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学习》八四年十一月期上载方武同志《“如果……”和“也……”不能搭配吗》一文,列举了五个例句,用对比分析法说明“如果……也……”绝不能被“如果……就……”或“即使……也……”代替,并分析了“如果……也……”与“即使……也……”的区别,从而说明“如果……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把‘如果……也……’作为一组关联词语搭配是没有什么不妥的,算不得什么语病;传统的语法书把它划到规范的语法圈子之外,试图‘即使……也……’来代替它,是不够妥当的”.此种看法值得商榷.我认为:语言现象中貌似的“如果……也……”,其本身就不是“如果……”跟“也……”在发生关系.换言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如果……也……”.试从本文最后一个例句谈起——如果王书记来,我们开会;如果李书记来,我们也开会。在这个例句中,“如果”和“也”似乎并存于一个假设复句(全句第二个大分句)里,但这仅仅是  相似文献   

2.
刚从办公室里出来,就听到操场上传来阵阵百灵鸟般清脆的叫声:“老师,老师;您看,您看……”我的心头一热,抬眼望去,哟,是我所教的一年级孩子们正向我招手,他们正排着队去参观学校的邻居——玻璃厂。  相似文献   

3.
真不敢相信     
六一前夕,我来到北京一所小学校参加活动,因好久没和学生接触了,倍感兴奋的我和孩子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开心极了。说着、聊着不知谁说了一句:又到期末,考完试又放假了。顿时笑容从孩子们的脸上一扫而光。不解的我说:放假多好呀,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想玩就玩。“阿姨,您不知道,如果考不好,假期就没有自由了。”一个小男孩认真地告诉我。“什么叫没自由了?”我继续问孩子们。“要考95分,假期才可以玩,考不上95分,看你这个假期的……”“考不好,放假读语文、数学各100遍,读不完别上学。”“如果会的答错了,放假天天罚站…  相似文献   

4.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如果满足了他的要求,其他幼儿也有新的想法又该怎么办呢?对于张老师的困惑,您有什么建议吗?  相似文献   

5.
我们怕……     
我们怕…… 怕您那严峻的面容 您那严凌的面容 给我们带来多少后怕? 我们怕二,… 怕您对家长说“坏话”, 您知道它能给我们带来啥? 一阵毒打,一顿夹写。 我们怕…… 怕您使出看家的本顿—考试。 “考试”这可怕的字眼, 多么令人心惊胆战。 啊,老师, 我们怕,’ 怕您按分数排名次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08,(6):36-37
我和孩子们在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  相似文献   

7.
尹桂芹 《山东教育》2008,(10):19-19
那一节课,当我正激情澎湃地准备导入新课时,教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随后便闯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妇女。我的心情一下子被搅乱了,弦子们也面面相规。看到我不满的神色,她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礼,一脸局促地说:“我是来给小涛递水果的……”噢!原来是“调皮鬼”小涛的妈妈。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手里捧着一个红艳艳的苹果,还有两个黄灿灿的大鸭梨。“跑了十几里路,您就为了送这个?”我不禁失口问道。孩子们“哄”的一声笑了,有的还在窃窃私语。  相似文献   

