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族用在档案工作这个岗位上已干了35年.35年中,他当了20年档案员,11年副局长,4年局长.从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到两鬓染霜的老伯,他把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才智全部奉献在兰台这片热土上.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着,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化救国的代表人物。1931年至1937年他在山东邹平县进行乡村建设试验,与邹平县结下了不解之缘。邹平县档案馆经10余年的努力征集,建立了"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全宗",计有生平类、论著墨迹类、乡村建设类、实验县类、研讨会类、声像类及其他类等七类档案资料,为研讨梁漱溟及其乡村建设活动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雪山、哨卡、军人,吸引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邹陈东踏进高原,成为我军第一个志愿分配到西藏工作的新闻科班毕业生。世界屋脊、地球之巅、边关军魂,吸引着他再次奔赴边关,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溶入高原,成为新华社两度赴藏工作的军事记者。不知道“霓虹闪闪我看不到你,你在遥远的边关戴月披星”这句歌词用在他的身上合不合适,但常常在报刊上看到他笔下展示的边防军人用赤诚铺就的巍峨边关和边防军人家庭的立体奉献,知道他时刻在追逐着雪域边关的精彩。一边四季如春一边六月飞雪“我选择到雪域边关”“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也是一…  相似文献   

4.
10月10日,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徐文到徐州市档案馆视察工作。邹徐文实地察看了档案库房和档案保护设施、档案资料查询服务大厅以及《彭城印记——珍贵档案史料展览》。邹徐文对近年来全市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徐州市档案馆崭新的库房环境和  相似文献   

5.
正【整理者言】:1949年5月,解放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包围了上海。不满三岁的邹安和与二哥邹安泰来不及按照父亲邹任之的安排踏上东渡日本的船只,从此与父母及大哥隔海相望。1952年,邹安和被一户刘姓人家收养。童年起,养父母待他如苦力,稍有不满便打骂折磨。成年后,他毅然踏上了寻找生父的漫漫征途。1986-1991年,他求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几十年来,他遍访父亲的故旧好友,拜访远在日本的大哥。收集了有关父亲的大量照片、信  相似文献   

6.
记得在2004年,邹元江教授在德国特里尔访学期间,我曾送给他一本自己撰写的德文小书《布莱希特与鲁迅:论"陌生化效果"》.我俩谈天说地,并未多谈布莱希特,话题倒是涉及不少马克思主义和西马问题,可能是客居马克思故乡的缘故吧.我知道他是研究哲学的,而且对戏剧涉猎颇深,不仅在求学期间演过戏、写过剧本,大学任教之后发表了不少戏剧专论.最近拜读他的大作《中西戏剧美学陌生化思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下称《陌生化》),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莱希特专家.  相似文献   

7.
照相技术和照相机是舶来品,是谁译出了“摄影”这个贴切的中文词语呢?11月18日开馆的我国首家摄影博物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展示的史料显示,广东人邹伯奇在1844年写作了《摄影之器记》,他是“摄影”一词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尚能做出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是难可贵的,邹伯奇在此期间有两项成就令人称道:①他于1844年最先设计以摄影术测绘地图的方法,并约略与欧洲同时以摄影法作实地测绘;②他以玻板摄影术最早成功地拍摄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9.
他没曾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伍兵。离开军营20年后,又被授予上校军衔──河南省中牟县人武部政委穆瑞卿闪着明亮的双眼,激动地说:“能有今天,俺这是沾了新闻报道的光!”1969年12月,穆瑞卿凭着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的专长,一进军营就被选进文艺队。在文艺队里,他见啥学哈,学啥会啥,而最使他感兴趣的是跟文化干事一起,下连队了解好人好事,回机关整理材料编写剧本。这使他养成了抄抄写写的好习惯。当了两年文艺兵后,他下到工兵连当文书,白天坚持到施工现场边干活边了解情况,晚上铺开稿纸开夜车,天亮后把写好的稿件投向报社,再将…  相似文献   

10.
史零 《编辑学刊》2006,(1):22-23
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年纪念日.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他,是因为他对于我们所具有的极特殊的意义. 1944年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确认邹先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毛泽东同志后来在纪念他去世5周年时,还亲笔题词,称赞他是民主战士.邹先生受到的尊重和荣誉更是来自多方面,跨越了久远的年代,可是,在我读完了他的<经历>、<患难余生记>等一部分作品后,我受到的震动却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6日晚间,台湾南部的屏东恒春至少发生3次强烈地震,除台湾全岛有明显震感外,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汕头等地区普遍有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知识林     
中国第一台照相器的发明者1839年,法国人尼普斯和盖达尔发明了照相术,造出了世界上首台照相机,后应用于天文研究工作。就在此时,清代科学家,年轻的邹伯奇,也因以旧法推求天文数理有困难,而从铜镜、玻璃镜的光线反射原理出发,经过多次研究与实践而发明并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近代照相器。他生于广东,自幼见西方列强的侵略而感到民族危机,同时也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因此,决心弃科举而学科学。他苦钻历代传统科学著述之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外国传入的科学书刊译本,并“能荟萃中外之说而贯通之”。这样,他不仅写了《乘方捷术》一本融…  相似文献   

