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公路路线中桩及边桩坐标计算器计算程序,方便施工测量人员野外工作,提高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各种线型单元的公铁路线的几何性质,以不完全缓和曲线路线单元的中桩和边桩坐标计算公式为数学模型,以CASIOfx-4850P型编程计算器为计算工具,编辑各种线型单元的公铁路线中、边桩的坐标及放样极坐标的通用计算程序,以提高路线施工测量的计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凌欣 《今日科苑》2009,(14):134-134
在城市道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中边桩放样是基础性和经常性的技术工作。由于光电测距、GPS等新一代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和普及,偏角法、支距法等传统的放线方法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精度、高效率的坐标法放样。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均仅给出道路曲直线型的各项要素及固定桩号的中桩坐标,为适应各种实际情况和满足施工需要,则必须进行桩号加密和边桩定位。因此,如何准确、快捷地计算出各种曲直线型道路上任意桩号的中边桩坐标是道路施工测量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人根据工作实践经验,以施工技术人员最常用的CASIOfx-4500P计算器为技术平台,编写出如下一个"合时、合身、合用"的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供各位同行、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CFG桩的基本成桩机理及施工工艺,并结合厦门电力进岛第一通道工程实例,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检测和计算,并进行了沉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FG桩的沉降量很小,能够保证电缆隧道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刘炳君  赵苏杰 《内江科技》2024,(3):57-58+136
<正>碎石桩主要应用于松散砂土及高含水量黏土的地基处理。确定桩间距是碎石桩砂土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针对复合地基桩间距计算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土中孔隙的角度,土体中孔隙的减少应等于固体填料的增加;从土中颗粒的角度,土体在碎石桩处理前后其固体颗粒含量保持不变。基于以上两点,本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规范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原理清晰、计算简便,实用性更强。本研究可为碎石桩桩间距的确定提供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排桩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深基坑支挡结构,具有侧向刚度大、施工方便、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门架式双排桩与单排桩的桩身内力和桩顶水平位移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桩间土含水量与挤密效果之间关系,采用湿陷性系数,压缩系数等土工试验常规参数,计算DDC桩设计桩径、桩间距,以达到消除桩间土湿陷性,提高桩间土承载力等。  相似文献   

9.
叶良  明博 《科技通报》2009,25(5):639-642
本文根据楔形桩的形状和受力特点,结合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楔形桩极限平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土质条件对楔形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出了楔形桩的承载力是随着锥角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VB语言在测量程序设计的优点以及运用VB程序进行平曲线的中桩计算的算法.其中包括:道路中桩坐标计算的数据输入,道路中桩坐标计算的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形式与应用范围,阐明了人工挖孔桩的自身特点和受力机理,着重分析了目前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近年来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立柱桩的隆沉使基坑的支撑结构受力处在压(拉)、扭、弯和剪的复杂应力状态。为方便计算立柱桩的竖向位移,在前人关于立柱桩隆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体回弹影响深度下立柱桩的受力特性,考虑立柱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立柱桩的分步压缩技术,提出了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模型;运用工程实例,对某软土地区地铁深基坑的立柱桩隆沉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处在基坑中间的立柱隆沉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坑边缘处立柱桩的隆沉结果偏大;与其它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方法相比,文中计算方法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获取较为简便,可直接使用。文中得到的立柱桩隆沉计算方法和理论可用来预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桩的隆沉,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洋工程深水基桩下段埋置于土中,基桩上段暴露于水中和空气中,基于一维杆理论建立了饱和土中深水基桩的竖向振动简化计算模型。利用阻抗传递法,获得了深水基桩的桩顶竖向振动频域解析解和时域半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桩土接触相对滑移模型在接触刚度很大时与完全黏结条件下的深水基桩竖向振动响应基本一致,当接触刚度减小时,基桩动力响应增大,说明完全黏结条件过高地估计了土层的阻抗,造成桩顶响应减弱;频率相关的阻尼系数可以抑制导纳的发散效应,能够更好地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层模型计算表明,暴露段对基桩振动产生明显影响,时域反射信号在泥面处会产生同向反射,此外,上、下土层的模量比也会对桩的振动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不加以甄别会引起基桩检测误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牡丹江大桥应用C F G桩加固桥台的设计,运用有限元分析,得出C F G桩计算中不容忽视外缘桩效应值的结论,并在相关取值分析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得出有限单元法计算与实际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锤击沉管夯扩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和沉管控制原则,结合工程实例对沉管夯扩桩的技术特点和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认为沉管夯扩桩优于其它桩型,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业振 《科技风》2014,(8):138-138
针对污水施工中,经常使用钢板桩,而钢板桩成本很高昂,那么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决定了施工成本,在设计图纸上很少出现钢板桩入土长度,往往需要施工单位自己计算,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施工过程中是否达到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应用VC++编程计算公路单曲线元素、任意点中桩及边桩坐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载体桩的承载力直接影响着桩的质量,而传统试验的测定又效率低,现提出用多投影寻踪回归(PPR)对桩的承载力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的预测精度高,可以用于载体桩的承载力预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机理及变化规律入手,探讨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高桩码头是最普遍的码头结构型式之一,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和水深较大的工程区域。中以长江某码头的实际资料为原型,运用现有常用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阐明了高桩码头基桩的受力变形情况,这对高桩码头基桩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