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通常把一些不切实际、离奇的想法说成“异想天开”。可是,有“异想”的人就不能够使“天开”吗?我认为答案是不确定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大都是由“异想”从而发展到“天开”的。  相似文献   

2.
“你更坏!”“你更坏!”有一天,“损坏”和“损害”吵吵闹闹来找词语王国的国王,要国王评评他们谁更坏。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语说“迎来送往”,都是日常礼仪的重要部分。十可你发现没有,许多人只注重“迎”,而忽略了“送”,大概因为“迎”是面前的事,而“送”是在身后。  相似文献   

4.
万安县城话中“阿”字疑问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问句形式,包括“阿P”、“阿是P”、“阿能P”三种类型.“阿P”问句一般用于未然时体,提问者持中立态度,“阿”字用于提示疑问焦点.“阿是P”问句用于未然或已然时体,提问者有主观预设.“阿能P”问句用于已然时体.“阿”字疑问句和县境内客家话的“格”字疑问句用法一致,表明县城赣方言受到客家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糟糕!”还有两分钟就要比赛了,“走之底”队跑第一棒的“迈”突然发现接力棒忘拿了,急出了一身冷汗。“哎.老迈,接住!”只见“运”急匆匆地冲下观众席,手臂一抡。接力棒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  相似文献   

6.
“二奶”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是全社会话语的焦点。根据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二奶是与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格格不入的,但是即使全社会都在谴责它,“二奶”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泛滥,以致于出现了职业化的“二奶”。但是最近让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达到空前激烈的是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二奶”维权网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不高兴”老爸 我的爸爸,老是“不高兴”,平常我要请他帮点忙。他总三个字:“不高兴!”  相似文献   

8.
这一天,老师带我们在教室里玩“击鼓传花”,传到谁谁就要说成语,一口气说出五个就当“小秀才”,三个都说不到就当“大青蛙”。  相似文献   

9.
某日,一位“警察”与一位“扒手”冤家路窄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小作者用自己的思想为幸福做了新的诠释,在他的眼里,“幸”与“福”是分离但又统一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11.
大家可能都知道明代大文人唐伯虎,相传他曾经写过一首极有趣味的祝寿诗。一天,邻居富翁为母亲过生日,请唐伯虎题诗祝寿。他稍作思索,提笔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正当人们满怀疑虑的时候.只见他笔下生花“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转怒为喜。一看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正要发作,第四句出来了:“偷得蟠桃奉慈亲。”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一波三折,让人忽惊忽喜,妙不可言。这主要得益于“抑”和“扬”手法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2.
包卉婷 《新读写》2011,(7):22-23
从小就一直听身边的大人叨叨:“做好事要不留名”,什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套一套的。可我就压根没理这话,好事不但争着做,抢着做,做完了还会大声嚷嚷,巴不得“全宇宙”的“生物们”都知道——老师上课会表扬到我的,多光彩,走出去有面子!  相似文献   

13.
《金粉世家》受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才子佳人模式,但在人物形象、情节模式等多方面均有突破.金燕西作为“新”才子,潇洒风流且表现出隐匿的男性立场,而“新”女性冷清秋则有着从拜金主义到坚守尊严的转变.两位人物性格特点的“不相融”决定了作品悲剧性的“反”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14.
经初步检索,在我国会计界专用的会计词语中,涉及到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会计词语有七百一十个,其中:“金”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一百一十七个,“木”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二个,“水”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九个,“火”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十四个,“土”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九十八个。  相似文献   

15.
说到“册”和“删”,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两个字和书都有着不解之缘呢。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把”字句的各种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对于“把”字句的研究基本偏向于描写层面,各种教材性质的书中都对“把”字句的用法或特点进行了描写性的规定.然而,还没有专门对否定词前置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相关专题或相关论文.本文拟在前人对“把”字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用结构主义与认知主义语法的相关理论,对“把”字句否定词前置的原因进行解释,以深化我们对“把”字句否定词前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玉米虫     
《教学随笔》2010,(1):79-80
“玉米”这个词在网络上是“域名”的趣称。注册域名叫做“煮玉米”。那些专门“煮玉米”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玉米虫”了。  相似文献   

18.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9.
我的同桌许家梅,在我们班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可是那天早上,她做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穿了一条怪怪的米黄色裤子。这裤子一只裤脚长,一只裤脚短。如果说左边算“七分裤”,那么右边就得算“九分裤”了。  相似文献   

20.
张无骄 《新作文》2010,(12):18-18
小时候,我喜欢拱在爸爸的怀里睡觉,就像一只小猫。后来爸爸和我约定了.一个暗号:如果哪天我想跟他睡觉,就喊:“小猫呼叫老猫!”爸爸就学猫叫:“喵一一喵!”这个暗号很好玩,每次一用,我们都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