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海举行的纪念巴金《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海波透露,截止到今年9月底,该社出版的《家》各种版本累计印刷90次,总数达到437万余册。加上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20万套巴金选集中包含了《家》,《家》的实际印数已达457万册,超过《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小说。《家》是巴金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举行的纪念巴金《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海波透露,截止到今年9月底,该社出版的《家》各种版本累计印刷90次,总数达到437万余册。加上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20万套“巴金选集”中包含了《家》,《家》的实际印数已达457万册,超过《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报刊都有一栏目,即以短小的篇幅,简洁的文字摘录全国各报刊有鲜明、独特观点的文章或有趣的文章提要,或是介绍有争议作品的故事梗概.这一栏目深受读者的欢迎。这样的做法,早在几十年前就很盛行,在这类性质的杂志中,以《月报》编得最好。《月报》创刊于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五日,十六开本,用小五号铅字排印,每期二百多页,可刊登三十多万字。每月十五日出版,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月报》社的社长是夏丐尊,这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作家、学者,十分重视这本文摘性的刊物,聘请了有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4.
初次接触《希望月报》,也就是进入中学阶段,那时,老师告诉同学们,《希望月报》是全国中学生新闻与写作训练的专用刊物,不仅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只要征订此刊物,就会有《希望月报》颁发的"全国学生记者证"。拥有此证,爱好写作的同学就有机会投稿,确实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朱平珍先生的新著《文艺与教育的交响》出版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无疑是值得祝贺的。这部20万字的文集是她从教二十余年来写作、科研成果的一个总汇式展览。在内容编排上,著者将文集一分为三:“散文创作编”(50篇)、“教育探讨编”(8篇)、“文学研究编”(25篇)。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元洛先生站在知人论世的立场为该书作了长序《三星在天》,采用的是与内容编排相吻合的解读次序,为读者走进文集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阅读范式。 通览全书,发现这是一份以忆念、写真、思考为话语基调,用知识女性细腻敏感的艺术心灵感知到的存在。她没…  相似文献   

6.
1954-1955年,在全国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文艺学习》刊发了社论、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红楼梦人物杂谈、文艺学习座谈等栏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立场、目的、语言诸方面表现出《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主要特点,从中亦可得到当时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尊敬卢梭,称他为“老师”,一,我学习他写《忏悔》讲真话,二,我相信他的说法:人生来是平等的。——巴金《随想录》七十一·《序跋集》跋一一部《随想录》,洋洋洒洒四十二万字。这是文学老人巴金六十年创作生涯的最后总结,也是历史老人巴金八十年人生经验的深刻结晶,更是思想老人巴金一生探求真理的最强烈心声。读《随想录》,谁能不为作者那颗燃烧的赤诚的心所震撼。巴金,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从他二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开始,那颗心就燃起来了,而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可那颗心依然在燃烧,而且光焰四射。有的人在劫难余生之后变得萎萎缩缩,举步唯艰,而巴金在噩梦醒来之后却变得更勇敢、更无畏了。他的五本《随想录》看似拉拉杂杂,但  相似文献   

8.
<文学月报>是"左联"继<北斗>之后主办的又一较大型的文艺刊物,先后由姚蓬子、周扬任主编.鲁迅曾热情地指导<文学月报>的编辑,并在该刊发表文章数篇.他热爱翻译工作,与同时代作家相互讨论自己的翻译观,并且引进及翻译外国文化成果和优秀文学作品;在文学创作、书籍出版、报刊编辑和美术绘图等方面,给进步青年以指导、支持、鼓励和帮助;支持、歌颂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中苏复交以热烈的祝贺,显示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国际主义精神.鲁迅十分重视报刊这一斗争的舆论工具,并对中国现代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巴金、马宗融和毕修勺3人或创作《萌芽》或翻译《萌芽》的过程及受左拉的影响进行梳理。指出法国作家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萌芽》从20世纪20、30年代起多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巴金于1933年创作了中篇小说《萌芽》,巴金好友马宗融在1935—1945年翻译了左拉《萌芽》,之后翻译家毕修勺在20世纪50年代也翻译了左拉的该书。3人彼此相识,又都有留法经历,"对左拉的作品的喜爱"这根纽带促使他们通过创作或翻译的文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1938年创刊,1942年终刊。其主编,名义上一直为茅盾所担任,实际上却先后由茅盾、楼适夷、以群、罗荪等人执编。刊物身兼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职责,以积极而活跃的战斗姿态,在创作与理论两方面大有斩获。其创办,就茅盾的编辑生涯来讲,成为继《小说月报》、《文学》之后的第三块巍巍丰碑;就当时影响而言,与《抗战文艺》并肩而立。  相似文献   

