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 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高中新课改着力的目标之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教师更要善于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与实践,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可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终生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主动提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都会起到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龙姑 《福建教育》2005,(1A):41-41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评价观念认为:判断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不是看他能够解决多少问题,而是看他能够提出多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建构“问题性教学”培养问题发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数学"问题性教学"的涵义 数学"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1)完整的数学学习应包括"学问"与"学答"两方面,数学学习的核心应放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2)数学教学应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应是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3)学生总被要求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种仆从型灌输型的教育;(4)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主动提问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问题的提出过程也是学生思考、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的重要体现.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7.
问题探究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活动是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的,但探究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一、转变提问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学习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由谁发现让谁提出,是教学主体思想的体现。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已经把问题想得很细,提出的问题和发现问题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其方式也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式思维,他们被迫去思考前面的知识,被迫去思考老师要求回答的内容,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这种"一言堂"式的提问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只能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为此,应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因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提出和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探究物理知识,发展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教育家董进宇先生说过:"教育的失败,往往在于学的东西太‘有用’。"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素养,我们数学学习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除了有限的知识,更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才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比解决更重要",因此数学教学更应把落脚点放在发现问题上。发问即使很幼稚,也蕴含着创造。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让他们在心中保持敢想、敢问的好奇心,形成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问题贯穿教学始终,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研究中开拓学生思维,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人才结构多样化。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兴趣是创造的源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创造。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积累的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创造性教学,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萌生创造意识,从而激起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足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义心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应该使课堂上有问题,使学生时时处在问题当中。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问题引导学习"旨在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让学习者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的技巧和能力。正确理解和应用"问题引导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该教学模式使用中常出现的误区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正确应用该教学模式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数学学习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恰当的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可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发展,新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实现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数学课堂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因此我们教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型教学。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找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架起问题的桥梁,让他们积极探索未知知识的世界。如果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教学为主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一个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所以其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数学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兴奋与快乐,使学生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学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则很少顾及.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人经过实践中学习与摸索,发现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为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笔者设计了"四步教学法",其中第一步就是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