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向善的活动,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要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教育与品德培养融为一体,要创设机会,抓住具体事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讲好“故事”“新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做好“实事”“小事”导之以行,抓住“常事”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的“行”,实现“德”的到位,做到教书育人,完成科学学习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担负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概括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上科学课时,总是忽视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忽视科学知识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学科的关联。除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关联知识进行整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作出正误判断,否则,科学课堂上所进行的讨论中,学生们总是忽视科学教育中与科学、科学知识、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种族、历史和文化有关的相关议题。英国目前提出了“有价值的课:将社会学内容融入学校科学教育课堂”报告,意欲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对科学知识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种族等知识,进行课堂讨论。英国威康信托投资公司(WellcomeT…  相似文献   

4.
乔永胜 《科学中国人》2014,(8S):240-240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在笔者的内心,一直认为历史这门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但是,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务实功利趋向: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漫天飞舞的试卷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消磨殆尽。条分缕析的课堂讲解,题题落实的教学习惯,让学生困于学,厌于学。于是,充满生命力的历史教学在不断的落实中,过于强调对事件的回顾,却不知道在历史的天空下,还有着更为广泛的教育内涵。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历史的人文传承责任,注意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引导学生弹奏出一曲曲动心启智的旋律,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用心感受先人们沉淀下来的璀璨文明。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霞 《科教文汇》2009,(10):183-183,212
历史学科是普通中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经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对于弘扬祖国历史的优良传统,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和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因此,学习历史课程,有利于学好其他各门课程。所以,历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好坏。本文就历史教学实际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薛荣慧 《今日科苑》2009,(23):177-177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课标要求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多层次了解学生,多角度开放学生,多方面接受学生,多元化评价学生,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科学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处处充满着电脑、网络等高科技光环,图书馆从纸质实物图书馆走向数字图书馆的同时,在网络时代不断冲击人类传统文化的时代,如何让人们回到图书馆来阅读,怎样使图书馆不被日趋扩展的网络世界吞食,图书馆应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如何应对现代社会中以“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建立图书馆崭新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数学被人看作是一门论证科学,这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人类历史中这种伟大的“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寿洁敏 《金秋科苑》2008,(14):287-287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处处充满着电脑、网络等高科技光环,图书馆从纸质实物图书馆走向数字图书馆的同时,在网络时代不断冲击人类传统文化的时代,如何让人们回到图书馆来阅读,怎样使图书馆不被日趋扩展的网络世界吞食,图书馆应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如何应对现代社会中以“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建立图书馆崭新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科学发展的土壤中。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思维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大变革。1.古代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亚氏全面研究了形式逻辑理论问题,制定了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组成的“三段论”为主的逻辑体系。17世纪笛卡尔进一步强调理性的演绎法之后,不少西方哲学家便认定只有演绎逻辑才能给各种知识以必然而普遍的理论基础。2.近代培根的归纳法。培根激烈地批评了亚里士多德一派人的演绎至上论,认为演绎逻辑“并不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三段论…  相似文献   

11.
家长同志:您好!欢迎您的孩子参加第一届“《科学大众》·小诺贝尔”科技创新夏令营活动。“小诺贝尔”是我社面向全国推出的科技创新教育夏令营品牌。我们遵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科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夏令营倡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进取”。我们将帮助同学们充分享受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博物馆资源,让学生在各种科技活动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视为负担,激发出“我要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夏令营的组织者,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2.
英国学者波普在《公开社会及敌人》中说: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历史时,一定要有责任让学生感受到那些创造了历史的"死者",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基于这两点,历史教师应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翱翔在历史的天空,静观那逝去的时空,撷取历史的星辰,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走近历史,走进历史,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推动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伍星 《科教文汇》2009,(18):280-28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他的世界历史观点为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诠释的“全球化”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全球化”思想是运用世界历史概念来展开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以及人类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经济一体化”引起了各种社会现象,“全球化”的过程仍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首先是“经济一体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只有各国共同努力,向和谐、统一的“全球化”模式转变,才能使国家、全球市场、全球民间社会都走上协调之路,形成建设地球村的历史合力。  相似文献   

14.
赵小蕾  徐小美 《科教文汇》2009,(31):194-194,275
1前言 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理解其发展历史,从物理学发展历程中领悟科学本质。”^[1]因此,物理教学与物理学史的有效结合,已成为改革物理教学的趋势。本文以原子模型的发展过程为例,揭示物理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和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科学钻探井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科学钻探钻机被称为地球内部物质的“采样器”。  相似文献   

16.
王琪 《科学中国人》2014,(1S):65-6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现代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学校和社会资源,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情操,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反过来 ,是社会造就了科学。本文运用语境分析方法 ,将科学当作一个“文本” ,放到它赖以生长和存在的社会“语境”中去考察 ,提出了“社会语境”的概念。这样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着重对“社会语境”的涵义、结构、性质和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主导作用的科技体制。在建国伊始特定的国情下,这种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法律构建,不仅是协调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平衡发展的各种制度的呼唤,而且也是与它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的诉求,其走过了一条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渐进之路。中国式“大科学”体制法律构建的确立,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抉择。·  相似文献   

20.
陈建英 《科学中国人》2014,(5S):191-191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客观的历史知识,又能收获正确的历史观念,树立科学的价值体系呢?我认为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打造“一课一得”的学思课堂,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以自己的教学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