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幕话剧《雷雨》,一经上演,即引起轰动。它以丰富的社会内容为人们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了可能,使人们在尽情欣赏它的高超艺术的同时,试图探讨它深刻的主题内涵,以期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接轨。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将《雷雨》主题概括为“反映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等。但在《雷雨》诞生后不久,谈到《雷雨》  相似文献   

2.
<正>《雷雨》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因为它不但写出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呈现了复杂多变的人性。我读过3遍《雷雨》,觉得自己读懂了《雷雨》,读透了《雷雨》,读出了周、鲁二人复杂、矛盾、深远的内心世界——《雷雨》并不全是“矛盾对立、  相似文献   

3.
自1933年《雷雨》创作至今已有约79年,这部作品却始终为世人所拥戴,保持着新鲜的生命力。这归功于《雷雨》本身的新奇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以及它充满诗意、精致的语言。然而,目前学界对《雷雨》的研究大多倾向于文学研究,鲜少见到关于《雷雨》语气词的研究成果,关于《雷雨》句末语气词的研究更为匮乏。以《曹禺戏剧选》(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的《雷雨》为语料,研究《雷雨》的句末语气词,从而发掘出对现代汉语语气词有利的语料,对句末语气词现有的研究进行补充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雷雨》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除了它叙述的故事耐人寻味、情节扣人心弦、塑造的人物各具特色之外,与它台词的艺术性密不可分。《雷雨》的台词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表现力,精炼含蓄。重点探讨《雷雨》台词重复、双关、潜台词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雷雨》首先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直接受到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的影响;《雷雨》在结构上受到《俄底浦斯王》的影响,在戏剧情节进展中运用了“发现”和“突转”的技巧。同时采用了封闭式结构。《雷雨》还受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等的影响。它们都属于家庭悲剧,又同时具有社会悲剧的性质。两部悲剧的女主人公都同时具有复仇女神的性格特征。《雷雨》受外来影响,但它首先是民族的,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悲剧的戏剧,悲剧的人生"代表这一悲剧特色的无疑是《雷雨》这部作品.《雷雨》带着它的悲剧色彩走向了世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戏份儿多少,都能够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性格复杂而形  相似文献   

7.
《雷雨》是现代戏剧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它也奠定了曹禺在戏剧史上的重要位置。对《雷雨》出现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批评者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但再读《雷雨》,给人的震撼依然存在。它在生命轮回的揭示、人的困惑的上演以及痛苦心灵的抚慰方面给人印象深刻,本文将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曹禺在1933年创作的《雷雨》以其主题的多义性著称,甚至有人用“复调”来形容它。自从1934年7月它被刊载于《文学季刊》以来,人们纷纷对其提出各自的理解,作者曹禺也对这些评论《雷雨》主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然而,对《雷雨》主题的解读,研究者们一直莫衷一是。本文就对几种主要的解读方式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雷雨》,认为是杀父娶母原型在现代中国的一次激活,曹禺说《雷雨》是自己的“蛮性遗留”,以及他所描述创作中不由自主的状态,都符合原型理论关于原型及其激活的特征。《雷雨》所蕴涵的杀父娶母的原型既指它的命运主题,又指它独特的形象构架。作为一部经典剧作,《雷雨》不是杀父娶母原型的简单翻版,而是一个变体,经由置换之后,时代意义和审美意义都有所增殖。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雷雨》,从它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它现实主义的悲剧力量,震动了千千万万读者和观者的心!在中国整个近现代戏剧舞台上,能象《雷雨》这样跨两个历史时代而历演不衰,至今仍充满艺术魅力的剧作实在不多。由于《雷雨》的巨大成功,几十年来《雷雨》版本之多之复杂,各版本之殊异恐怕也是其它剧作所少有的。曹禺是一个严谨的作家。他对艺术的完美有着一种执着的、不断的追求。因此,每次再版,或增或删,他都作了多多少少的修改。应该说,每一次的修改,都使《雷雨》更  相似文献   

