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颅骨传声     
人的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很强,但当你第一次从录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却不太相信是自己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大家知道, 人听到的外界声音,是由耳朵感受的,外界空气的振动通过耳膜将声音信息传给听觉神经,再经过大脑加工形成听觉。但自己讲话的声音,不是靠  相似文献   

2.
人的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很强,但当你第一次从录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却不太相信是自己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大家知道,人听到的外界声音,是由耳朵感受的,外界空气的振动通过耳膜将声音信息传给听觉神经,再经过  相似文献   

3.
1.人说话是靠_的振动来发声的,人平时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到人耳里的.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助听器利用了的原理,使部分因传导障碍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4.据说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谱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5.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中有很多喜欢唱歌的人,其中有一些人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去,往往喜欢戴着耳机唱歌。然而,那些平时唱歌不跑掉的人,戴上耳机唱歌却变得爱跑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跑调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耳朵听到外界的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通过外耳、中耳、内耳传到听神经,接着再传到听觉中枢。  相似文献   

5.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早教在线     
跟胎宝宝说话 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虽然宝宝的耳朵里面充满了羊水,但他已经有了听觉能力,能够听见妈妈的心跳、血液流动的声音、呼吸时胸部起伏的声音,甚至是外界的声音。所以这个时候跟胎宝宝说话,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小兔子长着一对漂亮的大耳朵,它的作用可大啦。兔子灵敏的听觉可以使它听到许多非常小的声音,这样可以及时地躲避敌害的攻击,更好地保护自己。另外,兔子的耳朵还可以帮助身体散热,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呢。兔子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小歌  相似文献   

8.
兔子常把耳朵竖起来,好像两个接收器——当声音从远处传来时,兔子的耳朵会挡住声波,使它折向耳孔。兔子靠它的大耳朵可以提高听觉。当听到敌人的声音传来时,它的两只长耳朵会紧贴在背上。天热时,它把耳朵竖起来,可以散热。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册科学教科书分为"对环境的察觉"、"运动和力"、"代代相传的生命"、"不断运动的地球"五章内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对环境的察觉"一章的第二节,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声音是如何发生和传播之后,才能理解人的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产生听觉的,本节课为学生继续学习<耳和听觉>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0.
正1从前有一个叫作"听草长"的印第安人,他可以将耳朵贴在地上,听到草生长的声音。他听到的不是沙沙声,不是咝咝声,而是完全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有人在轻轻挠自己的耳朵。每次只要听到这种挠痒的声音,"听草长"就会笑着站起来,对他的同伴说:"小草在生长呢!"对善于观察的人来说,最渺小的事物往往就是最重大的事物。可以肯定的是,"听草长"的耳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耳朵一直是直接接受外界声音的媒介。可如今,耳朵却变得会“挑食”了。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这是耳朵变化的一个方面,已成了耳朵的通病。有哪个人会喜欢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呼来喝去或厉声厉气的?特别是一些干部同志,他们的耳朵更是专门挑软挑滑溜的吃。如此挑食,日久天长养娇了耳朵,于是非软不吃。这就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某局,不少人围着局长,局长长、局长短地叫个不停,一边点头哈腰,一边递烟送酒,而局长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不知何时耳朵变得“吃麻不吃辣”了。针对耳朵的这种变化,应运而生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夏天苍蝇、蚊子飞过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为什么蝴蝶飞舞时却没有声响呢? ——长沙市枫树山小学六年级 杨波 大博士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耳朵觉察到的空气的振动,但是我们的耳朵并不能听到空气的一切振动。实验证明:只有在每秒钟振动20~20000次时,人的耳朵才能听到声  相似文献   

13.
杜亦林 《时代教育》2010,(5):114-1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更是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就是要时歌唱者的声音进行训练,标准就是凭借听觉判断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音乐的耳朵",是教师凭借听觉协助学生凭借听觉在歌唱发声训练中不断"铸造"自己这种"特殊乐器"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听觉去感知。在感知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听见了和听懂了是大不一样的。只要耳朵不聋,人人都可以听得见音乐的声音,但是要听得懂音乐,就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唱歌,弹奏乐器,还要让耳朵学会听音乐,会感知音乐。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不会听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听不懂,感受不了。为了教孩子们学会听懂音乐,能够感知音乐,使音乐在孩子耳朵里成为美的、有意义的东西,就要培养学会听音乐的耳朵。任何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唱歌虽然是用嗓子唱,但是用耳朵去辨别,校正声音的准确与声音的动听。演奏乐器虽然用手、用口,但也离不开耳朵的检验、校正作用。所以说,在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听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们接受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活动的"窗口"。婴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音乐的耳朵的重要时期,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儿童音乐感受力最主要的途径。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2.声音的传播间)听到声音的条件: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达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产生听觉.(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中的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温度时,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臼)回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直接传人人的耳朵的叫原声,遇到障…  相似文献   

16.
李文 《考试》2007,(Z1)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不知你注意没有,从动物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物理知识呢!一、声学知识1、蛇没有耳朵,为什么也能听到声音?解:蛇的头中有一块骨头,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使声音经大地传播给头中的骨头,再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说明固体能传声。  相似文献   

17.
地球保卫战     
格格是一个小男孩。据说,他出生时,医生在他的耳朵里发现了一个类似助听器的小玩意,它可以帮助格格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格格因为具有奇异的听觉,被人们称为“顺风耳”。  相似文献   

18.
自习课上,洛霖总是听到耳边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很奇怪,他竖起耳朵仔细听,那声音就消失了。他埋下头去那声音又会响起,好几次,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幻听。洛霖的外公年纪大了,总说他的耳朵里开着一列火车。洛霖曾经闭着眼睛想象着耳朵里开过一列火车的情景。那种轰轰隆隆的感觉的确是很震撼又让人难受的。可,他的耳朵里怎么就落了一只老鼠呢?几次三番,洛霖终于弄清了声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不知你注意没有,从动物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物理知识呢!一、声学知识1.蛇没有耳朵,为什么也能听到声音?解:蛇的头中有一块骨头,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使声音经大地传播给头中的骨头,再传给听觉  相似文献   

20.
人离不开耳朵,否则,外部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只是万马齐喑,并且人类将为听不到来自自然和环境的声音而付出高昂的代价。那么,耳朵和听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