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疑,当前媒体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媒体吸引力、竞争力不断下降。但作为职业新闻人都知道,抓取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如今各大媒体纷纷开设新闻热线等多种渠道面向全社会征集新闻线索,这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更短时间内得知线索提供了方便。可是每天来自于读者、通讯员提供的线索是有限的,并且数量不定、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一条线索被同城多家媒体采用。新闻线索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以为,记者"扫街"找新闻线索是获得独家新闻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一些意识超前的媒体已经把巡街作为社会新闻部  相似文献   

2.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07,(10):40-4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媒体把竞争的焦点纷纷放在了扩大信息含量上。如何在同样的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线索量呢?众多媒体首先想到的就是开通新闻热线,发展新闻线人。新闻热线的开通,为媒体与受众之间搭建了桥梁,使得媒体的线索量明显增加,新闻报道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创作优秀作品是各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的工作,是一项精品工程.它既显现出媒体的形象,又显现出媒体的综合实力.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一些媒体或一些记者,虽然也"非常重视"创优,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优者的新闻敏感性不够,对创优的线索抓不住、选题把握不准,无法创作出优秀作品.创优者所具有的新闻敏感直接影响创优结果!  相似文献   

4.
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高骞 《传媒观察》2005,(5):34-35
当前,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诸多媒体基本上都向社会开通了新闻热线,希望借此来获取广泛的建设性意见与许多新闻报道的线索。热线是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的一个平台,通过热线获取线索而制作出的新闻统称为热线新闻,基于社会的日益开放与都市类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对热线电话提供线索的采用比例也正在并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行业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文字走向短视频,短视频自媒体蔚然成风。新的阶段,具有专业创作团队、优质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的短视频,才能形成竞争力。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研究线索,结合二更视频的实际案例,分析短视频自媒体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立雪  张华 《青年记者》2007,(19):57-5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6月16日在第二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都有责任查清。这说明他把媒体曝光当成追查事故的线索和证据,把媒体当成助手和参谋,当成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2,(7):46
"我们要在媒体和省纪委之间开通反腐倡廉信息‘直通车’,记者朋友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干部违法违纪的线索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等,可以随时将调查的情况提供给省纪委、省监察厅,也可以直接给我,我们会及时批办处理。"2月28日,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出席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反腐倡廉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时说。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电视台、报社都开办了新闻热线专栏,并对提供线索的人给予相应的奖励,这部分人我们称为新闻线人。新闻热线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媒体线索来源,也减轻了记者疲于奔命的负担,它已成为媒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新闻热线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改革进程,认为线索争夺战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基础性内容,而对线索的收集、使用和管理已经和正在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格局、新闻改革的进程、报道内容的改革乃至媒体功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线索决定论的概念,阐述了其基本内涵,论述了其所带来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传统客观性新闻、公共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等新闻理念的变迁为线索,考察了不同新闻理念所支持的媒体功能的变化轨迹,发现媒体功能发生了两次重要转型:一是从客观性新闻所支持的"监察功能"到公共新闻所支持的"民主促进功能"的转型;二是从"民主促进功能"到建设性新闻所支持的社会"建设功能"的转型。文章分析了这两次转型存在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新闻强调赋权和弥合社会分裂的媒体功能更加适应当下的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内容聚合对于其开放平台建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网络人际传播线索消除进路的理论框架以及超人际传播模型,分析社会化媒体中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而探索其社会性的传播线索图景,最终为探析社会化媒体的本体意义寻找出路.本研究发现,内容聚合为社会化媒体开放平台构建奠定了基础;传播线索消除进路的突围与超人际模型的探索推进了社会化媒体的网络人际传播;而内容聚合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彰显着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媒体要面向市场,如何占领市场,吸引众多受众,这是媒体人面临的一个难题。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苏妍 《新闻世界》2020,(5):34-36
媒体融合现已步入"深水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评论报道形式正在发生转变。主流媒体不断拓展在融媒领域的评论阵地,创新评论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手段,不断扩大主流声音的有效覆盖面,以期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融评",赋予了评论更多可能性。本文试以当下现有"融评"产品为线索,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突围之道,并试图为今后新闻评论更好的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是个信息发布的时代,时效、线索、题材等要素的第一手获得成为各家媒体夺取受众目光的焦点,这使得"快餐"式的新闻似乎成为流行的必然。然而,这种"快餐"也让记者队伍中普遍滋生出浮躁情绪,使新闻稿件变得思想没深度,语言无趣,读者不爱看。只有深入新闻现场,依据新闻事实去寻灵感、抓细节、搞策划,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真正打动读者,也最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报料,有图未必即真相 今天网络高度发达,各种论坛、贴吧、微博、博客等成为人们表达诉求的工具,人人皆可发布信息.作为重要的线索来源,没有一家媒体会忽视来自网络的线索.一些记者甚至在网上找新闻,寻找报道线索. 案例: 2010年,南方一家报纸的一则新闻引起多方关注,《新四军老兵勇斗夜间强拆,"缴获"挖掘机拍卖》,讲述的是盐城市滨海县离休干部刘太香家房子被拆,老夫妇俩勇斗拆迁人,"缴获"了一台战利品挖掘机,准备在网上拍卖.  相似文献   

