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中商务印书馆的营业额出现高峰式增长。本文置商务印书馆于新文化运动,检视随图书市场兴起以及读者群对新知识需求的产生,作为文化产品制造者的商务印书馆如何发现这一潜在市场机遇,并借助新文化运动找到文化事业运作和企业商务运作的契合点,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挑选作品迎合、型塑市场最终受惠于文化市场,促成了新文化运动中商业化与新文化的共生互用。  相似文献   

2.
激动文化潮流──新文化运动中商务印书馆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动文化潮流新文化运动中商务印书馆的改革李辉本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国人对东西文化经历了从器物、制度的差异到整个文化不同的认识过程。陈独秀率先提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  相似文献   

3.
李辉 《编辑学刊》2006,(5):61-64
从1913年4月发表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到1936年6月出版《药用植物》一书,鲁迅与商务印书馆交往23年.在此期间,他以书信、杂文等形式对商务印书馆作过许多零星的评论,这些评论有的涉及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有的臧否商务印书馆的具体人员.从这些评论中隐约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即商务印书馆更多时候是他批评的对象.对于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对鲁迅的这些评论作些简单的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媒链接     
商务印书馆(南宁)有限责任公司揭牌商务印书馆和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商务印书馆控股的商务印书馆(南宁)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22日在南宁揭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商务印书馆在京外设立的第一家具  相似文献   

5.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12日,北京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在上海外文图书公司联合举办“我们从这里开始”图书展示会。汪道涵同志为书展剪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领导和在沪的商务印书馆的部分作者以  相似文献   

7.
正推荐理由《新华字典》伴随我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所有生字的读和写全部查找新华字典,《新华字典》理所当然成为我心目中第一个知识的权威!后来知晓它的出版单位是商务印书馆,从此见到这几个字也便心生敬意。因为这层敬意,读书的兴趣也有意无意向着商务印书馆靠拢。先后仔细读过《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等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商务分馆成立于1948年1月,当时的商务总馆位于上海,在全国拥有近30家的分馆,分馆依规模的大小分成三个等级,台湾分馆属于三级,分销只是销售单位,出版工作一直是由总销负责,后来台湾的商务分馆变更注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独立运作出版事业。目前大陆地区以外的四个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新加坡商务印书馆、马来西亚商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史《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周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苏州社会》,吴琛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申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评弹1949: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张盛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伴评弹而行》,周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相似文献   

10.
曹宁 《出版与印刷》2020,(4):99-104
颜惠庆是中国近代功勋卓著的外交巨擘,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文章关注颜惠庆自1899年与商务印书馆结缘后在各个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作为近代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是商务印书馆早期的“编译者”之一;弃文从政后,他一直扮演着商务印书馆的“代理人”角色;此外,他还在商务印书馆与政府之间充当了“联络人”的角色,是商务印书馆在政界的重要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1.
商务印书馆: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历史是从商务印书馆开始的。1897年2月,夏瑞芳、高凤池及鲍咸恩、鲍成昌兄弟等人筹资3750元购买了部分印刷机器,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印刷厂,取名为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2.
叶新 《出版史料》2008,(1):113-113
了解商务印书馆历史的人都知道,胡适与商务印书馆有一段不小的因缘。五四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曾想让胡适来当编译所长,胡适来馆考察过,最后推荐王云五代之。晚年的胡适曾对商务印书馆作过很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编著,新星出版社)曾记载1961年2月胡适与秘书胡颂平的一段谈话,谈及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影印古籍的贡献,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韩阳 《出版参考》2010,(9):22-22
4月24日,商务印书馆(成都)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书博会现场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涛,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次敏共同为公司揭牌。商务印书馆(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由商务印书馆与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是商务印书馆继去年设立南宁分公司后成立的又一家京外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分支机构。新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成都)有限责任公司以图书选题策划、版权贸易和图书发行为主营业务,兼举办各类教育培训业务。  相似文献   

14.
丁伟 《东南传播》2016,(4):116-125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出版文化史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较高的个案学术研究价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通过长达31年的办学生涯,不仅为商务印书馆成功开辟了一条书刊促销活动的新途径,而且还开拓出了一种出版"隐形"教科书的新业务,这种发行数量巨大的"隐形"教科书为商务印书馆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使商务印书馆获利颇丰,有力促进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事业的发展。探讨商务函授学校英文科如何推动近代商务出版事业的发展这一历史事件对当今出版机构从事多元化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永 《出版与印刷》2018,(1):12-17, 18
商务印书馆创立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文章梳理了商务印书馆自1978年以来4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在重点出版领域,如译介国外学术文化成果,辞书、语言学著作和语言学期刊等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开拓科技类、经管类、教育类图书以及开发图书、期刊在线功能等创新和探索。对于商务印书馆所取得的成就,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在于商务印书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对于精品力作的不懈追求,以及一代代商务人传承下来的理想、人格和操守。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视野中审视编辑与出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最能体现我国现代编辑和出版业的精神。张元济抱着“扶助教育为己任,故向书林努力来”的理想来经营商务印书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是我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开端。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主张比如白话文化和现代教育都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式教科书得以实行,1949年以前进过学校的人几乎都读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商务印书馆还荟萃了当时中国顶尖的知识精英,他们整理古籍,翻译西方著作,参与塑造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我们很难估量他们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其影响一…  相似文献   

17.
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的开端。作为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知名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馆史的研究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史的研究更成为出版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综观近20年来的商务印书馆史研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特点: 一、系统整理并出版馆史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馆史受到了重视,商务印书馆开始对历年的馆史资料进行整理,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书目是了解一个出版社的最基本资料,能反映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和对社会的贡献。1981年,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了该…  相似文献   

18.
梁上启 《出版科学》2012,20(3):111-112
正《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出版学建设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王学哲、总编辑方鹏程著述。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其发展与国家同命运、共沉浮,成为今天五馆并立的世界知名大型出版事业体。在当前出版体制改革形势下,《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带给我们很多新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听说方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老职工,您是什么时候进商务工作的? 我于1943年4月10日进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100周年。4月,《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由该馆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