13.
“他压根就吃不了新闻这碗饭!”几年前,一些人这样嘲笑串进科。‘’当兵5年发表新闻300多篇,获奖证和一大深。那才是块干报道的料!”几年后,那些人又这样夸奖他。如今中进科已入了党、提了干、胸前挂了两枚三等军功章Q1989年春,中进村投身到位于古都洛阳的一座绿色军营,成为这里的一名工程兵。在波涛急流的黄河上,他领略了河水的怒吼;在炊事班的锅台旁,他受到几番烟与火的洗礼;在援建施工工地上,他饱尝了几多炎日下汗流使背的滋味。这年,团里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当了一年新兵的地,被借调到团报道组。开始,他给新闻干事抄稿子…  相似文献   

14.
刘菊素 《历史档案》2002,(1):110-114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开始大量地涉猎西学书籍,亲身接触到资本主义现实世 界 ,使他的宪政思想变得丰富而复杂,他既倡“破坏”、共和,又主立宪、改良。史学界虽注 意到了他的这种态度,却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民主共和”思想的闪现 1899年到1903年上半年,是梁启超一生中思想最为激进的时期,他曾一度大力鼓吹“破坏主 义”,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谓“破坏主义”,即是摧毁封建政治体制,以建立民主政治。戊戌维新的失败,使梁启超 深深感到修修补补的改良对清王朝的…  相似文献   

15.
某军需仓库政治处主任张玉富,在仓库干了两年,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对于他,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有一颗惜才之心。张玉富在新闻行当里干了十几年。1993年,他升为政治处主任。他上任后先是制定写作人才培育计划,接着又为有写作特长的战士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刊物,还把两名优秀报道员选送到新闻单位学习深造。平时他不论工作多么忙,总忘不了给报道员提供线索,帮助修改稿件,并经常督促检查,在他的热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有5名官兵的新闻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每人年见稿量都在50篇以上。勤务…  相似文献   

16.
8月23日下午,省政府省长助理邹纲仁利用陪同省长到昭通召开省长现场办公会之机,抽空到昭通市档案局馆视察,看望慰问干部职工。邹助理逐一察看了局馆办公室,到现行公开文件查阅利用中心翻阅了部份现行公开文件,询问了有关情况,并与职工亲切交谈。邹助理在听取局长易正春的工作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部分科技期刊应用微机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部分科技期刊应用微机的情况调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朱吉林邹宜昌表1上海市部分科技期刊使用微机排版统计表为了探讨上海市科技期刊使用微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于1995年8月给上海市部分科技期刊编辑部发出了问卷式调查表131份,回收到78份,回...  相似文献   

18.
《浙江档案》2003,(5):19-19
案由:1989年6月2日,广州某厂向广州市档案局报告:原广州某厂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邹××,自1987年9月以来,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对自己的人事档案进行编造。经查,主要事实为:1987年9月间,邹××利用组织部长的职务之便,从党委办公室骗取钥匙,私自拿出本人的人事档案,在有关栏目中编造内容,填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政治学院学习,立二等功”的字样。邹××借来铅印字粒和油墨,用药水瓶盖做公章的外圆,以在空白纸上制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政治学院”的印鉴,以该学院的名义给自己颁发了大专学历的证明,并交厂党委组织部档案员归档。后邹××…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海角七号>在台湾上线,一开始无人看好,因为既无当红明星,又无精彩故事,孰料公映后却迅速爆红,风靡了台湾全岛.通过网络及媒体的推波助澜,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其票房收入就创了1997年<泰坦尼克号>后的新纪录,不但其制作群成了新闻人物,就连外景地屏东县小镇恒春,也成了旅游胜地.据说台湾人现在  相似文献   

20.
水杉 《兰台内外》2006,(5):50-51
(一) 1954年,牛小鹏出生在北京市的一个干部家庭。1970年初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3501军用被服厂,成为了一名缝纫工。这适合女人干的活,他一千就是8年。1979年3月,他和深爱他且大他4岁的刘陆结为百年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