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食相对论     
有个女友跟《蜗居》里的海藻一样在房地产公司做策划。晚上也跟海藻一样,常常要陪客户吃饭唱歌。有次她陪一个老海龟投资老板唱歌,钱柜包房里高歌《敖包相会》。兴头高时,女友觉得自己的小手被那老头拉住了。旁边女同事打圆场,拿起桌上的鸭舌送到老头嘴边。老头的一脸色相瞬间变得正气凛然,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写给期刊人、编辑、记者看的书。做了十几年期刊编辑、记者的我,读她的时候感觉真好。这是迄今为止惟一一本“国产化”的、关于期刊策划的专著。书名是《期刊策划导论》,作者:李频。和李频的结缘在《女友》杂志。那是1993年,期刊界正在探讨这本仅用五年时间,月发行量就超过了100万的“《女友》现象”。那时的李频在河南从事报刊编辑工作,而作为获国内首届编辑学硕士学位的他,一直默默地在关注中国期刊的发展,也在积极研究着《女友》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市场认可的外在原因和内在因素。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专程来《女友》进行调研,一呆就是整整一个月,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加杂志社编辑例会、业务座谈会,采访一线的编辑、记  相似文献   

3.
当女友实现经年的愿望终于拿到新房的钥匙后,我一边听着她关于如何布置新家的絮语,一边和她穿过街上拥挤的人流。最后我们停在一个堆满瓷砖、墙纸,地板材料及洁具的大厅里,这是北京一家相当现代化的大型建材商店,但是女友却还没有来过。 眼前鲜活的建材。让我萌生了DIY的念头。当我把建议说给女友时,她脱口而出,“你该不会说我自己可以做一切吧!”  相似文献   

4.
常说常新的女友哲学——读《女友》“女友哲学”栏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传媒》1998,(2)
常说常新的女友哲学——读《女友》“女友哲学”栏目文/曹卫兵歌德有诗云:“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意思是说,只有纯洁无私的女性之爱,才能将我们的灵魂导入崇高的境界。大概是受此哲言的影响吧,笔者一向崇拜女性,尊重女性,《女友》自然成为笔者这个“男人的朋...  相似文献   

5.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4,(29):96-96
伊莉娜·莎伊克C罗女友征服巴西 C罗败走巴西,他的女友却征服了这里。女友、俄罗斯超模伊莉娜·莎伊克并不想完全靠着自己的男人过活,她有着自己的事业,而且越来越火。日前,伊莉娜为《Vogue》杂志巴西版8月刊拍摄一组时尚大片,魅惑傲娇,不愧为全球最性感女人中的花魁。  相似文献   

6.
老妈强悍     
话说《色·戒》捧到金狮不久,就在香港公映了。顷刻间,身边无数女友都吆喝着要去香港。前些天的某晚,我们去一个闺密家喝酒,其中一个,趁着微醺,先是向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本不知从哪位女友那流传到她手里的台湾版sex体位专业书的内容,然后又支颐向往道:“我们下周就去香港吧!我们集体去看《色·戒》1”口水流满一桌子。比起当年香港师奶透过《情人》看梁家辉完美的臀部,引人入胜度不知提升了多少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8,(3)
感受《文友》——兼《文友》与《女友》之比较文/汪沛手头拿着两本同出于女友杂志的1997年第10期的杂志,一本是一度蜚声国内的老牌杂志《女友》,一本是与之“同母”而后起的尖尖小荷——《文友》。有心无心地翻阅之后,我便弃装帧精美、内容华丽的“海棠红号”《...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Z1)
“三个女人”告《女友》文/谭笑声名显赫的《文友》杂志,竟被“三个女人”推上了法庭。这“三个女人”。是指《女友》刊登的一篇文章《三个女人,三个小小人物》(以下简称文章);也是指同时发表的一幅配文照片中的三位女性。一幅照片,两起诉案《女友》1993年第2...  相似文献   

9.
杨春兰  梁茜茜 《传媒》2008,(8):27-29
公元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年——举国团结、抗震救灾,上下一心、承办奥运;对《女友》来说,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是她20岁的生日;对唐文华来说,更是一个不能忘却的年份——伴随着《女友》的成长,她在这里走过了20个春秋。  相似文献   

