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物理题目涉及知识点多.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有的题目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隐含等原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受表面假象的迷惑,得不到正确结果,此类题常常被称之为难题.在这些题目当中往往又潜伏着一些关键的词语,如:"缓慢"、"即将"、"至少"、"恰能"、"最大"等等,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分析其所提供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有的题目往往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被隐含等原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受表面假象的迷惑,仍得不到正确结果,此题常常被称之为难题,而在这些题目当中往往又潜伏着一些关键的词语,如:“缓慢”、“即将”、“至少”、“恰能”、“最大”等等,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分析其所提供的信息,顺滕摸瓜,就能迎刃而解.这些词语就被称之为“题眼”.下面就几个常见例子,说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寻找突破口.一、“题眼”对解题思路的突破学生常常会…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而命题作文似乎更呈现出强势,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基本做法如下:1.适当扩展题目。有的题目就是一个词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词语进行扩展,将题目的内涵具体化,以便锁定自己的写作范围,比如以"隐"为题,我们将"隐"扩展为"隐士"、"隐居"、"隐藏"、"隐伏"、"隐秘"、"隐痛"。我们再对这些词语进行思考,便会出现以下立意:隐,是急流勇退;隐,是淡泊名  相似文献   

4.
仇定荣 《学语文》2002,(6):31-32
在阅读训练和练习测试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题型:判断文中某一词语能否用另一词语替换,且须分析其原因。面对这种题目,同学们由于未能摸准“气门”,缺乏解题技巧,结果误入陷阱,不能自拔。其实,这种题目并非难解,只要找到窍门,明确解题思路,就会马到成功。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科说明》对词语的运用提出明确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考察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体现此项要求的题目多集中考查同义词的辨析、词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及关联词语的选用等,题型多采用选择题.为此我们在进行此项内容复习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常常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或艺术特色。一般说来有下列几种情况:一、题目能体现作品的线索;二、题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三、题目能暗示作品的重点段落。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现就这一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直被人们誉为文章的“灵魂”、“窗口”。我们在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学习课文时,要做到“五想”。想题目意思。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题目讲的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舍身”和“暗堡”两个词语,通过想想、查查去解题,意思是讲:董存瑞英勇地炸毁了敌人的暗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二想命题方法。如:《“兄弟便是朱德”》一文,题目上为什么加双引号呢?让学生读读找找,可知这是朱德军长在群众欢迎会上讲的话,课文是以主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文阅读两步走:一读文,二作答。一、读文之道解读文章有道有法,遵乎道,合乎法,一切皆呈现。1.关注题目,设疑质疑题目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空间,是我们把握文章的切入口,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内容和文章主题。根据语法关系,题目可以分成词语类、短语类、句子类。类型不同,思考的重点也就不同。词语类,关注该词语。如名词"玉米":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荔枝色彩绚丽如丹,鲜果似锦;而介绍荔枝的这篇文章融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于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一幅绚烂多彩的锦缎.这两幅锦缎在文章题目上就得到体现.从题目人手分析文题之妙给学生以享受和启发,是本教学设计的目的. 题目提示文序 师:题好文一半.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标题与课文说明顺序有什么关系. 生:课文说明顺序与题目是相反的. 师:课文为什么不按题目的顺序进行介绍呢? 生:因为"荔枝丹"是这一句的重心,是主;"南州六月"是限制语,是次.由主到次进行介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经》中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眼睛之于人美的非凡意义。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抓住文章题目这明眸善睐第一瞥,将"文眼"转为"教眼",窥视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让阅读教学更加眉目传情,顾盼生姿。一、抓重点词语,直奔文章关键,理解课文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例如,讲授《可爱的草塘》一课,我先问学生:题目中哪个词语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物理题目涉及知识点多,已知条件又是比较隐含的题目,而且综合性比较强,使很多学生无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上去不复杂,学生常常受表面现象所迷惑,有的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十分隐秘,学生读不懂.实际上,物理题目中常常有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题眼",比如,"即将"、"至少"、"最大"等,如能抓住这些"题眼",并能根据这些关键词分析题目给出的信息,就会  相似文献   

