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望人间——《青衣》悲剧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从莎士比亚四大经典悲剧入手,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为基石,对悲剧的深刻性的理解不仅要考虑外在的冲突,更应该关注人物内在的心灵冲突。在莎士比亚悲剧中,除了具备传统的悲剧特征外,令人关注的是悲剧冲突开始转向人的内在心灵,特别是人性的本质、人性的扭曲、分裂、异化等现象。本文运用现代心理学有关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心灵内倾化手法来分析悲剧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异化,通过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手法,在暴力中凸显人性的残暴邪恶;在生存困境中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凸显人性的沉沦.欧茨在作品中既对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批判,又努力寻求堕落背后的原因,表达出一种拯救堕落灵魂时的孤独和困惑,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看客是鲁迅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人物形象,在看客身上表现出深厚的悲剧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人性毁灭的悲哀;民族历史的悲哀;特定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7.
凡俗人生的悲剧——试论方方的市民题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方是新写实创作大军中重要的一员大将,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大意象群落:一是城市普通市民,二是城市普通知识分子。而方方尤其善于以犀利的眼光开掘深深埋藏在凡俗人生中人性的丑恶与虚伪,将一幕幕真实而普通的人生悲剧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方方的市民题材小说入手,再从悲剧产生原因这一角度把凡俗人生的悲剧分为生存的悲剧、复杂人性的悲剧、婚姻爱情悲剧三类。  相似文献   

8.
从神话中人对神的膜拜,到荷马史诗中的理想英雄形象,再到悲剧中对人性新的探索,古希腊一直注重对人性的思考.古希腊三悲剧家将古希腊的悲剧创作推向成熟.三位作家在不同程度上时荷马时代所遗留下的荷马传统进行了反思,这些传统包括理想主义英雄准则,以及对人的原始欲望的关注.在悲剧家新的价值体系中,涉及新时期时英雄形象的重新定位,以及对城邦与家族、个人利益的冲突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孙犁的《铁木前传》不是完全的悲剧小说,但有着浓郁的悲剧性。从其悲剧形态、悲剧内容、悲剧价值可以看出,作家对人生、对人性、对青春深沉的哲学思考,对小生产者偏狭自私的性格、对几千年“传统习惯”的批判,表明了孙犁在创作上现实主义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见长的小说,它标志着悲剧艺术小说走向了成熟.《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的,“这种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理与人欲、礼教与人性的冲突.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人性被严重扭曲,众多人物在传统礼教的圈子里无法摆脱,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本论文将从《自鹿原》中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从更深层次挖掘出这个时代里面巨大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伊夫林·沃在《一把尘土》中塑造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悲剧人物托尼,这个心地善良、单纯忠厚、秉性谦和的人的悲剧遭遇,是道德沦丧对人性摧残和宗教枷锁对人性的禁锢的再现,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深切地反映出作品的时代烙印与冷酷的社会现实。文章试图从社会、个性、道德、宗教等方面来解读这位沃笔下的堂吉诃德的悲剧命运成因。  相似文献   

12.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叙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分析悲剧的原因很多,除去社会政治伦理等因素外,延宕作为男女主人公身上隐藏的人性弱点,它是被人们容易忽略的诱发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二月》中,萧涧秋身上延宕这一人性弱点表现得尤其突出,这可以从他自身的性格、他对陶岚的态度、他对文嫂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封建文化的束缚和人性的弱点及欲望的扩张两个方面论述了萧峰悲剧的成因,使我们了解作者的"大中华"思想以及对人性和欲望的警醒.  相似文献   

14.
黄婕 《文教资料》2007,(16):87-88
曹禺先生笔下的周朴园,他既是《雷雨》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承担者;他既是“大家庭罪恶”的制造者,又是周鲁两家悲剧的直接受害者;他既是剥削者、压迫者的化身,又是丈夫、父亲的实体。在他的身上,既有残忍冷酷的“兽性”,又有丰富多样的“人性”。这种双重性格的形成,源于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金锁记》之曹七巧形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锁记>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在物欲与情欲的驱使下,人性被扭曲,灵魂被异化,成了一个丧失人性的"疯子"母亲,最终走向毁灭.她是畸形婚姻和封建大家庭的牺牲品,是一个由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的人性恶的典型.她的悲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不幸,批判了冷酷的封建社会对正常人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16.
张灿 《考试周刊》2014,(18):14-15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揭示了主人公祥子的悲剧命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加以分析,即人性的堕落、社会的黑暗和婚姻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简评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主题意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三方面分析欣赏奥尼尔的著名悲剧《榆树下的欲望》,从而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主的社会里,物欲横流,人性被压抑以及导致情感扭曲的社会现实,并且指出拯救人类自我的,也只能是人性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  相似文献   

18.
老舍先生对祥子沉沦的悲剧人生的描写,多角度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的矛盾和腐朽统治下扭曲的人性.祥子背负的是三重悲剧意义:黑暗腐朽的社会悲剧;个体劳动者的性格悲剧;畸形婚姻的精神悲剧.探究原因,一方面,旧社会的逼迫和虎妞的诱骗是造成他的悲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小农意识和个人奋斗的理想则是导致悲剧的一个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19.
邱媛 《文教资料》2014,(30):78-80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在小说《半生缘》中最具有悲剧性代表的莫过于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悲剧性:亲情悲剧;爱情婚姻悲剧;人性道德悲剧。研究其人生悲剧对于探讨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字》主人翁海丝特·白兰悲剧人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铺叙和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的挖掘与分析,揭示了悲剧人性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与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