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表演化倾向较重的公开课活动中,不少教师把“课堂提问”作为实现“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单纯价值取向的杀手锏而肆意滥用,热热闹闹“满堂问”、“满堂答”的庸俗化课堂教学现象日益严重。一些毫无价值的蹩脚问题漫天飞舞,一些大而不当玄如天问的问题层出不穷,搞得学生云里雾里无所适从;甚至连“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等问题也充斥着课堂,学生整齐划一的果断回答则不绝于耳。这种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教学价值不高,形式虽然好看但教学效果不佳。这样的课堂“提问”显然已经发生了异变,丧失了问答式教学的本质意义。那么,课堂提问怎样设计和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努力达到准、精、巧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课堂提问运用得当.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者结合数学课堂实际.从“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与“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式及实施策略”讨论了数学课堂中提问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问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4.
崔莉 《学周刊C版》2011,(3):187-187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这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问形式单一,问题缺乏针对性,对问题的难度和提问时机把握不准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该探索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高提问有效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象,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试从目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有效提问,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后进生,或者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什么都要问,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各类问题“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之一,有多方面的功能。如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阅读和思考,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等。但在一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中,很少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结合当前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作一分析。一、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实施,而不是仅仅为教师“完成教案”服务。研究目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上还存在一些效益不高的现象,如:1.在不少年轻教师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8.
黄琳 《中学生电脑》2021,(1):100-100
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及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老师的提问仍存在一些问题,局限了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发展。因此,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提问有效性的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的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但问要问得到位.而一些提问是“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①目的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⑤随口而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提问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举例探讨了提问行为的错误做法,希望能引起诸位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 ,“边讲边问正在取代满堂灌” ,“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1] ,但对设问的艺术 ,回答的技巧 ,目前教师掌握与运用的情况究竟如何 ?如何改进教师的提问行为 ,就能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讨论的机会 ,使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地暴露 ,使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提问”成为教学中的“助推器”,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和魅力.本文围绕有效提问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三点,分别是课堂提问要接地气、课堂提问要有陷阱、课堂提问要发散.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锻炼学生思维与探索能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当前教育中的课堂提问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师在教学中找出对策。本文,就从高中地理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提问的好坏、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町以说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提问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老师心里早已准备好的标准答案。这种提问完全同于教师预设的环境来进行,制约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启人心智的实效,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真正能问出“实效”呢?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做了一些新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言语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对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教学法行进了探讨,对高职英语课堂的提问原则、技巧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提问”的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提问”.但众多研究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依然存在,“提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本文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2001年第9期《上海教育》中《98与0》一文载,在课堂教学中,无学生提问、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出问题、缺少提问艺术,这是很多中小学课堂提问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师生角色心理太强,对角色过分投入也会降低提问效果,其实中小学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和观察来了解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在提问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扮演一种“导演”角色,旨在导引、评定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扮演一种“演员”角色,旨在表现、推销自己。角色心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提问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师生双方交流活动的核心。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常常走入一些误区。本文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一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  相似文献   

20.
教师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能有效拓展和引申学生的思维。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就完成了一次提问行为,而不考虑问题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在许多看似“开满鲜花”的数学课堂提问背后充满了喧嚣甚至混乱。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关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