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天下谁是英雄文了了中国足坛中有些事情有时变化很快,快得专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年初,洋教练(以韩国教练为主)蜂拥而至,时至今日,却已劳燕纷飞,国产教练占领了大部分阵地。韩国资深教练朴忠焕离开中国时,由衷地感叹:“中国的饭碗不好捧。”在他来中国之前,...  相似文献   

2.
施拉普纳铩羽而归,拉德怏怏而回,维尔纳又惆怅离去,使国人怀疑,洋教练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但开风气之先的海派足坛,却始终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并在’96沪上万宝路精英联赛中就已经有所预谋,并使’97成为“洋教练年”。  相似文献   

3.
2005年的中国足坛忽然就多了一个新名词“球霸”,“球霸”顾名思义“球场之霸”,如果换一种理解,说某某球员不得了,在场上就是一霸王,还真有点夸某个球员的意思。然而在中国足坛,“球霸”的概念却是指在某一支球队效力,具有操控球队比赛的输赢,操控主教练的去留,甚至操控总经理乃至俱乐部高层意旨能力的大牌球员。这样子一分析,“球霸”就不再是“场上的霸王”而是“俱乐部的恶霸”了。且不说中国足坛到底有没有“球霸”了,只是部分球员联合起来炒教练的事的确屡有发生,而球员联合起来操纵比赛输赢显然是抵制教练的有效手段,至于说到操纵总经理及俱乐部的意旨这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只凭意会的事,俱乐部是不会出来承认的。放眼欧洲的职业联赛,某些球员和教练、俱  相似文献   

4.
’94万宝路全国足球甲A联赛正式融入了以经济效益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已成为中国足坛在今年改革的“重头戏”。而参赛的12支球队则有半数以上的俱乐部纷纷聘请洋外援加盟,把赛事推向争夺更加白热化程度又是当中的聚焦热点。那么,在刮起的这股洋旋风中引发出的轰动效应,为何广东宏远俱乐部队最为成功呢?  相似文献   

5.
京剧与足球原本不搭界,京剧舞台上的主角们与足球场上的英豪们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主角们各有各的特点,英豪们也是各有各的性格,当我们在不经意间为中国足坛越来越多的洋教练们绘上京剧脸谱时,发现京剧与足球居然有了结合点。在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着忠义之士,黑脸象征着正直刚烈,白脸是奸诈之人,蓝脸和黄脸则分别是粗豪与凶狠的代表。其实,如果我们把足球场当作古时的战场或者现时的舞台,这些性格特点极为突出的洋教练们,其脸谱也就栩栩如生了。尽管中国足球在今夏成了韩日世界杯赛场上32强中的一员,但依然改变不了中国足球位居第三世界的现实。想依靠在第三世界取得的小小成绩扬名世界足坛,这显然不太现实,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洋教练之所以屈尊中国足坛,就是冲着大把美钞。只不过有些人尽职尽业,有些人混水摸鱼,有些人是物有所值,有些人则名不符实。我们姑且找出其中的代表人物,给他们画上脸谱,说不定就是一出中国足坛现代京剧。  相似文献   

6.
谈到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的原因,人们认为中国的教练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足协通过聘请外籍教练执教,以寻求一条中国足球东山再起的捷径。“洋教练效应”一度在中国足坛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由“洋教练”所带来的世界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先进的训练手段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这能否使中国足球在短期内有一个飞跃,无人能做肯定的回答。中国足球要步入世界足球大舞台,需要接受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战术和别人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球员走出去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队员通过在国外各俱乐部的磨炼也确实带回来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现代足球技术,这对发展中国足球是非常有益的;同样,聘请“洋教练”执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我们是否考虑到让我们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7.
理性的回归     
上 海中远足球队主帅乐华辞职后 ,原助教兼队长成耀东执掌教鞭。据称 ,成耀东上任后 ,内外反响都较好。这恐怕不仅是因为这位前申花队名将的相貌酷似香港影星成龙 ,而更重要的是他谦虚好学 ,处理问题切合实际 ,是土生土长的。“土”教练好还是“洋”教练好 ,这不是个简单的判断题。但从近年来我国足坛从盲目引进外籍教练 ,到谨慎地选择 ,再到既考虑聘请洋教练 ,又着眼于培养土教练。洋教练一旦发现不合适 ,就立马走人 (当然走人也要按合同约定办事 )。这种现象 ,实际反映了俱乐部人士、体育决策部门理性的回归。“嘿 ,这倔小子成熟了 !”—…  相似文献   

8.
十强赛上的折戟沉沙虽然仍让我们感到隐隐作痛,但随着虎年的到来,中国足坛也变得虎虎生威起来。这早春二月的一丝暖意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所谓“洋务运动”,系指洋教练挂帅。相对于90年代初国家队请德国佬施拉普纳出任主教练而言,这是中国足坛的第二次“洋务运...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中国足坛,“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各俱乐部,从球员到球迷对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大多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在这样的“大气候”之卜,金志扬的观点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对于仍处于“上下求索”阶段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许多问题的轨是孰非都还没有定论。金志扬教练在天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聘请外籍教练这一问题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金指导认为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今天请来,明天就能出成绩,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外籍教练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队将来是否聘请外籍教练,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不管国家队有何举动,至少国内不少球队已经向国外伸出了橄榄枝,所以有人说,今年甲A足坛将是“洋教练年”。如何评价洋教练现象的优劣长短,我们特刊发两篇争鸣文章,相信读者会得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我与明星     
平时挺会笑的我,一到拍照时就犯傻。尽管教练在旁边一个劲地叫“笑一个,笑一个嘛”,同学也直启发我“跟你合影的可是世界冠军李小鹏呀”。我真想笑,但就是笑不出来……您看,我是不是太严肃了?  相似文献   

