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抱负     
亲爱的朋友:您的信让我激动,因为借助这封信,我又看到了自己十四五岁时的身影,那是在奥德亚将军独裁统治下的灰色的利马,我时而因为怀抱着总有一天要当上作家的梦想而兴奋,时而因为不知道如何迈步、如何开始把我的抱负付诸实施而苦闷,我感到我的抱负仿佛一道紧急命令:写出让读者眼花缭乱的故事来,如同那几位让我感到眼花缭乱的作家的作品一样,那几位我刚刚供奉在自己设置的私人神龛里的作家:福克纳、海明威、马尔罗、多斯·帕索斯、加缪、萨特。  相似文献   

2.
炸肉丸     
本期主题:我想当“妙手小厨师” 看过漫画《妙手小厨师》的同学肯定会对漫画中小厨师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厨艺叹为观止。其实,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光烹饪方法就有二三十种呢。同学们对烹饪感兴趣吗?自己动手实践过吗?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同学的厨艺心得吧!  相似文献   

3.
我酷爱旅游,因为每次旅游都让我有许多感慨和收获。而在诸多风景名胜中,我最青睐黄山,黄山的美景令我陶醉。我热爱学习,因为学习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在众多学科当中,我最钟情于数学,数学赋予我激情,带给我太多的欢乐。黄山的奇松令我陶醉。黄山之松苍翠浓密,千姿百态,时而倚岸挺拔,时而傲立峰巅,时而倒悬绝壁,时而冠平如盖,时而尖削似剑。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松不齐,令我眼花缭乱。解析几何学令我如掌上明珠般爱不释手。伟大的数学家费马与笛卡尔可谓智慧超群,创立了如此神奇的学科。“一支坐标系,巧解千万题。”时而变幻莫测,时而斗转…  相似文献   

4.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一首歌的歌词,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谓花样繁多、变化多端,让我们眼花缭乱。如何让自己不被这变幻莫测的改革所困扰?那就必须练就一双慧眼,向40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时,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经说过:“我有时避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苹,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  相似文献   

6.
“××老师今天又让我做这做那了。好烦呀!”你有没有这样抱怨过你的班主任?千万不要否认。你们的小心思,班主任可是清楚得很呢。不过不要紧,他们对你们的抱怨都持宽容的态度。他们时而唠叨、时而温和、时而严厉、时而欢欣……你有时对他(她)的各种表现很迷茫,对他(她)爱恨交加,但这不影响你尊敬爱戴他(她),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希望你能创造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我爱蓝色     
很多人喜欢红色,因为它象征着热情与奔放;不少人喜欢黄色,因为它象征着丰收与昌盛。然而,我却喜欢那纯洁的蓝色。我喜欢蓝色。夜晚,天中披上了一件深蓝色的睡衣,无数颗闪着金光的小星星在月亮妈妈的怀抱里快乐地玩耍、嬉戏着。那朦胧的月光像一盏橘黄的小灯照着我的脸颊;在这幽雅的环境里,望着顽皮的小星星,仿佛在跟我一起分享那童年时光的喜怒哀乐。我喜欢蓝色。因为我看到蓝色就想到了那优美动听的乐曲——《蓝色多瑙河》。在那时而急、时而缓、时而抑、时而扬的旋律中,让我们尽情领略那音乐的魅力。暑假里,我和同学们来到大海…  相似文献   

8.
恐惧婚姻,也害怕恋情,直到有一日他匆匆挤进我的人生。爱幻想的我在儿时曾做过许多梦:梦见长大后的自己如何娇美,梦见所从事的事业如何成功,也梦见自己的家庭如何幸福、美满……可唯独看不清梦中人的真实面目,时而高大、挺拔,时而文质彬彬,时而英姿飒爽,时而清秀...  相似文献   

9.
我这个人     
肖韵冰 《中文自修》2006,(10):32-33
说起我,也许你只记住了我的小眼睛,那你一定没有发现我藏在小眼睛后那大大的梦想。我想当一个作家,一个写幸福童话的作家,能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     
一个人独自走在街道上,那喧闹的场面透露出我是多么凄凉,更是另有一番风景,让我有点无地自容。因为只有“寂寞”愿意和我做朋友,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寂寞让我学会了独来独往:学会了安静地看着蓝天,  相似文献   

11.
裁判亮分     
读作家们的长篇大论多了 ,突然读到几位中学生朋友的作文 ,感到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中学生的作文 ,构思虽不如作家们那么复杂 ,内容也不如作家们那么丰厚 ,语言也不如作家们那么老练。但是 ,它却有一种清浅之美 ,有一股清新之气 ,有一道清纯之味。这里让我评判的三篇同题作文 ,都具有上述三大特点。从所反映的生活来看 ,程艳丽和王不约而同地写了追星族 ,这是中学生群体中的热门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而且对生活都表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讲 ,韩林的作文要巧妙一些 ,我读这篇文章不像读前两篇文章那…  相似文献   

