的概念首次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本文就谈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熵. 1 熵、熵增加原理 熵这个概念源于热力学.在热力学系统中,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熵是一个与一般物理量不同的特殊的物理概念,它对热力学及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熵的物理意义,以及熵与信息的联系作了一定的讨论,并介绍了今天热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理论物理选择题错解分析我校物理系罗绍凯老师为该书主编,物理系王明泉老师执笔量子力学,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会原理事、《物理教学》杂志原主编、华东师大许国保教授审查、推荐并代序。该书是《普通物理选择题错解分析》一书的继续,包括了理论力学、热力学...  相似文献   

6.
熵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物理课程标准》也引入了熵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理课程标准》给出的熵概念的定义是宏观熵还是微观熵呢?  相似文献   

7.
当熵的概念登上物理殿堂,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了定量的表述,然而熵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宽,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熵和无效能量、混乱、信息、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理学院由数学系、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以及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等组成,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国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吴有训、严济慈等都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  相似文献   

9.
熵是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函数。熵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由分子原子所组成的物质系统,而且适用于电磁场。本文首先应用热力学理论导出平面电磁波和球面电磁波的熵表示,然后从熵的概念出发对达朗伯方程的解进行诠释。一、平面和球面电磁波的熵我们知道,漫辐射的辐射压强为辐射能量密度的  相似文献   

10.
热力学的核心问题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定律的中心问题是熵,而熵的概念是最难理解的物理概念之一。 怎样讲述熵和熵增加原理,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熵的概念,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我们首先由过程的不可逆性予言熵的存在,为此先讲 A、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从初态a出发,历经一系列中间态达到状态b;同时系统的外界也从状态A历经一系列中间态达到状态B。如果系统可以从状态b出发,以相反的次序历经原过程(a→b)中的各个中间态返回到状态a,同时系统的外界也以相反的次序历经原过程(A→B)中的各个中间态由状态B出发也返回到状态A,我们称这样的过程(a,A)→(b,B)为可逆过程。否则是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的过程,只有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如: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交通大学刘桂玉等编写的《工程热力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依据《高等工业学校工程热力学课程基本要求》编写的,其体系编排有利于教学,例如突破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体系,提出非作功能的概念并用其定义熵,从而清晰地阐明了抽象、难懂的能量贬值、熵、熵产、熵流的物理本质,便于教和学。和国内、外同类教材相比,该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工程热力学教学用书。现扼要介绍该书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12.
熵的讨论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介绍了熵的概念,熵增加原理,熵的物理意义,熵概念的泛化;以及熵在信息论,气象学,宇宙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作者为商丘师范学院物理系傅景礼、王新民。全文发表于SCI等国际著名五大索引收录期刊《物理学报》2 0 0 0年第 6期。系傅景礼、罗绍凯主持的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子课题之一。1 91 8年德国数学家NoetherAE指出了动力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此 ,对称性和守恒量的研究在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学科变得非常重要。Birkhoff动力学的研究始于美国数学家BirkhoffGD的工作 ,经过美国物理学家SantillRM及我国数学力学家梅凤翔的工作逐步完善 ,70年代末Lutzky等人将上世…  相似文献   

14.
在开系中研究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在热力学平衡态条件下,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是等价的.这一结论比其他学者用其他方法[1]所得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熵是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也是热力学中较难理解的一个量,初学者常常感到它抽象难懂。近年来,不少同志在教学中对此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试图引入“熵流”和“熵产生”来进一步阐明熵的概念、性质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信息和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信息的概念,并研究了信息熵与热力学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简单的物理过程说明熵的意义还可用“能的退降”来表述,并概述了熵的热力学和统计意义,进而引入了信息熵.通过信息熵与信息量的关系明确了信息熵的意义,是熵概念发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引进了高中物理(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3从介绍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具体事例出发,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接着在给出第二定律微观解释的基础上,从有序和无序的角度引进了熵的概念,并把熵定义为S=  相似文献   

19.
熵,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热力学名词,是表示物质混乱度或无序性的量度的状态函数。物质的熵值越高,其混乱度就越大。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中所有的热力学结果,总是熵不可逆地增加”。熵值增到了极点,该物质的活力也就趋于停滞。近年来,熵的概念被扩大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认为在一切封闭系统中,熵的不可逆的增加,会使系统的熵值起子极大,随之该系统也就不具有活力。要使这个系统得到发展,只有阻止它的熵值,或输入负熵以抵消熵增。从系统角度看,高校课程设置是个大系统,而研  相似文献   

20.
在重述负温度以后发现它必然导致熵减.负温度是基于Kelvin温标及条件dU>0和dS<0.反之,dU<0和dS>0时也是负温度.但是,负温度与通常温度的意义及物理和数学的某些基本概念是完全矛盾的.这是非平衡热力学中的一个问题.由此联系于孤立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熵减.热力学第二定律必然导致时间箭头和对称性破缺.熵减在一定程度将恢复熵变化的对称性.由对称性还讨论了推广的Noether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