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伦.坡的诗歌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审美观上都具有超前性,与后来兴起的象征主义诗歌多有相似,备受象征主义诗人的推崇,爱伦.坡也因而被称为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追求音乐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以忧郁悲观的主题居多,远离现实,总是驰骋在遥远神秘的古典世界中,具有独特的象征主义美感。本文选取其诗歌作品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他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特征以及他在诗歌创作表现的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2.
复杂的悲剧美也是丘逢甲诗歌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在丘缝甲的诗歌创作中,他把现实生活的悲剧痛感转化为学作品的悲剧美感;悲壮之美、悲愤之美和悲怆之美使其诗作具有更丰富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他的诗歌真正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理论。他在其诗歌中追求形式美、音乐美、忧郁美。强调"为诗而诗",拒绝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系统地运用西方现代美学原理解释中国古典诗歌,同时也用中国古代的诗歌、诗论印证、纠正西方诗论,通过中西比较融和,获得许多"独创见解";他的《悲剧心理学》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及生活态度,剖析了中国戏剧殊异于西方戏剧的原因。这种以西方学术视角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根底结合起来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诗学批评理论以及悲剧审美特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与审美批评的创新,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史的后起之秀在依傍古典学意象的同时,还可能赋予他所借重的意象符号以新的情昧价值,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化用古典诗歌“月”意象并有所创新,形成了古典与现代强烈对比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7.
感悟意境     
钱凌梓 《广东教育》2006,(11):53-53
在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意境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核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理想。在中学古典诗歌学习中,感悟意境才能撷取诗歌的菁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曲悲剧理论探微徐安琪悲剧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自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著《诗学》创立“悲剧说”以来,美学领域出现了大量有关悲剧的论著,并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在东方中国,虽然有悲剧,但很久以来无人提出和使用“悲剧”这一概念,更...  相似文献   

9.
1930年代,何其芳在回望古典诗传统时以一位现代诗人的眼光重新阐释古典诗传统,多次表示"欣赏的是姿态",重新发现了传统中许多可资建设新诗的优秀质素,以此建构了其个人话语场域中的"姿态"美学,这是何其芳对古典诗传统的独特"再发现"。与此同时,他以"姿态"美学的审美要求建构其自身的诗歌谱系,由此呈现出独特的诗歌风貌,形成了对他自己新诗自身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剧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典戏剧贯有的“大团圆”的人为结局。他不满足于单纯地叙述悲剧情节和塑造悲剧性的人物形象,而是借鉴了西方美学思想和现代创作理念,以艺术的手法完成了对悲剧意识的建构。他设置了距离感来淡化悲剧发生的时间、空间,以加大悲剧的涵病因同,将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巧妙地结合,并把观众或读的情感与理智内在地融汇为一。  相似文献   

11.
一随着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悲剧”已是一个可以有多种理解的复杂概念。不过,无论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还是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悲剧,都是由作为戏剧类型的悲剧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因而人们也习惯于把戏剧类型的悲剧直称为悲剧或悲剧艺术。我们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的起源的。悲剧的起源与作为整体概念的戏剧的起源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中国古典戏剧的起源问题,历来有许多迥异的见解。在我国近代,王国维在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融合中西戏剧理论,对中国戏剧发展史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古典戏剧起源于远古巫风的观点。他在成书于一九一二年的《宋元戏曲考》中说;“古之祭也必有尸。宗庙之尸,以子弟为之。……《楚辞》之灵,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其词谓巫曰灵;谓神亦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在故事结构与结尾上有很大的区别,往往喜欢以大团圆收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民族心理特征和审美情感等不同所造成的。中国固有的伤、道思想以及重“神似”、重“意境”等传统美学精神,是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土壤,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悲剧形成了它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王国维的美学思想:诗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提出了质疑,并探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以及我国古典诗歌中常人境界与诗人境界的美学情趣。  相似文献   

16.
可以这样说,艾伦.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怪才、鬼才",无论在小说界、文学评论界还是诗歌界,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他甚至还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细细品读艾伦·坡的诗歌意境,会发现其诗歌所传达的想象力、情感性、音乐性以及唯美型均属独到。本文将分析其诗歌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提请对坡作为一名诗人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坡在文学界的声誉一直不好,因为他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理论与当时的文学环境格格不入。其美学思想也与当时的文学环境迥然不同。分析爱伦·坡的文学评论,我们不难发现,坡对于诗歌的观点与唯美主义的思想非常相似。尽管唯美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比坡所处的时代大约晚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目的所在。闻一多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抒情和韵律两个方面,他以此为出发点,勾画出了唐诗发展的大体轮廓,并对孟浩然、贾岛等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独到的分析。闻一多的唐诗研究,其最终指向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营养,他认为抒情和韵律正是使新诗保有中国特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典型的古典悲剧。从美学视角看,《孔雀东南飞》在矛盾冲突、价值毁灭、引发悲痛、揭示社会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悲剧特征,也因此形成了强烈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雁翼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短句式诗歌",是他深入中国古典诗词宝库,向诗歌这座矿山深处做的一种开拓。总结雁翼的这类诗歌,其古典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格律美、鲜明的节奏美、典雅清新的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