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学生》2005,(5):10-13
河北衡水家长问:我的独生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成绩不太好,经常爱在课堂上搞个小动作什么的。有一次,在没考好并被老师批评后,他竟趁老师转身时将钢笔水甩了老师一身。老师来家访时说,这孩子报复心强,只要老师批评他,他就要想出一个报复老师的办法,这样的学生很难教。请问,怎样才能帮助他改掉这个缺点?  相似文献   

2.
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课后老师找他聊天,问他原因。“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老师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不会,你举右手。”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相似文献   

3.
陈必辉 《师道》2003,(7):59
甄老师得罪了领导,贾领导怀恨在心,要修理修理他,但苦于找不到甄老师的不是,于是找来他的心腹牛老师,吩咐他如此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牛老师终于收集到了甄老师的十大“罪状”,罗列如下:1.没有教养。他的一个同事抱怨教书待遇低,说做老师没出息。甄老师会像吵架一样跟他辩论,凶巴巴的。2.性格软弱。男人是不流眼泪的,而他在看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的时候,几乎痛哭流涕。3.不珍惜“革命的本钱”。他的妻子时常抱怨他做起工作来既不要家也不要命。一次胃病,打了针以后,医生给他开假条,他却往口袋里一塞,就…  相似文献   

4.
陈跃腾 《班主任》2010,(2):27-28
伟强是学校里出名的“坏”学生,他上课基本不听,作业基本不做,对老师的教导总当成耳边风。读四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批评他时比较严厉,他竟把老师的手表扯下来,摔在地上,拿起书包就跑回家了。老师到他家中劝其返校,不料竟受到家长辱骂。从此,他更加肆无忌惮,成了班里的“捣乱大王”,任凭老师们好言相劝或是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 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 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 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 ,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 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坐在教室后排的男孩姓甚名谁早已忘了,只记得他有一双黝黑的大眼睛。他的脸永远都是脏兮兮的,拖着两条晶亮的鼻涕。上课时他从来不听讲,低着头翻看破烂的小人书,看到入迷时,鼻涕挂下来滴在书上,赶紧用袖口往书上一抹。他身上一年四季似乎永远是那么一件衣服,早已看不出颜色,袖口泛着油黑的亮光。老师起初见他上课看小人书,毫不留情地给予没收,他下课后便坚定不移地跟在老师身后,老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老师进办公室,他就固执地等在门口,却并不讨饶,只是用那双大眼睛哀切而坚决地望着老师。几回下来,老师被他烦不过,再加…  相似文献   

7.
上高三以后.张放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儿子了,他不如原来听话了.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去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说张放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老师批评他,他还认为自己有理。家长和老师都说张放变了。  相似文献   

8.
听课杂感     
李霞  徐吉志 《师道》2005,(1):36-37
一次,笔者在一堂数学观摩课上遇到了这样一处情景:老师让学生做练习,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个孩子怎么也不会做,老师显然没注意到他。旁边一位听课的老师俯下身子轻声教他。他的同桌马上说:“老师,不用教他,他是弱智!”“你教他他也不会,他数学只能考10分!”再看这孩子,竟是一脸的漠然。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柯里亚准备作弊,正当他把两手伸到袖筒里,要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与老师的目光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了,他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沉默地走到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上前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老师才又回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带了一个初中普通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奇,上学年因为不满意老师的批评,暗地里往老师摩托车的机油箱里放沙子而受到学校的处分。这样一个犯了“众怒”的学生,同学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不愿意与他接近,他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特别是对那位老师耿耿于怀,动辄与老师针锋相对。我试图接近他,但他对老师都存有戒心,交流常常成为我的独角戏,沟通一时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小学生说漏了嘴,告诉他的爸爸,他恨他们的班主任某老师。爸爸一怔,连连责问:“你为什么恨老师,你怎么能恨老师?!”孩子经不住追问,便竹筒倒豆子般地向爸爸道出了实情。原来爸爸给他买了一支玩具枪,他如获至宝,成天放在口袋里,一有机会便耍弄几下,即使晚上睡觉,也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到枕头边,摸一摸、吻一吻才睡。一次,班主任某老师上语文课,他竟偷偷地在桌子下边专心致志地玩弄他心爱的小手枪。某老师悄悄走到他的身后,没收了他的小手枪。本来,这是在小学生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小学生中常见的事,也是老师抓住实例…  相似文献   