16.
刘大玮 《青年记者》2012,(36):54-55
精品佳作是各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的,它既显现出媒体的形象,又显现出媒体的综合实力。但是,有的媒体或记者,虽然也非常重视精品,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不够,对容易出彩的线索抓不住、选题把握不准,无法写出优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法,在运营手法上各有千秋。记者用社交消息源要签同意书社交媒体的发展壮大,也为美国的传统媒体记者所利用。很多记者在推特或脸书等社交媒体上建立个人品牌,众多的粉丝则成为信息的来源。判断粉丝们提供的线索,记者们要首先考虑是否符合逻辑,既要看粉丝来电的电话区号、地址,判断爆料者是否在事件发生地,又要判断线索真假。  相似文献   

18.
新闻偶遇是人们在并非积极主动寻求信息的状态下所接触到的新闻,这也是人们在算法驱动数字平台上接触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人们享受算法技术带来的便利之际,推荐算法本身也饱受各种诟病,如是否导致人们漠视严肃新闻、公共参与消极等。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如何吸引用户参与严肃新闻?数字平台通过各种算法机制,控制着用户的信息可见性,以及用户接触信息时的各项线索。研究在MAIN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项在线实验,聚焦新闻热度、文章来源、标题风格等平台线索,提出了社交媒体平台线索启发人们新闻参与的研究框架。结果显示,平台提供的启发性线索是否高度契合人们的心理,是激发人们新闻阅读的重要因素;信息有用性感知是促成人们进一步分享偶遇新闻的重要中介变量。文章最后讨论了新闻偶遇的“吸引力隐喻”,并为鼓励人们关注严肃新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缩小数字不平等提出了具体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常采访中不缺乏凶杀、离奇、煽情的故事,也有很多医疗纠纷、市政缺陷等等线索,通过读者热线、报料电话,这些新闻总是经常进入新闻人的视野,也常常出现在报端。这些新闻的确吸引眼球,但这就是"民生新闻"吗?如果是,那么只能称之为庸俗的社会新闻,就算是层出不穷的医疗纠纷、市政缺陷,过多、过细的关注只能使媒体日益陷入鸡零狗碎当中不能自拔。从省委机关报的角色出发,笔者认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由于中国人民的奋勇抗战,战局并未按照军国主义者的预想发展,为了应对预料之外的困局,日本政府只能通过所控制的媒体欺骗民众。随着战局的变化,日本媒体对战争的报道策略不断调整,谋求用虚假的报道维持国内士气,然而虚假的内容往往漏洞百出,为此日本军方专门成立了总辖全国新闻媒体的"报道部",并用该机构公布的"大本营发表"来统一媒体战争报道口径,这是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操控大众媒体的重要标志,以此为线索,为全面认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罪行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