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三次分配的特点、价值及伦理缺陷,可以得知:在和谐社会中,完整的分配过程要经历初次分配(经济领域)、再分配(政治领域)、第三次分配(社会领域)三个彼此区别、相互关联的阶段.其中,初次分配是分配过程的起点;政府再分配是对初次分配的矫正;作为“善”的第三次分配是对前两类分配必要的补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分配正义正是在初次分配讲究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三次分配促进谐和的持续过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认识是初次分配有效率,再次分配有公平。从实际意义上看,两次分配均存在公平和效率。微观上,初次分配社会成本低,再次分配社会成本高;宏观上,初次分配社会成本氤再次分配社会成本低。初次分配决定社会总供给,再次分配决定总需求。两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是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磁盘分配策略中的连续分配策略和索引分配策略,对两种磁盘分配策略的分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并通过对比总结了两种外存分配方式对磁盘存储效率的影响。结合两种外存分配策略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以上两种分配策略的混合分配策略,并对该分配策略的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按要素贡献公平分配理论的探索过程与不足,讨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实现按要素贡献公平分配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公平含义、分配是否必须出清、公司自身能否成为分配主体以及剩余归属。本文结论如下:(1)按要素贡献公平分配中的公平应理解为相对公平,其含义是没有要素所有者感觉到分配过程存在明显不公平。(2)公司自身能够且应该成为分配主体。(3)分配未必出清,只有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时,真正的出清才会出现。(4)剩余不应为股东独占,应赋予股东之外的其他要素所有者参与剩余分配的权利和转让该分配权利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三次分配视角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本文以三次分配为视角,寻找在各个分配领域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初次分配领域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再分配领域财政税收政策调节作用的乏力、失灵以及第三次分配制度的缺失。针对收入差距拉大提出在三次分配领域中分别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经济学教科书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没有作为一个知识点专门讲述,但是在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里,既说到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更说到再分配要更注重社会公平,并明确指出,再分配主要是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补充国民收入分配的知识很有必要,让学生理解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对于老师来说,更全面掌握国民收入分配的知识是必要的,如第三次分配、最终分配。如果有学生问到,则可以做出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7.
应当以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关系为依据,以生产的组织形式为基础,划分多种分配方式及其结合形式;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结构可以反映分配的社会性质;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共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分配原则,二者的结合是分配一般与分配特殊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劳动力、技术、资本、信息和管理等诸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采有效措施推进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9.
公有资本分配受公有生产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了双重分配模式,即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公有资本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迂回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指各联盟成员的个体分配以及成员间分配均处于对称状态。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各成员的分配结果,故能作为测度分配是否公平的尺度。对于联盟中出现的各种分配失衡现象,成员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态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少说法认为我国当今分配方式只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实际上还存在着按需分配、按权力分配、按暴力分配、按欺诈分配、抽签分配等分配方式。在这当中,按劳分配因其自身实现条件的困难,不足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按暴力分配、按欺诈分配是任何文明社会所不容许的;按权力分配为民主社会所不容许;抽签分配可以在有些时候解决公平争议;按需分配体现着社会主义优越性,应该随着社会管理水平和全民素养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实行比例。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非常重要。当一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时,政府必须通过再分配手段加以调节。然而,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来看,单纯的和深度的政府再分配有其弊端,必须辅之以自愿再分配。自愿再分配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再分配和自愿再分配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但是关于第三次分配的研究着重强调了公益性分配的重要意义,忽视了互益性分配的价值。公益性分配立足于更高的道德维度,对社会价值有引领示范作用,但盲目追求纯粹公益只会限制第三次分配的规模;而承认互益性分配的重要性,有助于扩大第三次分配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群体共享发展成果。从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看,互益性分配有助于扩大参与主体、夯实文化基础、廓清思想障碍。从第三次分配本身的制度化建设来看,互益性分配和公益性分配形成耦合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后者为前者的深化构建了平台,两者共同从规范化、持续化、通约化层面推动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化。实践中,可从加强党建引领、打造熟人社区、加大政策支持、弘扬利他文化等方向打通路径,更好地发挥互益性分配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利益分配书.经济法不仅具有分配功能,也具有再分配功能.经济法在初次分配中,对市场分配和市场自由作出了某些限制,发挥了法律应有的指导作用和预防作用.在再分配过程中,经济法发挥了调节经济的作用,协调了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的平衡.经济法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起着其他法律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牟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新型分配方式的出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这一分配方式体现了效率的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但为使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在贯彻这一混合分配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教育扩展、教育分配的平等化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我们称之为教育平等论。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教育扩展、教育分配的平等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没有显著的作用或者具有反向的作用,我们称之为教育非平等论。至于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的函数关系,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二者是线形关系,而部分研究认为二者是一种类似于库兹涅茨假设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其利润分配将由传统的分配方式转变为股利分配,而施工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所涉及到的因素又有别于其他行业.从股利分配决策的角度,系统阐述施工企业的股利分配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应考虑的重点因素及决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对再分配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初次分配制度的构建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构建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2.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制度;3.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4.确保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的合适比例。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分配”观。这一分配理论的鲜明特点是:将分配问题看作所有制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分配理论包含了国家如何分配宏观经济资源的问题;不仅对分配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而且对贯彻分配原则的制度保障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刘少奇提出,分配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分配问题关系重大;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解决好劳动用工制度,保障按劳分配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们在运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感觉公式多、难度大,在填制“一次交互分配表”时存在思路不清、条理紊乱的情形。对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不能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的讲授,部分教师存在着长篇大论、填鸭式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力图用简明案例解析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原理,力求化解学习中的难题,以期有关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