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法,对龙舟运动文化内涵以及在休闲时代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即重视龙舟运动的"民俗性";加强传统龙舟运动的发展;提高民众自主参与的意识;加强龙舟运动休闲、娱乐、健身的价值;对龙舟运动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到当今龙舟运动的社会背景及需求,以及我国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程的现状,找出我国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程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及其对策,为龙舟文化在我国的继续传承和龙舟运动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健身项目,是龙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我国高等院校里开展龙舟运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经费投入问题,缺乏场地设施,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龙舟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高校应从课程建设、科研研究、训练竞赛和学生社团四个方面加强龙舟运动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华夏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铜仁学院是铜仁的高等院校之一,但是却从未参加过铜仁端午节龙舟运动的比赛,龙舟运动没有更好的在铜仁学院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就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节龙舟运动的意义、铜仁学院男子龙舟队的现状以及铜仁学院组建龙舟队的有利条件进行研究,得出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龙舟可行的结论,希望可以为铜仁学院组队参加铜仁端午龙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栋  章淑敏 《考试周刊》2014,(74):21-2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龙舟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社会文化学及内涵、龙舟文化的传承与转型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得出龙舟运动存在基础理论不成熟、应用性研究不够、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厦门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背景、优势和困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厦门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拥有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经费不足、专业训练水域匮乏、高水平教练缺乏、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困境.建议,各高校通过建立校地、校企共建多元发展模式,筹集更多资金;建立高校龙舟协会,塑造高校龙舟运动品牌;扩大宣传力度,营造校园龙舟文化;建立完善的训练激励机制,解决学训矛盾.  相似文献   

7.
选取44位集美工业学校训练队龙舟运动课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自主开发的智能龙舟训练系统进行辅助教学,来判断其对提高学生龙舟运动水平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8.
龙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悠久的娱乐活动,深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龙舟文化不仅在全国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冲出了国门。但大部分人却忽略了它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本文通过对龙舟文化的研究,体现其内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沅陵是中国传统龙舟运动的发源地,以其历史的悠久性、民俗性、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沅陵传统龙舟运动的起源进行了探析,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沅陵传统龙舟运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王航东、张殿亮撰文《对龙舟文化起源与功能的新思考》指出,龙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龙舟运动主要分布于汉族、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等地区。在现有可查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龙舟的是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  相似文献   

11.
沈嘉奇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58-59,122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整理了与龙舟运动体能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经验的角度对龙舟运动的技术进行探讨,而对龙舟运动体能的研究还比较分散,缺少系统性。根据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美龙舟产业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竞赛产业等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形态.针对当前集美龙舟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强化统筹以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区域特色化建设以激活龙舟特色旅游、引进知名品牌赛事以增添赛事产业活力、深化龙舟文化钻研工作以创新文化服务产品,以便推动集美龙舟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其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借龙舟文化树立水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水城旅游的内涵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一龙、张子沙撰文《龙文化与龙舟竞渡发展研究》指出,龙文化对龙舟竞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5种解说:一、图腾崇拜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在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龙舟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载:"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晋代郭璞注:"沼,池。龙下有舟字。舟皆以龙、鸟为形制。"屈原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龙舟,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相似文献   

15.
张彩 《考试周刊》2014,(10):108-109
本文从苏州地区高校龙舟竞赛发展现状研究入手,从龙舟运动发展角度分析制约苏州高校推广龙舟运动和赛事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科学龙舟运动和赛事管理体制、制定龙舟赛事产业扶持政策、结合社会资源与现代传播媒体的联动、精心打造运动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其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借龙舟文化树立水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水城旅游的内涵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宜春学院龙舟队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开展范围小、龙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够重视、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同时对影龙舟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式提出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加快龙舟队产业化发展,加强科研力量等建议,旨在推动宜春学院龙舟队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对龙舟运动的认知情况,结合宜春学院龙舟运动场地、师资和龙舟队的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体育学院开设龙舟选修课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对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开设龙舟选修课程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岳阳龙舟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岳阳龙舟文化内涵的创新、龙舟文化品牌的打造、龙舟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龙舟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龙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访问法,从武汉市开展龙舟体育旅游的现状分析,对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意义进行研究和梳理,对龙舟运动这一体育产业开发提出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