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副刊上的杂文(其实也不止杂文),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引用古文或者从古人说起。当然,我并不反对这样作,也有许多这样的文章是写得很动人、很有文彩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杂文都必须这样写。引用得好,固然可以给杂文增添文彩,不引用古文,也不一定没有文彩,而引用得不好,却一定不会增添半点文彩。若是篇篇如是,先引用一段“古人说”或者古人的故事,然后加上作者的若干解释,形成杂文的一种固定的“程式”,那么杂文的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称船山,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与黄宗羲(南雷)、顾炎武(亭林)合称为"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笔名”其实就是一个人写书作文时所署的“假名”。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隐去真实姓名,将笔名作为“逃遁于人海的一策”?其中的隐情本身耐人寻味。笔名作为别称的一种,自古便有字、别号、斋室名一类与之相似。古人便有若干名字,如大名、小  相似文献   

4.
我在几篇关于杂文写作技巧的文章中,曾谈到杂文的三种趣味:智趣、理趣和事趣。杂文的趣味当然不止这三种,谈了这“三趣”,就不得不用些篇幅来谈谈杂文也很重要的一趣,这就是杂文的情趣。 什么是情趣?一般的解释是:人的性情与志趣,亦指意境、情致。情这个字眼,古人认为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样。《三字经》有句:“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讲的就是这七个字。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情趣也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的价值取向。 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强调小说、散文的讲究情趣,似乎比较好理解。而对于杂文同样强调这一点,却未必能够理解得透彻。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错  相似文献   

5.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和学者。顾炎武从小酷爱读书,七岁进私塾时,每天能记几十个字。十来岁跟着祖父读《资治通鉴》及《孙子》、《吴子》等兵书。他从少到老,几乎没有一天不读书。《诗》、  相似文献   

6.
人常说:“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苏轼甚至说过“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的话。如今社会发展了,知识门类多,内容广,人们用于习字的时间远比古人少得多。于是,对古老的方块字的书写,除少数人把它当作一门艺术而勤学苦练外,多数人但求字写得“堪用”即可。这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有的人把“堪用”的标准降得很低,只求自己看得懂,甚至有时连自己都认不清,这就不妥了。  相似文献   

7.
在本刊“杂文写作讲座”连载的徐乘副教授的作品,现已汇集成册,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杂文创作理论的专著,是作者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结晶。全书十七万字,从文体涵义、社会功能、源流演变、谋篇布  相似文献   

8.
杂文“不景气”已有年头,个中原委,似雾里看花,难以厘清。而随着如今大多报纸的“时评”栏目已成“满城尽戴黄金甲”之势,就使得本已“夕阳西下”的杂文,更加雪上加霜。在此种氛围下,许多报纸原来很有名、很著名、很受读者和杂文作者欢迎的杂文栏目没了踪影,有的报纸虽说仍保留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杂文栏目,但却是“偶尔露峥嵘”。眼下,全国发杂文的报纸,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三五家,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报纸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9.
千河 《报刊之友》2008,(12):42-43
杂文“不景气”已有年头,个中原委,似雾里看花,难以厘清。而随着如今大多报纸的“时评”栏目已成“满城尽戴黄金甲”之势,就使得本已“夕阳西下”的杂文,更加雪上加霜。在此种氛围下,许多报纸原来很有名、很著名、很受读者和杂文作者欢迎的杂文栏目没了踪影,有的报纸虽说仍保留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杂文栏目,但却是“偶尔露峥嵘”。眼下,全国发杂文的报纸,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三五家,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报纸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人,明末清初伟大学者,思想家和爱国诗人。他参加过抗清斗争,斗争失败后遍游南北。晚年寓居北方,潜心著述,卒于华阴。他学识渊博,在文学、音韵、考古、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  相似文献   

11.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常有一些杂文名家的笔谈见诸报端,拜读再三,获益良多。鄙人亦好杂文,上学时爱读,后年岁渐长,阅历亦增,由爱读杂文、爱谈杂文,到慢慢地动起笔来写杂文了;起初,发表于地、市小报,近年来中央和省级报刊也连连问津,且有幸忝居“省杂文协会常务理事”之列。回顾在杂文创作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足迹,千般感慨,化为一句——“我谢杂文惠赠多!”一谢杂文,教我以坚定的立场。古人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杂文的讴歌光明、鞭鞑腐朽,匡正时弊、移风易俗,比小说更明快,比诗歌更激越,比戏剧更集中……。它象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看准痈疽,用力划去,即  相似文献   

