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可谓比喻辞格的"百科全书",文中的各类比喻一应俱全,新颖奇特、幽默风趣、含义深邃。比喻是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它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它以外在的多种类型和结构形式,把内在的作者的体验和情感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围城》的文艺表现力也就是以此更为突出。参考以前《围城》的比喻研究者和修辞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比喻辞格在《围城》中应用的归纳和理解,在这里对其中的比喻类型及语法结构形式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崔丹 《科教文汇》2008,(8):167-167,169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可谓比喻辞格的“百科全书”,文中的各类比喻一应俱全,新颖奇特、幽默风趣、含义深邃。比喻是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它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它以外在的多种类型和结构形式,把内在的作者的体验和情感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围城》的文艺表现力也就是以此更为突出。参考以前《围城》的比喻研究者和修辞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比喻辞格在《围城》中应用的归纳和理解,在这里对其中的比喻类型及语法结构形式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闫冠男 《百科知识》2011,(22):47-48
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男扮女装的场景屡见不鲜,而刘德华也在今年热映的电影《我知女人心》中大胆"反串"了一把。原来,在这部影片中,孙子刚(刘德华饰)是某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邓梅  徐黄丽 《科教文汇》2009,(11):227-227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品之一,其中大量的言语变异突出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译本对《围城》中词汇变异的翻译策略及所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常常以两性关系为题材,以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为主题,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劳伦斯的重要代表作。通过对笔下人物的描写,劳伦斯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强烈渴望。大家一致认为劳伦斯的小说有三个本质特征,即有生命、各部分有内在联系、诚实的。本文将讨论"有生命"和"各部分有内在联系"这两个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完整地了解劳伦斯及其小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罗高兴 《科教文汇》2012,(20):75-75
本文从《宋史》中寻找史料,证明"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一名句作者是晏殊。  相似文献   

7.
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出发,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探讨《围城》英译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指出在翻译研究中,译者应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坚持"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以准确传达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黎峰 《科教文汇》2013,(10):101-102,109
莫言作品中的狗形象不一而足。仅他的中短篇小说中写狗和涉及写狗的作品就有《木匠和狗》、《白狗秋千架》、《怀抱鲜花的女人》、《一匹误入民宅的狼》等。散文《狗的悼文》更是介绍了很多狗在人类活动史上的知识,写得"狗"趣横生。这些狗有的行动诡秘,有的阴险狡诈,有的通情达理,有的凶猛自私,在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描述中显得格外突出,形成了独特的莫言式的狗的世界。上述作品如果离开了狗,不仅很难成名篇,甚至会扼杀作品于摇篮中,其支撑作品成形乃至体现高度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分析莫言作品中的狗性,可以更多更好地来透视其作品中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提起钱钟书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提起的就是《围城》,《围城》素来有近代最有趣和最用心经验的小说之说,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洒脱幽默的文笔,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态,让无数文豪竞折腰.渊博的知识结合讽刺主义,将世间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在本文中赏析了《围城》当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窥探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0.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李传坤 《科教文汇》2013,(23):64-65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根据自己在宫中的供职经历而创作的随笔作品。代表着平安王朝传统审美意识的"をかし(趣味)"和"あはれ(情趣)"等词语在作品中随处所见,并成为该作品重要的关键词。清少纳言根据自己的审美基准将白居易的诗文寓于作品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枕草子》中的所谓"审美意识"与白诗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内在关联,通过这些关联或许可以找到白居易作品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戴志刚 《今日科苑》2009,(22):146-146,148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嘉莉妹妹》,分析主人公嘉莉妹妹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西奥多.德莱塞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戴志刚 《金秋科苑》2009,(22):146-146,148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嘉莉妹妹》,分析主人公嘉莉妹妹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西奥多.德莱塞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杨红英 《科教文汇》2008,(23):250-250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将《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语归为五大类,并且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以及《围城》译者对文化负载词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将《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语归为五大类,并且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以及《围城》译者对文化负载词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焱 《百科知识》2010,(15):39-40
《礼记》中记载着孔子关于人生欲望的论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两件事最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欲望:一个是吃,一个是性。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吃的欲望,只是吃饱不饿就能够满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39-139
话哈佛学者、TED演讲人带你探知"事实"如何"失实"。 《失实: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半可能都将是错的》中,哈佛大学学者阿贝斯曼进一步扩展了《思考,快与慢》和《黑天鹅》中阐述的思维的不可靠性、世界的不确定性等主题;通过对大数据的探究,讲述了"绝对知识"到"虚假知识"的相变。《失实》有助于我们在接受认识不准确、有局限性这一事实的同时,不断发现测算世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艳秋 《金秋科苑》2010,(6):270-270
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 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9.
张艳华 《科教文汇》2010,(28):46-46,53
本文旨在结合三位不同时期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即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双丝袜》、夏洛蒂·吉尔曼的《黄墙纸》和阿德里·安富的诗歌《潜入残骸》,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性创作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理论支撑为伊莱恩提出的女性意识发展三阶段(Feminine,Feminist and Female),即女性从屈从于传统男权中心价值观念,到女权意识增强,再到女人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传统的阳具中心主义男权统治下,女性是作为男性纯粹他者地位存在的,或者说"女性是一切无"。女性气质只是为了男性需要而作出的面具伪装。本文先对三个文本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它们共同表现的女性身份客体性证明拉康"女性并不存在"的合理,再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三部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发展。横、纵向分析指明了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三个阶段后女性身份定位超越并出现新局面的可能,因为"女性并不存在"这个表达本身就预示了女性获得真实存在的自由,"无"孕育着"有"。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在中国有多重要,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两会"中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能看出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三农",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农业部今年主要工作是"两个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