12.
我的新老师     
今年暑假,我认识了一位新老师。他中等身材,长着高高的鼻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知识渊博,说话风趣幽默。你猜他是哪位老师呢?他,就是在我们作文兴趣班任教的武老师。  相似文献   

13.
张国宝 《江苏教育》2006,(2A):22-23
上午,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向我反映:他外孙女的脸昨天被班主任A老师打肿了,原因是他的外孙女对班主任撒了谎。他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打孩子。他想请我和A老师交流一下,并转达他对A老师的歉意,因为昨天他在电话中骂了A老师!对此,我有些诧异,A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非常敬业,对孩子也非常负责,我想可能是他情急之下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首先向老人表态:我们一定会严肃认真处理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4.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遇见一个百分之一百的老师意味着幸福还是一场灾难。反正一个感觉:老师越来越神通广大,当他冲着你傻呵呵的笑让你得意至极的时候,可能他老早就知道你没交作业以及你给他起的绰号;而我们与老师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到底是把他当作朋友无话不说的好,还是安于一个乖宝宝角色,见老师的脸色行事好呢。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师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甚至是感性的人,所以你也不能够要求他像神仙一样永远不动怒;也不能忽略老师的职责所在,不要指望他对你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帮你圆谎。总而言之,老师也是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师道》2002,(11):16-17
●我们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师眼睛极近视,要求很严格,不许学生迟到。但是,还是有个同学迟到了,偷偷摸摸的从后门进去。不幸得很,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看他坐下了,老师大步冲他走过去,大家都提心吊胆的看,老师生气地对坐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同学问道:“你为什么迟到?”●高中时有个历史老师,一个挺壮的老头。秋天了,我们上体育课都穿长衣长裤,老先生穿着一件特薄的短袖T恤就出来了,还和我们打篮球,我们哥儿几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天有他的历史课,是别的老师代课———听说老先生感冒了。●有一次物理老师示范做天平试验。他一…  相似文献   

16.
老师:博博是小班第二学期从外地转到我班的;他是一个特别不爱说话的男孩儿.从来不向老师打招呼,即使老师主动与他打招呼.他也不说话.这使他的父母和我们老师都感到很尴尬。我更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没能帮助他,我是他的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如果我不能帮助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我还配做一个高级教师吗?于是我向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并请他们配合.以免对他的今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沙 《家长》2003,(Z1)
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幼年的时候,母亲让他向一位老师学艺。老师拿来一张纸对他说:“墨,用我的;纸,你可得自己拿钱买。”老师指着一张宣纸又说:“一张纸5元,每天来学艺时,你一定要带来。”5元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回家对母亲说:“这纸太贵,我不去学书法了。”可是,母亲却给了他5元钱,让他带给老师。老师收了钱,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字,然后对他说:“你跟着我写。”他觉得这纸来之不易,不敢随便下笔,因此用心揣摩着老师的写法。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每天带着5元钱给老师。为了…  相似文献   

18.
大海 《江苏教育》2007,(9):36-36
李老师是某重点高中的老师,是学校领导眼里的“一号红人”,工作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担任高三的班主任,而且每学期开学都由他先挑选任教班级,挑选搭班教师,这对其他学校,其他老师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平时校长,主任对他都敬重有加,同轨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高三的把关老师轮岗了一回又一回。  相似文献   

19.
远航是我班新来的插班生,他的形象引人注目:牙齿黑黑,流着鼻涕。他的行为令人瞠目:刚进教室就跑来跑去,撞倒小朋友,碰倒小椅子,老师好不容易逮住他想和他讲道理,可他却像听不懂老师的话似的,挣脱老师的怀抱继续“表演”。接下来的几天,远航的表现更令老师招架不住:他到幼儿园的主要事情似乎就是攻击,攻击小朋友,攻击玩教具,攻击水杯餐具;自由活动时,他常常趁老师不注意,躲到建构区的大垫子底下,有时还偷偷离开集体让老师找不着;集体活动时,他或摆弄衣服或吸吮手指头或趴在地上做怪样。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要想成功地帮助他,单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迫切地想和远航的父母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20.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