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叫届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于8月8日在泰国曼谷结束战斗。中泰双方在前4个级别的比赛中战成2比2的情况下,中国队凭借最后一个出场的“草原骄子”宝力高两次KO(技术性击倒)泰拳手,以3比2战胜泰拳手。这也是中国功夫第一次在客场击败泰拳。 前4场比赛,中泰双方打成2平。  相似文献   

2.
<正> 在篮球比赛中,持球基本站立姿势是进攻技术的基础,一切持球进攻技术均从持球基本站立姿势开始。持球进攻技术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应从持球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一、动作要领 1.持球手法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两侧后下方,手心空出,两臂屈肘,肘关节下垂,置球于胸前。 2.身体站立姿势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二、教学难点 1.双手握球时掌心空出,指根部位触球。 2.屈膝身体稍前倾,保持有利的起动姿势。三、教学步骤与手段 1.示范与讲解 (1)正面对学生示范。  相似文献   

3.
王力 《精武》2005,(6):5-7
功力成就泰拳当泰拳王考西·嘉勒斯第一次到巴拿马比赛时,就以一记强劲的扫踢将当地拳王罗伯特·卡伯当场击毙,惊恐万分的电视解说员问道:“这一记踢击为什么如此可怕?”现场的泰拳技术顾问感慨地回答说:“功力成就泰拳。”虽然现代泰拳比赛的组织者尽全力保护拳手的安全,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类似的不幸,但“功力成就泰  相似文献   

4.
一、行走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基本站姿的基础上身体稍前倾,重心随前移脚转换于两脚掌;脚尖向前,步幅约为一脚长;两脚内侧行走的轨迹应成一条直线;两肩平稳,双臂配合行走摆动时掌心向内,前后摆动幅度以30°左右为宜;行走的总体要求为“挺拔、稳定、轻松、匀速”(图1)。二、行走易犯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说泰拳是最凶猛的格斗术,但很少有人说泰拳是最全面的格斗术。为什么人们认为泰拳不够全面?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泰拳拳法较差。第二,泰拳没有摔法。因此有人说,泰拳的成功主要依靠刻苦的训练。在战术上,它并不占优势。这种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虽然很多拳手都有自己的战术喜好,但大多数泰拳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一种战术。泰拳的这种主流战术是格斗术中非常实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在保持基本站姿的基础上身体稍前倾,重心随前移脚转换于两脚掌;脚尖向前,步幅约为一脚长;两脚内侧行走的轨迹应成一条直线;两肩平稳,双臂配合行走摆动时掌心向内,前后摆动幅度以30。左右为宜;行走的总体要求为“挺拔、稳定、轻松、匀速”(图1)。  相似文献   

7.
招华 《体育师友》2010,33(2):34-35
如何提高实心球训练效果?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最后用力。笔者总结如下: 一、预备姿势是实心球基础。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掌,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同时两脚必须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后沿,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半,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经常发现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泰拳膝法     
膝法是泰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泰语称之为“求”。因膝关节的特殊结构,在其击打时,具有极大的伤害力,适用于近距离的格斗。不论进攻、防守或反击,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效能。 在泰拳史上,以膝技高超而闻名拳坛的高手彼彼皆是。其中以30年代乃汪,绰号“膝虎”的膝招最为毒辣。50年代的清迈府拳师实攀,则以“弯膝”称绝。以后的拳师以“奔雷膝”陌喃的膝招最为凶猛;“璇冠拳王”阿仑的膝法最为优美。而近年采,泰拳王狄西莲,以其强劲的膝击,而获“通天膝”的美称。近十年来泰拳手在各种国际性的搏击比赛中,屡战屡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了膝击技术。泰拳界云“吾辈栖身武坛凡廿载,未曾见有用膝机会时而舍膝用拳者”。由此可见泰拳手对膝技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9.
泰拳是相当残酷的搏击运动,往往会造成流血,一旦拳手受伤倒在擂台上,当时被医疗担架抬走;紧接着又一对手上场搏斗,场面变得十分活跃起来,观众又纷纷喝起彩来,刚才的事仿佛没有发生过似的。在世界拳坛中,泰拳素以凶狠、惊险、神奇而著称,被人们称为“八条腿的运动”,尤其是泰拳  相似文献   

