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名人还对诵读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荀子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东坡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朱熹的"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等。当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细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后,提取了"诵读诗文""把握诗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四个关键词,尝试用"四读"的方法,力求让古诗学习有意思,有意蕴,有趣味,有价值。一、诵读:读出韵味1.什么是"诵读"?"诵读"是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课标"在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语调、韵律和节奏都属于"诵读"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重视诵读,原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好文章不品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并在读书的过程中自悟疑难问题,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相似文献   

5.
古人学习,大凡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之有精辟的论述。如苟子《劝学》中“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熹的“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孙诛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凑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职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古诗词是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见解。一、开展强化诵读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职高语文教材选编推荐的这些古诗文是  相似文献   

9.
<正>一、诵读法的内涵和特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阐明了诵读的重要价值。熟读而成诵,故曰诵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在古代曾被赋予熟读精思、口诵心惟的精髓,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学环节,还是一种能力素养。今天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还要有所创新。最初诵读教学法运用于语文教学只是从其帮助记忆、培养语感的功能出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汉语古诗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中学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中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11.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4,(25):91-91
正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熟读"阶段,包括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读词汇;二是"赏读"阶段,包括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文章的主旨,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感悟;三是"背诵"阶段,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的活动,体现"读"的艺术。一、熟读记词汇学习语文,必须从积累词汇开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满井游记》时,在词汇积累这个环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学新词。通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当诵读如出己口,如出己心,诗文也就成了心中之物,随手可取,随口可出了。古人亦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也像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那样摇头晃脑地背诵,但是不断复读、复背,"口过千遍"之后,学生想要忘记都难。  相似文献   

13.
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且"读"且"悟"且徐行,一字一句总关情。精心设计巧练习,念好读、悟、习"三字经"。一、读。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整体把握、涵泳领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诵读教学应坚持: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何为"诵读"及"诵读教学"实施的背景何为"诵读",《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是:"念(诗文)"。《辞源》解释为"念、默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念、熟读、背诵"。但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诵读应包括朗诵、吟诵、背诵等具体的方式,即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换作品,从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意味情调的阅读方法。"诵读"是一种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也是比较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之一。在我国千余年的语文教学实  相似文献   

15.
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值得自豪的瑰宝,要把诗中的意境美、思想美、语言美、文化美挖掘出来,就需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古诗词的诵读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诵读,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具韵律美和图画美。所以在诵读中就要运用诵读技巧读出节奏,感受韵律美;激发想象,感受图画美。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目的,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忠平 《甘肃教育》2014,(11):36-36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呢?一、加强诵读,注重积累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独到见解;古人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切身体会;读书人亦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验之谈。可见,从古到今,诵读积累是语文学习不可废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语文教学尤其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诵读教学严重不良的状况。其实,诵读,就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诵读与朗读、朗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周礼·大司乐》郑注上说以声节之曰诵,可见诵略似今日吟唱,是出声读。诵读更侧重熟读,更强调对文本的玩味与理解。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诵读教学法。必须指出的是,诵读与感悟、理解、创造力的培养并行不悖。我们不  相似文献   

18.
王萌 《河南教育》2007,(12):38-38
学习、鉴赏古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上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博采众家之长,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9.
学习言的重要方法是诵读。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言也是这样。在诵读教学中,主要从字音、句读(dbu)、语气几方面指导学生朗读,这对提高阅读言的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很有启发意义。1.熟读。这个熟读主要是指诵读。指导学生诵读,这是语文篇章教学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对文章的理解深浅,不应该是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