11.
从选入课本开始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雨》的教学解读发生了从单元到多元的变化,语文训练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泛,这是一种进步,也是语文课程时代性的体现。2017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将《雷雨》纳入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第7课,可见《雷雨》将继续充当戏剧类文本教学的重要角色,语文课程要继续重视对它的教与学。但是到目前为止,《雷雨》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中国曹禺研究简况在中国,曹禺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剧作家。根据所接触到的材料,我本人粗略地把中国的曹禺研究分为四个阶段:1、1949年以前的中国曹禺研究《雷雨》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敏感和注视。刘西渭(即李健吾)率先撰文对《雷雨》进行了专门评析,他指出:"《雷雨》是一个内行人的制作,虽然是处女作,勿怪立即抓住一般人的注意。"刘文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雷雨》里的"命运观念",二是蘩漪性格的内涵和意义"紧接着郭沫若也撰文称赞"《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张庚的《悲剧的发展——评〈雷雨〉》,则是把《雷雨》放在整个世界的悲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在战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是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曹禺的剧作,特别是他的《雷雨》和《日出》从问世到现在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保持着新鲜活泼的舞台生命,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收获。《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它是以诅咒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为其内容的。《雷雨》的演出曾轰动了当时的剧坛,为曹禺带来声誉,为他的剧作奠定了基础。继《雷雨》之后,一九三五年曹禺又写出了他第二个成功  相似文献   

14.
曹禺同志的《雷雨》,曾以它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震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和舞台,空前地激动过那个时代的读者和观众。可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它却被打成“毒草”,誉满中外的剧作家被打成“牛鬼蛇神”。只有在妖雾澄清以后,曹禺同志的作品才得以再次出版,《雷雨》才得以重新演出。现在,《雷雨》又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这些说明,人民喜爱的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禁锢不了、毁灭不了的。《雷雨》蕴含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这是由于剧作家当时复杂的世界观和剧本反映了复  相似文献   

15.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选取《雷雨》台词感叹句中的语气词进行研究,以探讨《雷雨》中语气词男女性别的使用差异,从而获得对《雷雨》语言艺术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生存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4一、一种新的悲剧观曹禺的《雷雨》是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悲剧类型,或者说它表述了一种新的悲剧观,这就是“生存的悲剧”。我之所以认为《雷雨》创造了一种新的悲剧类型,原因就是这部戏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叔本华提出的悲剧情形之三———由于不同的地位和关系造成的彼此间的损害。它完全超越了“命运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两种模式,从而把对悲剧性的根源转向了生存本身,这是《雷雨》以悲剧的形式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的。所以我将其称之为“生存的悲剧”。传统的研究大都认为《雷雨》属于“命运的悲…  相似文献   

17.
《雷雨》文本作为一个大的符号系统,有着特定的指称意义。"雷"是这个大的符号系统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语符在文本中大量出现,它所指称的意义极为丰富。运用结构主义语符学理论去探析"雷"这一语符所指称的意义是什么,将有利于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雷雨》并阐述《雷雨》文本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一、整体把握 《雷雨》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教参附录了多篇解读《雷雨》的文章,有《作家本人谈《雷雨》》(原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吴建波《伪善者周朴园》,刘艳、刘俊《曹禺剧作《雷雨》解读》等。  相似文献   

19.
一《雷雨》和《日出》这两部作品有如下一些相同点: 其一,《雷雨》和《日出》的题材都是来自作家极为熟悉的生活。其二,《雷雨》和《日出》都是作家激情和深思交合、融汇、凝聚的结晶。其三,《雷雨》和《日出》都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艺术典型。其四,《雷雨》和《日出》的戏剧冲突都非常尖锐,紧张,有撕肝裂肺的力量。其五,《雷雨》和《日出》的语言,都有口语化、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四幕悲剧《雷雨》(作于1933年)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它的问世,宣告了我国近代史上话剧新时期的开始。从《雷雨》发表到现在,对于它评论的作品真可谓“汗牛塞屋”。笔者乃一无名小卒,岂敢妄加评论。惟因胆大包天,遂以拙笔尝试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