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现代女剧作家及其悲剧剧本来看,女性是悲剧性别,现代女性悲剧往往以作为家庭叛逆的女主人公死亡或出走为结局,演绎着由生活而学的悲剧。现代女性戏剧中的“家”,既没有使女性们成为独立意义上的人,也没有让她们摆脱被男性伤害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悲剧最初起源于祭祀酒神奥尼索斯而进行的一些庆典活动,由于其题材大多取自于古希腊神话、英雄传说和希腊史诗,因此其内容大多都会显得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中存在的冲突往往难以调和,难以摆脱的命运最终导致其人物悲惨的结局。本文将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例,通过对比悲剧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悲剧走向,分析古希腊悲剧人物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命运观念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和哲学命题,透视着西方人对神秘莫测的宇宙的质问和探索。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和斗争,被称为命运悲剧。古希腊人认为,命运是一种超越人力,凌驾于神力之上的神秘力量,命运是不可知的,命运是邪恶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人与命运的抗争表现出来的伟大勇气、坚强意志和自主精神构成了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4.
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的审美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悲剧被称为命运悲剧,悲剧与命运的关系成为历代美学家研究古希腊悲剧的一个重要方向.命运观在古希腊悲剧中不是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而是作为审美因素表现出来的.完整性和必然性是古希腊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关注个人的命运及其在历史境遇中的生存,是古希腊悲剧一以贯之的精神.古希腊悲剧以命运幻象表现人类生存之谜,显示了人类对自身生存之谜永远探求的精神以及这种探求行为孤立无援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与古希腊悲剧都包蕴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命运主题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文章认为,中西艺术家共同赋予命运不可思议的力量,具有伤天害理的邪恶性质。但古希腊悲剧在戏剧题材的传奇性、人物抗争的主动性、结局的毁灭性方面,与元杂剧所具有的题材的创造性、人物抗争的被动性、结局的圆满性方面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古希腊的带有浓厚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在小说主人公苔丝身上得到了充分再现;哈代在作品中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观和命运观,并固定成型,成为性格与环境系列作品的主题思想,成为震撼无数读者心灵的主旋律。本文从时空再现,悲剧预示,悲剧主题等方面论述古希腊悲剧观、命运观对小说《苔丝》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哈代悲剧作品中无望的挣扎与悲壮的毁灭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悲剧小说的巅峰之作,主人公苔丝悲惨多舛的命运以及她对命运的英勇抗争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描绘,集中反映了哈代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试析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发生变化。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常见主题。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古老的酒神祭祀,也是古希腊人独有的成就.古希腊悲剧在诞生之际便与命运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人类与命运搏斗、战胜命运的形象写照.古希腊悲剧精神饱含厚重的生命意识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它所探讨的命运主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都会面临的问题,是他们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悲剧在诞生处,就与命运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命运观是古希腊悲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旨在比较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的基础上,旨在论述随着文明进化,悲剧中的命运观不断演化并逐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态;也试图说明在后世文学中,以“神谕”形式为核心的古希腊悲剧艺术观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思想倾向和社会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1.
红楼女性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通过描绘林黛玉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是其悲剧的根源。无论是封建叛逆者,还是封建卫道者,都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的悲剧以最清醒的现实态度 ,把人的生存的悲剧性展示在我们面前 ,古希腊悲剧家们的悲剧意识 ,也启发着我们正确地看待艰难的人生 ,并在这艰难中开拓前进。从生存论角度看 ,古希腊的悲剧家们特别给我们展示了人的生存样态的自觉 ,人不再是盲目的任命运所随意摆弄的玩偶 ,而是更自由的人 ,是对于自己的行动和激情负有更大责任的人。从文化的角度看 ,古希腊的悲剧家们暴露了文化的困境 ,并以悲剧主人公的毁灭揭示了文化陈规的巨大力量 ,反过来它也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基础 ,随着悲剧主人公的毁灭 ,使人们感受到新的文化价值的尊严 ,看到了新的文化的曙光 ,实现了悲剧的否定式超越。从审美角度看 ,悲剧主人公的抗争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显示了人的尊严 ,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而他的毁灭也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迄今为止依然给我们不可企及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哈代塑造的女性人物中最为光彩的一位,她的一生也异常凄惨。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有命运、性格和社会三个方面,在无法抵抗的命运的控制下,在社会恶势力与腐朽的道德观念的共同戕害下,纯洁、善良的苔丝终究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与屈原楚辞所表现出来的悲剧精神,虽因历史文化背景、民族风格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对命运的思索与抗争却又十分接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的人生抉择,是其悲剧的起点和终点。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对比较研究古希腊和楚文化中的悲剧精神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孙丽丽 《文教资料》2008,(23):25-27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所以我国有很多悲剧作品仍然沿用古希腊悲剧风格.<雷雨>没有摆脱希腊命运悲剧的模式,其中的人物被赋予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们每一个人都逃离不了命运,被命运所牵绊.即使他们对待爱情再执着,理想再完美,再想妥协,可是命运没有给他们开启那扇希望的"窗户".  相似文献   

16.
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主题。按古希腊的观念,命运是一种超乎人类精神之上的抽象观念,是无法改变的,不可解释的,难以抗拒的,但悲剧主人公仍旧用自由的意志和坚贞不屈的品质与命运抗争。悲剧性的结局预示了命运之神的强大和无法抗拒,但另一方面却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不屈。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希腊命运悲剧。通过对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分析,探讨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进而理解古希腊人原始朴素的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17.
周繁花 《现代语文》2009,(12):76-77
萧红近十年的创作都不脱一种悲情的色彩,作者以自身的悲剧人生为基底,用女性的话语视角在她的小说中反映了许多乡村女性的悲剧命运。通过对她们长期的卑贱处境和无助状态的展现,深刻揭示了男性为主宰的父权文化体制下的女性在生存、婚恋、生育过程中必然的悲剧属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平安京时期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姿态万千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或貌美绝伦或才色双绝或出身高贵,却都有着一个相似的结局——悲剧.三公主作为源氏的正妻,其悲剧命运又具有典型性,因而本文将从社会根源、家庭背景等方面分析三公主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9.
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塑造了一个系列的悲剧女性群体,她们的悲剧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悲剧。本文将从“姓名”这一最具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上官家女儿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俄狄浦斯王》是其最负有盛名的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悲剧”,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最完美的命运悲剧。它明确了悲剧的精神内涵,即---人与命运抗争的颂扬,从而彰显出作家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引发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