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建议与呼吁     
关于夏时制的起讫时间,国务院办公厅现规定为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起,至9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2时止。并申明今后不再年年发此公告。为此,我们建议,通知各地有关出版印刷单位,把这一起讫时间印在每年的日历月历和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干支表,“干”为天,为一甲、为一十;“支”为地、为子、为十二。由干支表“日历”,向月历、年历拓展,一以天干为序,历六甲、六乙……记月记年;二以地支为序,十二地支应对十二月份,又一地支代表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六十年一“花甲”。后者更合律方便,故廷用至今,成永恒的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3.
1994年“美国书商协会年会及贸易展览”(简称“全美书展”)于5月28日至31日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举行。今年该展共有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1600家厂商参展,使用面积近3万平方米,展出各类书籍、杂志、月历、海报及贺卡等印刷品、电子书籍、光盘、多媒体产品、有声书籍、图书管理系统及经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0,(1):57-57
1.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2.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相似文献   

5.
以前的日历本是同一颜色印刷的,后来出现了“三色”日历,即星期六是绿色,星期天和节假日是红色,其它为黑色。那么星期六为何要印成翠绿颜色呢?原来,早在一九五二年,上海生生美术印刷厂负责生产技术的沈文元看到大量印刷后的油墨白白浪费掉,觉得非常可惜,打算把剩余油墨用于日历本  相似文献   

6.
黎时 《航空档案》2005,(1):93-96
从2005年1月起,《航空档案》增开档案性栏目——《航空月历》,每月一次把历史上100、90……10年前当月发生的重大航空事件辑录在一起,使读者对过去百年里航空进展的步伐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1988年年画市场,读者购买踊跃,许多地方月历、台历不到元旦就脱销了,历画、沙发画、贺年片,销势很旺。从1983年以来,年画市场连续5年供不应求,这是整个图书市场中少有的情况.多年的供不应求,推动了年画出版的迅速发展,1983年全国只有20多家出版社出版年画,出版品种总共约1000种,到1987年上百  相似文献   

8.
日历不仅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时间物”,而且也是一种“记忆之所”。本文由“日历乃记忆之所”的视角出发,以英文维基百科网站上的“维基日历”记忆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系列实证数据,针对维基日历文章和精选纪念文章两大内容板块,系统检视了过去廿余载维基日历作为“全球记忆之所”在“记忆框架”“时间标出性”和“同时性”等方面的复杂面貌。本文最后讨论了数字化的维基日历与历史日历和国家日历相比在“标出性”“同时性”“记忆共同体”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低碳     
《大观周刊》2010,(39):19-19
1 可DIY的创意日历 没错.它是日历.米自俄罗斯设计师Saccadc的创意。这一张纸上印着2011年整整一年的日期,周六日则用灰色标识出来,周边和中间大大的空白是用作备忘录的,超级节约用纸。一年的时间,一年的备忘录,值得各位将之压在箱子底下好好收藏,更妙的是这个创意可以自己DIY。  相似文献   

10.
杨春源 《军事记者》2004,(10):66-66
那天,你来不及撕下前一天的日历,就匆匆拿起心爱的相机去执行任务。在采访返回的途中,你遇到了车祸。然后,你就永远没有回来,你桌上的日历定格在了这个日子——2004年6月3日。  相似文献   

11.
冰冷的数字一次一次地往上叠加,不知不觉地又把我们送入了新的一年。在笔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也许不少读者还在忙着收获2004年,而我们却已走完了2004年进入了2005年(顺便说上一句,我们的“日历”通常比自然的日历要早上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开始了新一轮的周而复始。进入2005年  相似文献   

12.
翻过2008年最后一页日历,迎来了2009年。在此,我代表方正电子恭祝各位新老朋友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社印(?)的1963年单面页日历很好。日历上彩印着叶浅予同志画的一位农村女青年,她左肘悬巾,右手挥扇,两条辫子分拖前后,载歌载舞的踏步向前。她的精神极为振奋、愉快、使人一见就有“时代在前进”之想。空白地位很大,也沒有附加任何背景,而画面却非常匀称、活泼和清新。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一片改革声中,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迎来了80年代的第8个春天。当人们撕下1987年最后一张日历,展开1988年第一张日历的时候,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做些什么?将通过怎样的劳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是的,1988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如果说,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我国历史变革中的一座丰碑,那么,1988年则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11,(3):66
通州区档案馆收藏的雷锋文献资料,时间跨度近50年,涉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信封、邮票、明信片、图书、杂志、日历、剪纸、书签、入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66-66
《查令十字街84号》;《女同志》;《锦灰三堆》;《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铁皮鼓—但泽三部曲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厂商与摄影城签订协议时,可自愿选择租赁年限。 厂商与摄影城签订协议时,可以自愿选择签定一年或三年展位租赁协议。 二、以厂商入驻市场时间先后,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 根据北京摄影器材市场和厂商的特殊情况,马连道摄影城招商的优惠政策实行公开、公平的原则。即对入驻市场前40名的厂商签订租赁协议时,如能按规  相似文献   

18.
日历最初为史官逐日撰写的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言行的史册,后来发展为记载年、月、日的家庭必需品.由于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日历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消隐.当下,其又以日历书的形式复兴,这是一种以时间为主线,将工具书与文化、艺术等相结合的文创出版物.这种全新的图书形式迎合了现代人对阅读的需求,在近几年迅速崛起,为出版社的图书营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树锋 《出版广角》2022,(11):60-63
日历书出版热潮在出版业变革的当下,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经过十多年的出版实践,伴随数字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介推进,日历书出版不断通过市场细分、消费引导和渠道拓展,在主题元素拓展、科技含量增进、装帧设计、审美提升和功能表现多元互动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日历书出版物由粗放型 “量”的增长逐渐实现集约化“质”的提升。由此,未来日历书出版物必然将遵循文化消费的逻辑,更加注重理性化发展思维,同时依据协同化发展的普遍模式,最终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0.
弘征 《新闻天地》2011,(4):68-71
许是因为人到了老年,经常会想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童辈们作文最常用的套语。不意一瞧日历,怦地心惊,三毛辞世忽地已二十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