10.
泰拳是一种可自由发挥的搏击术,拳手常常可以随机应变,使用各种非正规的拳法。因此,除了基本的直击、钩击、上击和摆击这四种拳法外,尚有许多特殊的拳法,以利在实战中配合使用。 技艺精湛,经验老练的技术型拳手,都有许多拳法。它们往往使对手茫然失措,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拳艺不精或防守不严的拳手,则不宜  相似文献   

11.
阿兰 《精武》2005,(7):24-25
之对腿与防守对腿是泰拳的精华之所在。传奇泰拳训练大师鲍伯·夏奈对这一点了如指掌。他能不断地培养出世界顶尖泰拳手,就在于他教导弟子们有效地利用身体作为武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腿。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对腿都至关重要。大多数拳手都错误地认为对腿仅能作为防守技巧。其实,作  相似文献   

12.
单手肩上投篮是现代篮球比赛应用较多的一种投篮方法。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他技术动作和不易防守的优点,能在不同的距离和位置上应用,是比赛中常用的得分手段,又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此仅对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必须抓好的关键技术,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投篮的基本姿势 (一)身体的基本站立姿势原地定位投篮时,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距离约与肩同宽,投篮臂的同侧脚在前,异侧脚在后,脚尖对向篮圈,两膝弯屈(投篮距离近,弯屈的角度大,反之,则小。)上体肌肉放松,并稍向前倾,头部正直,目视篮圈,身体重心均衡地落在两脚支撑面的中心处。  相似文献   

13.
在所有的搏击术中,泰拳号称“500年不败”,它的“银”体现在拳手可同时用拳、腿、肘、膝等部位攻击对方,比赛中,流血与死亡往往与之相伴。不久前,  相似文献   

14.
泰拳以其腿法驰名天下,泰拳手无一不精于腿法。腿法成为泰拳最主要的攻击手段。论及泰拳,可谓无人不知其腿法的快捷凶狠。 泰拳手重用腿法,其原因是腿比手长,且力度大,效果好,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成为最佳的武器。在泰拳的比赛中,拳手们常常表现出腿坚硬如铁,柔软像  相似文献   

15.
一、拳击步法的分类及要领根据滑步衍生出来的七种实战步法:1、冲刺步:基本拳击姿势站立,重心稍向后移或放在后脚上,前脚急速向前迈进一大步,约40- 50厘米,后脚随即跟上一步,仍保持拳击基本攻防姿势。冲刺步与前进滑步动作相似,唯速度加快,距离远。冲刺步是一种敏捷、快速、突然进攻的步法,当对手防守上暴露出破绽时,马上抓住有利时机配合直拳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6.
膝法——泰拳杀手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海彪 《精武》2005,(4):9-9
泰拳界云:“吾辈栖身武坛凡二十载,未曾见有用膝机会时而舍膝用拳者”。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以膝法闻名的泰拳高手层出不穷:30年代乃汪的膝法最毒辣,有“膝虎”美称;50年代实攀以“弯膝”称绝;近年,泰拳王狄西莲以其强劲的膝法获“通天膝”美誉。泰拳手在使用膝法攻击时,充分地运用了攻击时放胯送腰的发力,  相似文献   

17.
许多滑冰书籍和有关资料认为:初学滑冰的姿势要领是“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屈,两臂下垂”,但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身体姿势不适合初学滑冰者,而是适合已学会的滑冰者(花样滑冰要保持这种身体姿势)。采用高姿势学习滑冰有以下缺点:初学者如保持两膝微屈上体前倾的姿势,必然造成身体重心过高,很难建立身体平衡,延长学会滑冰的时间。从心理角度分析,由于身体重心高,不易控制身体平衡,会增加学生怕摔伤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女同学),往往挫伤初学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立定三级跳远是体育高考身体素质测验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青少年爱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对发展和增强下肢力量、弹跳能力和协调性,都能起到很大作用。一、立定三级跳远的技术(一)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平行站在起跳板上,脚尖不得超过板的前  相似文献   

19.
纪超香 《武当》2004,(4):18-18
一、功法“太极桩”又称“平行步站桩”,“三圆桩”等。是太极拳“桩功”中的基本桩法。其姿势规格为: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腿曲蹲,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躯干自然直立,两臂肘关节微曲于胸前成抱球状,双手掌心向内,指尖相对,手指自然微曲并展开,颈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1,(8):10-12
泰拳是高度科学化的格斗技,其第一副工具是戒“备姿势,俗称“拳桩”,或称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