12.
满载着国人厚望的中国足球队尽管有洋教练撑腰,终于又一次失去了进军世界杯赛的机会,这次我们是输得如此的实在与震憾,在小组预赛中即放别人一脚踢出世界杯外围圈,难道这就是人们期望的中国足球?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赶上落后的步伐,这是目前中国足坛至关重要的话题,中国足球失败约旦的因素很多,自身旷日技久的绝症,洋教练带队一年多并未从根本上予以拨乱反正。“心理素质差、临场发挥不稳定”,是中国队的老毛病,而这些缺点我们在同组的伊拉克队身上便难发现。两队反差如此明显:这不仅在于伊队平日训练及比赛的密度大质量高,而且还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足球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其巨大的付出并不相符,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失调。对此,固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倘若将这个观点用在我们聘请洋教练的得与失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随着松日队成绩的不断下跌,维尔纳被炒鱿鱼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也并未在足坛引起多强烈的震动。这至少说明,公众和舆论界对洋教练的聘与辞,巳经有了一种成热的心态,一种正常的反应。这是好事。 但如果仅此而已,则实在无法抵销我们为此而付出的一笔又一笔昂贵的“学费”。 自80年代以来,中国足坛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在我们聘请的外籍教练中,“中央”的有施拉普纳(国家队)、鲁迪、拉德(国奥队)、内波姆尼亚奇(国少队),“地方”上有维  相似文献   

14.
天龙八部     
扫视’98中国足坛甲A诸旅,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执教鞭者竟有近三分之一者为洋人。这些陌生的洋面孔组成了’98中国甲A一道亮丽的景观。洋教练何以如此受宠,缘于波兰老头安杰依和韩国教授崔殷泽的表现;1997中国足球甲A大战中的非凡战绩。当安杰依率领上海申花队成功地终结了大连万达队55场不败神话,并把申花队推上了足协杯亚军的宝座时;当崔殷泽把人见人斯辞临降级的色拥队伍延切敖东队调教成一支人见人惧的虎狼之师,并获得联赛第四名时,人们不能不说:“洋教练棒极了”。去年联赛尚未结束。申花和敖东便分别与安杰依和崔殷泽续约。…  相似文献   

15.
94年度首届中国职业足球甲 A联赛.四川成都市体育中心绿茵场上的“雄起”之声响彻云霄,四川全兴队在中国足坛刮起了一阵“黄色旋风”,不仅护级成功,还一步登天荣获甲 A联赛第6强席位,令人刮目相看!巴蜀子弟兵何以如此势头迅猛?其奥秘应首推余东风教头倡导的“快速流畅”的  相似文献   

16.
孙行者回答您西安球迷蒋进来信:大圣,中国足坛近来怪事频出令人费解,濒临绝境的武汉红金龙请来名帅戚务生,据说靠戚帅的“面子”居然也顺风顺水,而每况愈下的全兴队召来“金牌教练”迟尚斌后。却很没有“面子”,尤其在金州,迟帅率全兴竟被万达旧臣打得狼狈不堪。同...  相似文献   

17.
在欧陆足坛.球员频繁转会,更有人甚至被称为“足坛浪子”.而此时此刻.在足坛流浪再也不是球员的专利,俱乐部频繁换帅已逐渐成为转会市场的主流.教练也再逐渐成为足坛的潮流.“足坛浪子”这个称号将不会再属于球员.流浪教练正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经过了两个输了球就换外国教练的轮回之后,中国足球终于请来了有世界足坛“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蒂诺维奇。 中国教练不行,请外国教练。外国低水平的教练不行,请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但是如果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也无法率中国队冲出亚洲,那是否将从反面证明不是外国教练不行,而是中国队自己不行呢? 因此,执教中国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不仅是米卢蒂诺维奇证明自己辉煌纪录的“最大一次挑战”(米氏自己所说),而且还将是中国足球证明究竟以前仅仅是外国低水平教练不行、还是自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最后机会。 与施拉普纳头上很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足球告别了亚洲十强赛,法兰西海岸只是闪现在中国足坛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中国足球“泣无声”——屡战屡败,多次错失良机,数次重复令人痛心的低级错误…… 正值球迷或大呼小叫、或默默饮泣为中国足球“送行”之际,一个声音——中国足球队教练组“发声音”了,无非说教练组是“团结的”之类不咸不淡不听也罢(不能不说)的话,与教练组的“声音”“功能”相似的,还有一位常在新闻发布会上露面的领队以及足协的一位副主席。  相似文献   

20.
联赛之前,聘请外援成了各俱乐部队的头等大事。领队和教练们怀揣大把的钞票和合同书,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尽往那世界上还不太富余的国家跑。就连声称“绝不让洋人踏上辽宁足坛”的辽宁队,最后也只好放下架子“就近取材”,聘了4名朝鲜籍外援。只可惜紧赶慢赶还是赶不上第一次体测,头三轮比赛只好暂且“休息”。其实请外援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二三十口子或金发碧眼或黝黑如炭的“洋鬼子”在海埂基地晃悠,成了中国足坛的一大新景观。这种现象尽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道理却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球员中让教练们中意的不仅少之又少,而且转起会来是既难办又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