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田金萍 《大众科技》2014,(1):136-138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也可谓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普及,并且进入了深层次的发展时期。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来源广而复杂,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资源的整合和筛选问题、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等问题有待解决。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规定比较少,甚至是空白,图书馆法对该项也不健全,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相应的保障,特提出健全数字图书馆法律法规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品文 《现代情报》2006,26(12):70-71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发展过程与数字图书馆的特征。阐述了数字阅览室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常州图书馆数字阅览室的功能构建和实践,提出了实现电子图书馆、电子音像馆、纸质图书馆的三馆舍一数字阅览室模式,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更具有优越性。同时,还提出当前发展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陈臣 《现代情报》2016,36(8):10
数字图书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既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也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如何将零散分布、孤岛存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成完整的“大数据”,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最终转化为知识和规则,对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十分重要。针对数字图书馆存在数据来源各异、数据存储方式多样、数据形式非结构化等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构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重构与融合策略。该策略有助于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可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加强数字资源、读者、系统服务资源和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融合,并最终提升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鞠英杰  丁轶 《情报科学》2000,18(7):667-668
本文针对目前参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人员比较复杂,对数字的内涵的认识各有偏差的情况,重新分析界定了图书馆内涵,揭示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明确了传统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并存互补 ,它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应采取“社会数字资源馆藏化为主 ,馆藏资源数字化为辅”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方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144-145
本文回顾图书馆建设中共享共建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数字图书馆共享技术做出总结。针对当前复合式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共存的现状、提出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模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筱瑾 《情报杂志》2001,20(7):44-45
分析了数字载体与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性,认为在图书馆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好型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问世,使我们对传统图书馆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这对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将是多种媒介信息的混合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核心的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为适应数字时代的生存与竞争,图书馆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分析电子出版物、馆藏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之间复杂的联系。指出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传纯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之间复杂扩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现状出发,围绕移动数字图书馆如何发展的问题展开论述,为广大读者描述了在新形势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素、意义,重点描述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图书馆基本上以传统营运模式为主,数字化营运模式为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发展成以数字图书馆为主,传统图书馆为辅的局面是非常有可能的。而移动数字设备和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相结合,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涛 《情报杂志》2000,19(5):68-70
从数字图书馆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机制、图书馆的数字网络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电子出版物、馆藏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之间复杂的联系。指出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之间复杂扩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万庐山 《情报杂志》2002,21(12):110-112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并存互补,它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应采取“社会数字资源馆藏化为主,馆藏资源数字化为辅”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问世,使我们对传统图书馆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这对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将是多种媒介信息的混合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核心的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为适应数字时代的生存与竞争,图书馆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理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214-214,188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文献信息检索技术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和特征,及在数字图书馆条件下对文献检索方式、方法和内容上的变革影响,分析了在此条件下图书馆文献服务重点的转移,提出了数字环境下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以求得对当前图书馆数字化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现代通信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图书馆转型为数字图书馆的深刻原因之一。笔者对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以及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当前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图书馆服务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技术,提升馆员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以笔者所在高校读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数字图书馆利用调查分析,得出该高校读者对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满足率、使用方便和线上培训方式较为看重,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读者需求,还要注重培养馆员数字素养,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层次,向着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数字鸿沟及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定义、数字鸿沟产生的根源、4个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并综述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及建立图书馆联盟对策的研究状况,对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馆基本结构模式的主要构件是由数字对象构成。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所遵循的基本的数字图书馆功能分为:文献数据库、主题名系统、索引/系统搜索、用户界面等的实践应用。本文提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在结构模式、数字资源建设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蒋丽 《情报探索》2014,(5):74-76
分析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变化,指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提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标,探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内容、方式和重点,阐明共建共享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