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教育中 ,师生关系十分重要。第一 ,教育和教学都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和信息沟通来实现的 ,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这个沟通的实现。第二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背景 ,它限定了教师的知觉、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第三 ,师生关系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 ,要进行教育改革 ,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是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罗杰斯说的 :“一旦教师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建立起来 ,学生就能离开僵化走向灵活 ,离开依赖走向自主 ,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 ,离开被束缚走向创…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理智和强烈自主意识的人,对待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3.
何谓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学识、品格、教学能力等 ,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它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在师生关系上反馈的结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 ,每个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情感、能力、责任等各有其特点 ,因而对学生教育指导的态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当教师态度一旦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就会以相应的反映态度来对待教师 ;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反映态度表现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 ,逐渐影响 ,加深着师生之间的认识、情感和联系 ,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也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彭波 《江西教育》2006,(11):23-24
一、师生关系问题的历史渊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自从有了教育这种现象,有了专司教的教师和专司学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某种关系便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稳定下来。往往,师生关系是由一定的教育思想所主宰的,同时,它又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从极端而言,师生关系有两极,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下面我们将从这关系的两极来考察师生关系的历史。中国古代,由于教学方法多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往往起到的是点拨、指导作用,因而师生关系的重点相对侧重…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状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寻常的影响,关系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师生关系所凝结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  相似文献   

7.
彭波 《江西教育》2006,(6):23-24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自从有了教育这种现象,有了专司教的教师和专司学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某种关系便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稳定下来。往往,师生关系是由一定的教育思想所主宰的,同时,它又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蒋晟兰 《家教世界》2013,(12):258-259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而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态度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指热情、积极、自信、坚强和合作精神等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情感态度。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从而喜欢教师的教学,全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形势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学生观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新课程倡导要建立积极的、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建立热爱学生,了解、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可以用"尊师爱生"四个字来概括。即:教师敬业、乐教、热爱学生;学生好学、尊敬老师。孔子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开创者,其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有教无类的平等精神使其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也成了师生关系的典范。而荀子则指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把师生关系上升到父子关系的高度,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