8.
我将儿时玩过的“六格跳房”游戏介绍给孩子们.孩子们玩了一会儿问我:“怎么没有奥特曼房、迷宫房、蝴蝶房、电脑房?”我说:“那我们来设计好玩的‘跳房图',好吗?”就这样,“跳房”游戏由过去学怎样跳转为学习设计“跳房图”.孩子们的想象真新奇,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跳房图”.青青的“迷宫房”每格都写有字母.雪雪和爸爸一起设计的“房”以童谣句首第一字为标记,要求边念边跳.孩子们为“跳房”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游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9.
这是在去年“向您推荐”栏目基础上,为中师生朋友们增设的一个新栏目,内容将更为广泛:可以推荐您喜爱的一句格言、一本书;也可可推荐您喜爱的一首歌、一幅照片;还可以推荐您喜爱的诗、词、画……推荐时,扼要地说明喜爱的理由。当您的所爱引起他人共鸣时,他们就能分享到您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妈妈端来了两个大苹果,乐乐和妹妹一人分一个。乐乐很快就把自己的那个苹果吃了下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一口口地吃。他想,要是世界上没有妹妹,那该多好,两个苹果就全归我一个人吃了。 爸爸带乐乐去游乐园,乐乐特别想玩荡秋千,可两个秋千都有小朋友在玩。乐乐想:要是世界上没有那两个小朋友,不,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那该多好呀!我可以一个人吃,一个人玩……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那么……”这种复句并不表示假设关系。尽管它与假设关系的“如果……那么……”似有相同之处,但就其特点和作用来说,则有根本的区别,它在逻辑上不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从事理上说,前后两个分句也没有因果推论关系。可是。由于“如果……那么……”和”如果说……那么……”在语言形式和实际运用的环境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极易被混清。下面就“如果说……那么……”这种复句的特点和作用作几点分析。(为方便说明,我们且将“如果说……”记作“分句①”,“那么……”记作“分句②”。)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有170的智商,就去开一家超级电脑公司,把比尔·盖茨的生意抢来,坐一坐世界500强No1.的宝座,一个字——“爽”啊! ——冰红茶如果我的智商170,我就要发明一台时空机,到三国时期单挑诸葛亮,到唐朝与李白比才华……(他们的智商有我高吗?当然没有,那就甘败下风吧!) ——陆行中学静怡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说明]下午第一节是五(4)班的美术课,上课铃响后我像往常一样带领学生到美术专用教室上课。刚把学生领到楼下,校门大开,开进来一辆小型运输车。这时就听有同学轻呼了起来:“校服来了,校服来了……”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交谈着:“明天,我就可以穿校服了。”“我妈妈给我订了两套校服呢!”“这校服我不太喜欢。”“我喜欢红色。”一直等到了专用教室里,孩子们还在说着他们的校服。那么,我是继续今天正常的教学任务呢,还是……  相似文献   

14.
眼前的黑板上,老师手中粉笔的身躯,在缩小,缩小,最后,化作一排文字……透过粉笔字,我又看见了您,老师。敬爱的老师哟,您就像那支粉笔,为我们无私地奉献着。是您,带领着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可您知道吗?粉笔灰已将您的秀发染白!您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可您曾注意到了吗,您那充满睿智的额头上,已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沟痕……眼前,黑板上又出现了一排排文字。啊,那是您,老师……啊,那是您老师……@聂玉双$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南地号中心小学五(2)班!邮编:114011  相似文献   

15.
《课外生活》2011,(10):20-23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七个女儿。 有一天.国王问她们:“孩子们,你们有多爱我?” 年长的六个公主都回答:“父亲,我们爱您就像爱那蜜甜的糖一样。”  相似文献   

16.
周五,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小作练习,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敦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一看那歪歪斜斜的字迹和那“郭”写成“敦”的错别字。就知道是她写的。记得去年刚接班时,这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  相似文献   

17.
敬爱的老师,您知道吗,有许多话在我们心里,从未对您说过……4242 谢谢您 喜欢我的名字 江苏 夏虓《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解释:“虓,虎怒吼。”父亲为我起这样一个名字是饱含希望的,希望我能像猛虎一样一声怒吼威镇山林。自懂事起,我一直很为自己的名字骄傲自豪,“虓”,多么与众不同,蕴涵着一种王者的威严与气势。然而有一段日子,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名字了,甚至打心眼里想换个名字。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是我上中学的第一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心里又兴奋又忐忑。班主任是一位看上去非常严谨的中年女教师,拿着花名册站…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把教师比喻为春蚕、蜡烛、人梯,但冯莉却更愿意把教师比喻为根。花的事业是显赫的,叶的事业是光荣的,而根的事业却是伟大的,如果没有根,生活将没有绿色。从教15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冯莉深深体验了教师的清苦,更悟出了“根”的意义和价值,她愿意终身从事着这伟大的“根”的事业。一、“一个都不能少”冯莉从小就向往教师这个职业,喜欢那神圣的讲台,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她常常梦见自己站在讲台前,娓娓动听地为孩子们讲课,她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潇洒的手势,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198…  相似文献   

19.
假如……     
假如,我是园子里的小花草,您,老师,就是那辛勤浇灌的园丁。假如,我是一朵映日荷花,您,老师,就是那为我遮风挡雨的莲叶。假如,我是一棵小树苗,您,老师,就是那为我提供营养的阳光雨露。假如,我是一艘正航行的帆船,老师,您,就是那为我指引方向的灯塔。老师啊!您是我心中的火把,时刻照亮着我的眼睛。老师啊!您是园丁,是舵手,您是我心中的灯。(指导教师:徐小琴)假如……$重庆市开县东华镇小学@王光平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医生曾经告诉我说,如果我去您那儿吃煎饼,您会很高兴。我非常想去您那里做客,但是没有时间,一会儿是化疗,一会儿是放疗……也许,您可以来看我——如果这样,我会很高兴的……”这是一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写给总统普京的一封信。这个孩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