12.
宋静 《快乐阅读》2012,(28):104
当了九年的英语教师,面对英语教学工作,我深感如何把"授人以鱼"上升为"授之以渔"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就是说如何把学习当中的"记忆、理解"层次上升为"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层次。以前,我们国家普遍采用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考试题目类型多是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层次的考查,即:翻译、句型转换等题型。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考试题目类型也随之成了侧重对学生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考查,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做此类题型就成了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做"完形填空"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有关概率的题目通常都比较难以捉摸,在解题过程中没有特别多的规律,在得出结果后也很难自我检查。因此需要掌握相应的概率解题方法,从不同的题目中总结规律和方法,还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一、审清题目,学会辨析读懂题目,认真审题是解答概率题的第一步,同学们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有放回""无放回""至少""恰好"等词语,如果解题时没有格外注意这些词汇,那么解答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对比"有序""无序"的问题有这样一道题目:10件商品中有3件为次品,要求从  相似文献   

14.
【题目阐述】"迎接"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就词义理解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站在初三这个人生的岔路口,每位学生大约都要以"迎接"的姿态去面对未来。由此,这个命题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悄悄地提醒"着学生  相似文献   

15.
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武汉市十三中巴文兰近几年,在会考、高考中频频出现一种题型———词语的语法结构题。很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解题技巧,在解答这种题目时只好胡乱猜测。因此,学生有必要对有关这种题型的基础知识和解答方法加以复习。下面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中高段语文课本基础训练中,有的题目粗看起来很简单,学生也往往简单从事,“照样画葫芦”,练习作了,却无提高。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1的第二题;抄写下面词语抄写俯视微弱包含神圣描绘躺卧柔和松弛彼此楼堂馆所春夏秋冬衣帽鞋袜学生见这类题,便依次抄写一遍了事,收获何在?我曾听学生嘀咕道:“又是照抄词语!”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动脑筋的题,根本没有作的必要。其  相似文献   

17.
这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多启示: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等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是能够给老师—个惊喜的。一节课上,我在九年级八班组织学生对《光的反射》进行复习。由于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在前一节课就完成了,这一节课主要是对习题的处理。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些题目分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完成,但是现在班上的学生不多,并且处于复习阶段,我就采用了与以前不同的方法。每一道题目通过"招标"的方式,让个别学生先上黑板板书解题思路或者解题  相似文献   

18.
<正>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在解数学应用题时,常因对应用题文字叙述的理解偏差,不能给出正确解答。笔者对此类情况作了归纳,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具体如下:一、对个别词语混淆理解具体情况题目中出现"加工"等词语时,个别学生就会以为题目要用加法计算,询问其理由时,学生会很自信的指着"加工"中的"加"说,看这不是"+"吗?这也许跟学生用手语逐字读题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每个字词的手语如何表述,却无法用心体会题目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考场审题】本期作文大考场的题目是"记忆犹新的……"。它既可以直接作为习作的题目,这是命题作文;也可以将其中的省略号替换成词语,这就是半命题作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要学会解读"记忆犹新"这个"题眼"。我们不妨将其拆分为"记忆"与"犹新"两个词语来理解:"记忆"需要我们选择一件"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犹新"说明这件事情"难以忘记,就在眼前"。紧扣住这两点,你的作文才不会"偏题"甚至"走题"。本期点评嘉宾:江苏省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南化四小副校长杨树亚老师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高速度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以往我们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收效并不大,存在着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是作前指导。指导详细,面面俱到,把文章的主题、选材、段落、词语等一股脑儿告诉学生,结果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千篇一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独立创造,独立思维的能力,离开了老师,更换了题目,就手足无措,寸步难行;指导简单,学生说,没有什么写,不会开头,……因此,学生见到作文,就抓头摸耳,往往一节课完了,文章还没有开始写。一是作后的批改评讲。老师花了很多工夫,逐字逐句的批改,结果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一下分数,有的连错别字也不订正,至于老师在文章的什么■方作了批改,为什么要这样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