12.
蓝色梦幻     
鱼说:“我要上岸行走,去寻找那久违的蓝色。”黑色梦魇仿佛一夜之间,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我生命的液体——海水不再清澈透明,而是夹杂着混浊的油污。我不愿张口再喝下一口水,因为那油腻的海水让我胃肠绞痛。水中的氧气也似乎少了,我感到呼吸困难。早已习惯饭后跃出海面去欣赏那一望无垠的蓝色,而今我却被迫跃出海面,因为我需要氧气。我感到自己生命垂危,我要再看一眼那生命中的蓝。我竭尽全力跃出水面,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一望无际的油污覆盖着海面,在阳光下张牙舞爪地闪出魔幻般的粼光,远处的一艘油轮因触礁已大部分沉入水中。啊,那黑糊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倾诉     
人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于世,那就注定了他一世的孤独。只是有人将这孤独玩味得格外深刻,以至自赏;而有人则尽其一生精力来排遣这种孤独,力图让自己溶入这个世界而成为生活这条大河里畅流的鱼。这就有了个人爱好的选择。我选择了写小说。因为它可以让我尽情尽性地倾诉。没有人能阻止我倾诉激情,也没有人会轻视我倾诉平淡;没有人厌烦我的燥乱,亦没有人嘲笑我的痛苦。在我倾诉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内心空间的辽远和阔大,感到了自由和随意在那里散发着无边的芬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     
我喜欢枫叶,因为它显示了长久的生命力。我喜欢蓝天,因为它是一张多变的脸:时而朝霞似锦,时而阳光普照,时而乌云密布,时而月上柳梢。我喜欢大海,因为它是那么神秘、那么遥不可及:有时风平浪静,静得像一面镜子;有时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我喜欢清晨。因为清新宁静的早晨,永远是那么美好,那么充满希望。我喜欢夏日的白昼,夏日的美;我喜欢雨后的七色彩虹、喜欢湛蓝的天幕、喜欢红日似火的骄阳、喜欢那硕果累累的枝头。景,因为夜风轻轻吹过脸颊,空气中散发的浓浓芳香,让人心醉。我更喜欢山沟里的孩子,因为他们人穷志不穷,并且坚信:只要有决心…  相似文献   

15.
钱金鑫 《新读写》2014,(2):19-19
命运是什么?在对披着黑色面纱的命运一知半解时,我看到了它,那幽邃而神秘的声音响彻我的脑海:“你是被命运遗弃的失败者……”“为什么?”我对自己苦苦努力所换来的结果感到深深的不解。“因为命中注定!”短短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6.
惯于散漫,惯于聆听,惯于在音符下标记情绪。沉醉于某时某刻,某句歌词。逃离这繁华世界,将自己藏在久久蔓延的旋律中,沉醉……我喜欢那跳跃的音符,虽然我连五线谱都认不全;我喜欢那奇异的旋律,虽然我没有能力谱写出那样的优雅;我喜欢那精致的乐器,虽然我没有机会用它们演奏我的梦。我喜欢音乐,因为是那样的一阵风穿过我的心灵,时而唤醒忧伤,时而召唤阳光。  相似文献   

17.
掌声响起来     
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风呼雨唤,鸟鸣蛙叫,潮起潮落……这些声音时而让我们欣喜,时而让我们感动,时而让我们震撼。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自己身边最令人振奋的声音——掌声。我曾听过很多的教学公开课,耳边也常常传来各种掌声,但是总觉得在那热闹的掌声背后还缺少点什么。后来,有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去年新接一年级新生,班里有个在国外长大的小男孩——刘宣良。  相似文献   

18.
梨子(片段)     
黄志 《家教世界》2013,(Z1):82-83
要说起水果的种类。那可真是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但我却钟爱眼前的这个梨子,让我来仔细地给它做个检查。(呵呵,好象是要做"大夫"了。)远远地望去,它好似一幅淡黄色的工艺品,摆着自己独特的造型。仔细观察它的外部,你就会发现它的"皮肤"可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嫩滑。一个接着一个的斑点如同那青少年最讨厌的青春痘一般附着在它的"皮肤"上,但你却丝毫不会感到恶心,因为它看起来充满了层次感和整齐美,宛如一幅正统的国画(这样一比,特征就出来了),它的"皮肤"  相似文献   

19.
用耳朵阅读     
几年前,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我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这样一个题目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作家,除了我之外都是早慧的天才,他们有的五岁时就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有的六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这让我既感到吃惊又感到惭愧,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轮到我发言时,我说:当你们饱览群书时,我也在阅读;但你们阅读是用眼睛,我用的是耳朵。  相似文献   

20.
陈万勇 《四川教育》2002,(12):14-14
暑假,笔者参加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有件事让我感到难堪和痛心:尽管作文以“诚信”命题,但是有些考生不讲诚信,抄袭或套用他人的作品。相比较而言,考场上的抄袭只是违背诚信的小巫,令人大开眼界的远不只于此。广东电白、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有学生坦陈:“我家里生活困难,如果不是有记者采访,我也会把自己的考分卖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还有一大串:广东18名体育考生在单科考试中雇用“枪手”,河北沧州市67名考生利用国家高考有关加分政策弄虚作假,广东陆丰高考现场惊现手表式BP机……也许,因为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