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元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权 《图书馆》2001,2(4):8-12,19
本文比较了元代和北宋、南宋私人藏书的数量和藏书家的人数,指出元代私人藏书在两宋的基础上,略有发展;揭示了元代私人藏书家的社会身份、元代私人藏书家的地理分布及对明清私人藏书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论述了元代藏书家对私人藏书的保存、利用,元代私人藏书散佚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万健 《图书馆》2004,(3):99-102
中国有着悠久的藏书文化。清代是藏书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是由许多历史因素促成的。清代的藏书家人数超过其历代的总和,且分布地域广;其收藏丰富,藏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对发展学术贡献大;藏书家中多编刊专家,刊刻传布典籍成就突出;许多采用新式图书管理方法,主张藏书对外开放,促进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清代民国著名藏书家年谱》,对清代藏书家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乾嘉时期徽籍藏书家随着徽商在各地的兴盛而名播士林,扬州是徽商主要寓居地,扬州的徽籍藏书家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仅歙县江姓一族就出现了数伴颇有成就的藏书之家。本文结合史料论述了这一时期扬州徽籍(江姓)藏书家的主要藏书事迹。  相似文献   

5.
缪荃孙与藏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缪荃孙是清末著名藏书家,文章论述了缪荃孙藏书来源、藏书整理、藏书目的及藏书流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藏书事业历史久远,藏书家活动绵延不断,并留下了大量的藏书史料。然而却未曾有人开发藏书家史料这块理应得到开发的文化沃土。直到清末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问世,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并且在古代藏书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该书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藏书家三种     
藏书家三种■唐藏书家大都爱书,爱书的人按理总是喜欢读书的,不过事实又并不尽然。自古以来,能读书的人未必便能藏书,能藏书的人未必便能读书,所以前人把藏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读书而藏书,叫做读书的藏书家;另一类则是为藏书而读书,好比艺术而艺术一样,他们...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私家藏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唐、五代私家藏书状况,介绍了藏书家及其藏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的藏书与读书周熠南阳市评选民间十大藏书家,我能列其中,可谓诚惶诚恐,又欣慰无比。我知道,真正的大藏书家,不仅藏书万卷,珍本秘本孤本价值连城,而且,学识过人,文化人格也高尚。像天一阁藏书楼楼主范钦,就堪称中国古代藏书家的翘楚。我冠其名,实大愧焉。然而...  相似文献   

11.
上海高等学校学报办刊现状与管理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沈志宏  陈华  李锋  张小白 《编辑学报》2002,14(4):285-287
为了了解上海高校学报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有利于学报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根据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精神拟定调查问卷,对有效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被统计分析的22家学报中:均被国内外有关检索系统收录,但仅1家进入SCI系统(扩大版);由主管校长领导的仅2家;设专职主编的仅2家;人员缺编10家;办刊经费≤1.5万元/期的13家,不由学校拨款的1家.主要影响因素为领导重视不够,缺少政策性支持,现行管理体制与学报发展不相适应.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报处于封闭式关门办刊和被动办刊状态.认为应真正实行直属主管校长领导、对"外"开放、独立建制的主编负责制,并积极尝试分专业联合办刊,逐步向实体的法人制企业化管理过渡.  相似文献   

12.
对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杜鲁清等造像记》的真伪,此前未有质疑之声。自《中国书法大辞典》起,各类书法、书画辞典以及书法史著作多有收录。完整图版的刊布最早见于《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系章钰旧藏,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章钰专藏,编号章专638,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采之并进行录文和注释。其中出现的多个罕见字形,为《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和《中国汉字文物大系》部分收录。它的纪年和地缘等信息,亦有学者用来论证相关史实。而实际上,所谓的《杜鲁清等造像记》,是从西魏大统十三年《杜照贤等造像记》中选取一幅画像、一段纪年以及两段题名,仿照造像记体例,进行的伪造。在画像、文字和石面上均留下了明显的造伪痕迹,后续研究者及收藏者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校图书馆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高校图书馆在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中,必须与时惧进。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在确保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同时。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军队医药卫生获奖情况。方法:利用类比法统计了2007-2012年我军医药卫生获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情况。结果:2007-2012年我军医药卫生科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等级和获奖率均呈上升趋势,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安全、疑难病症防治和新药研发这3个领域。结论:军队医药卫生领域科研队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成为我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公共卫生安全的科研项目应给予更大的政策和经费倾斜。  相似文献   

15.
中华妇产科杂志审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潘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2,14(1):29-31
为探讨科技期刊审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抽取200份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审稿单及60篇论著类文稿的144份专家审稿意见,分别对审稿时间和审稿质量进行分析.除去初审退稿外,外审时间最短7 d,最长206 d,平均42.7 d,一篇文稿从来稿到刊出平均最快要7个月;60篇论著类文稿的专家审稿单144份,共提出审稿意见263条,最少1条,最多7条,平均1.83条(两审意见重叠时,按1条计算).建议:1)根据来稿总量调整初审退稿比率;2)建立标准化审稿程序;3)完善和扩大审稿队伍;4)建立专业副总编评审制度;5)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心乔 《出版科学》2011,19(6):82-86
网络时代来临,对平面媒体造成的冲击与日俱增,消费者的阅读体验也开始改变,加上不同的载体和素材的混搭,数字出版的形式愈来愈多元,连杂志出版也不得不转换全新经营思维来面对数字时代的媒体发展趋势。本研究从两岸电子杂志市场现况,分析经营模式之异同并进行对比,总结两岸电子杂志产业发展的问题。期许两岸的杂志出版业者打破传统思维,开始思考新的杂志出版形式,是否能有新的经营模式来突破现有产业困境。  相似文献   

17.
OPAC与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集成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讨论OPAC与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集成所面临的问题,如不同的元数据格式、不同的技术标准、不同的支持平台以及不同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实现两种资源共享集成的解决方案和系统模型,开发了联邦检索系统F-search,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虽已出台政策对科学数据的管理、共享与利用给出了明确的引导与规范,但现有主流的数据管理平台架构侧重在对数据的科学管理,数据的共享利用效率不高,本研究在系统拓展现有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基础上,聚焦解决科学数据的共享利用难题。[方法/过程] 在广泛调研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厘清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困境,其次系统设计与阐释了全生命周期视域下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功能与特点,进而结合平台实例,详细描绘了核心功能的关键技术实现。[结果/结论] 以开放互联为基础、以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自助分析为特色,最终建立起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基础框架,并据此设计实现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可为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特色案例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振 《图书馆杂志》2007,26(6):69-73
二程语录是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的结集,但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误入了一些其他人的言论,其中尤以与张载作品相互误入的情况最为严重,并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人物思想的准确领会,对此我们应该进行认真地辨析。  相似文献   

20.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1):21-24
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和作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能促进编著双方信息交换和优化,提升稿件质量,培育优质作者群体.编辑应根据自身在稿件退修中的职责、作用及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来明确其角色和定位:因“人”制宜的了解者、“辅”而不越的指导者和“严”而有据的评价者.编辑应从多方面促进与作者的互动,其中: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是根本;树立公关思维、讲究沟通艺术是关键;提高职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是基础;达成目标契合、促进共同发展是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