13.
古人“名”“字”的命名注意到了异读字的干扰。我们对《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四万多人名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名”“字”存在异读者不足三百。但命名最重要的依据是义,字音的异读有时为了字义或其他因素而不得顾及,故古人名、字中也存在部分有异读音的字,这给今人读古书、称呼古人或了解古人命名的含义等带来不少困难,也易造成误读或误解。  相似文献   

14.
杨玉辰同志的第二本杂文集即将出版,好事一桩,可喜可贺! 这本文集冠名《胆识论》,甚为贴切。它概括了杂文写作的前提和要义,反映了作者为文的目标和追求,也正是这书名,勾起我心里想说的话。 杂文这种文体,用鲁迅先生的话讲,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起“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杂文作者“应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以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使不是东西者流小不舒服”。换句话说,杂文的本质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是批评的、战斗的、针砭的。这就决定了杂文作家不仅要有文学才情,更必须有胆有识。没有…  相似文献   

15.
我读吴昊     
作为杂文名家,吴吴为众人喜爱,颇具影响力。我和众多的读者一样,也喜爱吴笑的杂文。读他的篇什,我每每想起韩愈关于“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吵(精微),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论断。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吴吴的杂文中,“愁思之声”多有,“劳苦之言”常见,很耐咀嚼。由此我进而想到了吴灵所走过的路,想到了古人关于文章“穷而后工”的话。从文集中得知,吴笑一生多坎坷,历尽艰辛,酸楚备尝。大约正是这坎坷,使得他有如古人所说,“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行……奋发平文章”(韩愈)。他在22年的漫长岁月中戴…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谈杂文写作技巧时,有不少人都谈到杂文的“曲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曲笔”。 “曲笔”这个词,是相对于“直笔”来说的。因而,我们在这里也顺带说一下“直笔”。 直笔一词,原是古人形容写史的一种笔锋的。顾名思义,直笔就是直抒己见,毫不隐晦。既如此,可以想见,对于社会、时局的直笔,也就必然会给笔者带来政治危险。因而,直笔的“直”字,也就寓含着“刚直不阿”,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王建章,郑州晚报杂文编辑.他虽说比我年轻许多,但生活经历有若干部分都和我相仿佛;有军队生活史;当报纸副刊编辑;喜欢并在写作杂文.正由于我对后两者(报刊编辑和杂文作者)有较长时间的体验,对于当编辑和当作者的甘苦至今历历在心.由此,和他自相识而相熟而建立友谊,使绝非偶然了!  相似文献   

18.
石莹 《兰台世界》2007,(5S):62-63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名的哲学家和史学家,也是阳明心学的的总结和革新,与孙奇逢(夏峰)、李颗(二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与顾炎武(亭林)、王夫之(船山)合称为“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在整个封建制度陷入重重危机之中的历史背景下,黄宗羲于1662年(康熙元年)写出光辉作《明夷待访录》。书中对封建专制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充分反映早期市民运动影响下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经济、化主张,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中国民权宣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杂文的结尾     
头难开,尾难收,行文看结穴。古人把文章结尾喻为“豹尾”,要求结实有力。杂文是小品,结尾理应短小精悍,干净利落,掷地作金石声,万万不可拖泥带水。当断不断、画蛇添足或匆匆收场、虎头蛇尾,都是杂文写作的大病。尾收得好,“临去秋波一转”,往往使人爱不释手,读后难以忘怀。杂文的收尾,根据文势的自然发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格式: 一、概括全篇,深化主题。文章头绪较多,内容丰富,作者常常在篇末概括要点,揭示主旨。鲁迅的《拿来主义》,主题在“拿来”,但文中谈到过不少主义,为了帮助读者理出个头绪来,作者在结尾处作  相似文献   

20.
第四个特征:短小精悍鲁迅在《三闲集》的序言中说过:“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杂文一般都很短,人称“千字文”。有些同志一讲到杂文,就叫它“小杂文”。对于这个称呼,有的杂文作者很反感。我认为,讲“小杂文”的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瞧不起。“那位老兄是干什么的?”“那位老兄是写小杂文的。”就有点瞧不起的意思。我们评职称,要讲有什么著作,如你说曾在报刊上发表过若干篇杂文,有人也许会说:“小杂文”算什么,算不得学术文章。这种瞧不起杂文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