11.
《走出“彼得堡”》这篇奇文,有它非同寻常的经历。它是以张春桥的一句黑话,即“走出‘彼得堡’”做题目的。它在一九七五年第三期的《朝霞》刊出后,“四人帮”即利用窃据的权力,在同年四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予以全文转载,嗣后又将它收入次年七月出版的《学习与批判》的文艺丛书之中。耐人寻味的是,这本收罗了几年来“四人帮”文艺吹鼓手关于中外古今文艺评论的集子,也取名为《走出“彼得堡”》。标题有时就是主题。那么,《走出“彼得堡”》这篇“四人帮”授意炮制的奇文,究竟表  相似文献   

12.
《文艺阵地》是茅盾主编的一份综合性文学期刊。除理论的评述和探讨之外,还刊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就其诗歌而言,既有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史诗"的提出,也有孙毓棠的《谈抗战诗》,同时还有艾青对抗战诗歌的检阅。其代表作品则有力扬的《射虎者及其家属》和臧克家的《泥土的歌》。至于报告文学,当首推骆宾基《东战场别动队》和沈起予的《人性的恢复》。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与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堪称《文艺阵地》的短篇"双璧"。茅盾的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则是刊物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著作之一,从诞生之日到今天,它始终保持着对学科的影响力。丰富的史料、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应用、对社会现实影响因素的密切关注是其影响力的主要基石。如果进入《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生成的20世纪40年代、产生巨大影响的50年代上半期、被重新认识的八九十年代,以彼时的学科状况为背景,就不难看出《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重史料、史观、历史场景的“史”之品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依据的“论”的观念与方式,以及对“论从史出”的坚持,是其学科史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对我们的文学思潮研究仍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前后共出第一至第六十号的四开报章《文艺新闻》,其后期成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外围刊物之一。1932年3月28日出版的《文艺新闻》第三版“文艺战线”有两条消息,第二条题为《文学——大众化》。细读这条消息全文,题目中的“文学”其实是一份杂志的名称。这条消息的全文是:“最近闻有新进作家多人,组织一文学杂志社,将出版半月刊一种,定名为《文学》。性质转载理论文字,提出文艺运动上的种种新问题,尤其注重‘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第一期现已付印,一星期内即可出版。”  相似文献   

15.
王云六《与胡寄尘论“万有文库本”〈柳宗元文〉之选注》,原刊《中国新书月报》1932年第2卷第9-10号新书评介栏目第7-8页。王云六,生平事迹不详。《中国新书月报》,1930年12月由上海华通书局创办,至1933年3月停刊。是当时报道新书较为全面的一种期刊,被社会各界公认是一份实用、有趣而又有益的刊物。为吸引读者,该刊对于新书的书目力求新颖详尽。辟有新书评介、名著题解、读者来信、出版界消息等栏目。胡怀琛选注《柳宗元文》一书,先收入《万有文库》,又收入《学生国学丛书》,又收入《新中学文库》,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王云五主编。此文作者署名“王云六”,疑为针对王云五之笔名。文后有编者按语,署名“狷公”,即华狷公,《中国新书月报》编辑。撰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代出版界》、《看他横行到几时的“翻版书”》、《南宋民族文学家》等。  相似文献   

16.
《仙道月报》是近代道教媒体史上的重要刊物,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于其名称和期数有五花八门的说法,以讹传讹,造成了学术研究的混乱。有鉴于此,笔者对道教研究界各种错误说法进行了清理,第一次从学术上给以史实澄清,为这份标志道教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刊物正名。  相似文献   

17.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重要的文学期刊,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引人注目。从编辑学视角切入,分别探讨了《文艺阵地》的与时偕行的编辑理念、拦目设置的人性化理念、编创结合的编辑之路三个方面,较为恰切地给出《文艺阵地》的编辑策略,以期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提供一些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0年夏天,前三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3年里挣得了大约4亿8千万美元,已经用35种语言出版了3千5百万册。2000年7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首印数为530万册,预订数超过180万册。第五部小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延期出版之后,于2003年6月风靡各家书店。截至2000年夏天,前三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3年里挣得了大约4亿8千万美元,已经用35种语言出版了3千5百万册。2000年7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首印数为530万册,预订数超过180万册。第五部小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延期出版之后,于2003年6月风靡各家书店。  相似文献   

19.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是我校孙国林、曹桂芳二同志参加编写的,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保存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史料,也为了使看不到《延安文艺丛书》的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延安文艺运动情况,我们将请孙曹二同志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重新编写《延安时期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分为综合编、文学编、戏剧编、音乐编、美术编、电影编、艺术教育编和文艺刊物编共八篇,从今年第二期起,分四期在本刊刊出。这篇《前言》不仅对《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在一个方面,也为本刊即将连载的《延安时期的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翻译了屠格涅夫的两部长篇小说——《父与子》和《处女地》。这两部作品的翻译反映了意识形态对巴金的翻译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影响,体现了巴金的"信"与"达"的翻译态度。本文从意识形态理论这一宏观视角来探讨巴金的翻译选择,从传统的微观翻译理论来观察巴金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