10.
摆脱尴尬     
朝阳 《今传媒》2004,(1):43-43
离开报纸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时间里,我很少看自己曾经供职的《三秦都市报》、《经济新报》。最初不看,是负气和不屑.后来不看就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偶然碰上看一次,发现早已经物是人非,报纸上出现的名字,多是我不熟悉的新人。对不熟悉的人我们常常兴趣不大,这些新人对我来说和非洲酋长一样遥远。我当年的同事,要么做了领导,要么转行干了别的。我自己也渐渐丧失了对媒体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初羿 《今传媒》2005,(2):30-31
2005年,《女友》将由现在的上下半月刊变为《女友·校园》《女友·家园》《女友·园》3份月刊。要把《女友》的系列刊办好,使之能在新的期刊竞争中,冲破旧的窠臼,在期刊市场上找准位置,并在各自的定位领域占领制高点,就必须以超维度意识和新的期刊运营思路,赋予期刊新的功能,运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8,(3)
我心中的《女友》文/孔明对我来说,《女友》是个话头,一揪住她,就揪住了似水流年的岁月以及十年的风光历程。在当今世界,各色杂志林林总总,花花绿绿,争奇斗艳,而《女友》能以其独特一帜的风格鹤立鸡群,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吗?遥想当年,《女友》问世之初,逢人到处...  相似文献   

13.
梁经旭  郎菁 《今传媒》2003,(1):27-28
我省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期刊共有7种,分别为《女友》、《收藏》、《新居室》、《当代青年》、《少年月刊》、《体育世界》和《家庭之友》。其中《女友》以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一家杂志”中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双高”期刊。《新居室》以其引领中国居饰潮流,极具观赏性、借鉴性的精美图片与设计方案,影响着中国的居室消费选择,成为惟一入选  相似文献   

14.
《女友》创刊于1988年7月。从问世的第一期开始,她就带着明显的商品意识进入期刊市场的竞争。作为文化生活类期刊,为了赢得众多读者,并且充分体现其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我们在编办《女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了整体的、全方位的认真策划。  相似文献   

15.
《人意山光》是宁海电视人用他们的文化积累,用电视的手段与他们家乡的人文、环境、自然和历史作的一次对话。它很富有对话精神,这种对话精神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有一个哲人说过,只有讲自己故事的人才是他自己,才真正能够认识自己。其实,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知道自己,要知道我们的历史从哪里来,我们应该到哪里去。《人意山光》是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用电视构筑的地方影像志。过去的县志都是用文字写的,过去的历史都是用文字记载的。宁海的《人意山光》做了影像志的雏形,它对全国的意义在于我们都应该做影像志,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影像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8,(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关于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在抓好治散治滥的同时,推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一个是评选全国百强期刊,一个是评选全国百好报纸。经过层层筛选、推荐,首次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我省《女友》杂志入选百...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个性与刊物风格高勇期刊编辑的个性直接影响着刊物的形象、风格乃至生命。在隽永的《读者》、新潮的《女友》、儒雅的《读书》、温馨的《家庭》等风格各异的刊物背后,都有一群个性鲜明的编辑。编辑的个性塑造着刊物的风格,刊物的风格又制约着编辑的个性。其一,编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5,(6):65-65
最近和一个女友在MSN上聊天.聊到有关女人爱物质的问题。她说女人还是实在一点好.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消费.不要老想着什么物质。虽说,对于她所说的观点.我是赞同的,不可能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去做透支消费。但其实做个物质女人.又有什么不好?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物质的明社会。若是女人什么都不想要。这个社会才是没发展的社会了。女友马上微笑着反驳,看来你得找个有钱的老公才能应付得了你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竞争中,《女友》迅速崛起于黄土高原.自1988年7月创刊以来,《女友》发行量每年递增30万,到1993年10月,月发行量高达153万.1994年《女友》增加页码,提高了定价,发行量稳中有降,却也依然高居不下.诚然,市场发行量并不是衡量期刊的唯一标准.《女友》较大的发行量,作为它拥有读者群的数量,无疑雄辩地证明了它在同类期刊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与名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如果·爱》在掀开神秘面纱之前,就让人对它充满了的种种联想与期待:陈可辛的十年磨一剑,其女友吴君如神秘的怀孕事件,主演周迅与女主人公不谋而合的北漂经历,再加上《大长今》中闵大人池珍熙的空降,歌神张学友的加盟,《如果·爱》的拍摄花絮简直就可以组装成一部内容丰富的肥皂剧了。在这么多花絮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如果·爱》主人公林见东的那滴眼泪,或者更准确地说——金城武的那滴眼泪。在刘德华大肆宣扬”男人哭吧不是罪”的年代,我们当然已经不会对男人的眼泪大惊小怪。但如果这是金城武的眼泪呢?偶像级明星的魅力终于让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幼稚,金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