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现在播音主持在采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播音主持的采访技巧,对于主持人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回来后说采访了夏青、葛兰,本以为周口这小城的居民会茫然不知,谁料人听了便惊奇:“你们采访到了他们么?那可是播音界的权威,大名人呢。好久没听他们在电台播音了呀。”仔细回味,虽然在中央电台家属楼11楼那套房子里,同夏青、葛兰聊了将近两个小时,却似丝毫没感到所谓著名人物的高远或沉重,只觉得他俩是一对一般的老夫妻。然而也怪,脑子里的印象可深,过了几个月后写他俩时,那憨厚的夏青老人的嘿嘿的笑、红扑扑的脸和吃力的谈吐;那精明的葛兰老师的直率犀利和摇铃似的答话,还明明白白地浮现在眼前,清清脆脆地响在耳边。“国…  相似文献   

3.
播音和主持同为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区别于播音工作,在电视节目的新闻采访中,播音主持人作为全场的焦点,不仅要解决突发情况,还要依托良好的语言控制力把控局面,推送新闻采访节目的有序进行。一般来说,播音主持人的新闻采访能力是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展开工作训练成为播音主持人提高主持技巧和采访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静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04-104
<正>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的电视新闻,其播音员播报信息的模式,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导航体现出了电视媒体的风格,新闻节目成为了电视台的宣传窗口,电视台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其制作新闻节目的水平。在当今复杂的信息时代,人们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接受信息方式,播音员播音风格便成了留住观众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播音风格的内涵,基层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播音现状,基层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播音风格定位。  相似文献   

5.
徐淑霞是滑县焦虎乡乡政府干部,自1986年到乡广播站工作以来,便踏上了笔耕之路。当时她一个人集值机、采编、播音于一身,经常深入工厂、学校、农村采访,不但自编自播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还给上级新闻单位采写了大量稿件。  相似文献   

6.
卫莉 《东南传播》2010,(8):104-107
目前,通常普及的英语口语教学大部分偏重于日常英语会话,这并不完全符合播音主持专业的实际需要。本文拟探讨针对播音主持这一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帮助该专业学生掌握一般的日常英语会话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英语采访、访谈和主持能力,使其具备作为新时期跨文化的新闻媒体人才的必要素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跟交际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行为.语用学是自然语言理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学强调交互的环境和背景,即特有语境中的话语选择和理解,而文化因素则是构成语境的重要成分.播音采访需要具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笔者主要研究播音采访在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不同文化语境对播音采访的要求,希望倡导结合文化背景把握语用原则,培养文化语用能力,促进跨文化的播音采访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县级电视台由于资源有限,且近些年自办栏目不断增多,诸多播音主持身兼多职,不仅要负责播音、主持的工作,而且要负责编辑、采访、制作等,在此背景下,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人成为县级电视台急需的人才。笔者简述播音主持的一专多能,并探讨如何实现县级电视台播音主持一专多能。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宣传改革的推动下,编辑和播音之间正日益明显地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比如在现场录音采访中,由于报道或节目的需要,一些具有较好播音素质的编辑人员走进了播音员的领地,成为亦编亦播的人,从而大大提高了播出效果。与此同时,一部分写作基础较好的播音员同编辑一起采访,积极参与撰写稿件,从而越进了编辑人员的领地。在这个过程中,播音员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对稿件的理解力和播音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播出效果自然也更好了。至于主持人节目的设置,使编辑和播音  相似文献   

10.
广东最近出台新规,2012年3月起,广东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以普通话作为播音、节目主持、采访的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须  相似文献   

11.
刘涛 《视听纵横》2005,(2):95-96
从1996年开始,我在北仑电视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岗位是电视新闻播音。根据县区级台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我们播音员必然走的是采编播摄一体化的道路。因此,播音采访是经常的工作。在近1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感觉到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要胜任这一工作,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修炼,通俗地说,就是:播音讲劲道,采访讲门道,做人讲厚道。  相似文献   

12.
陈宇 《记者摇篮》2012,(12):3-4
作为一名民生新闻的记者,我们是走基层坚定的实践者,在日复一日的采访工作中,我们关注着百姓的日常生活,体验着他们遇到的困难,分享着他们最朴实的幸福。离开了他们,我们的工作便无从谈起,节目便失去了立足点。扪心自问,在一次次的采访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经常用审视的目光看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播音主持人而言,他们的标签可能不是容貌,可能不是外在的整体形象,而是一副"金嗓子",很多播音主持人通过发音来向听众或观众传达信息,观众或听众也通过声音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可见,对于很多播音主持人而言,正确发音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在很多时候,很多播音主持人在发音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误区,特别是在他们发音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一套科学的规范的训练方法,不仅影响了声音的美感和质感,还容易对播音主持的嗓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0,(9):37-48
借举办“人民广播70年”系列座谈会之机,我们诚邀到葛兰、铁城、方明……这些播音界的大家,讲述他们从事播音工作的酸甜苦辣。在他们深情的回忆中,你不难寻觅出他们从年轻时的青涩,到日臻成熟的一步步的成长轨迹,也可以体味到他们对播音工作的热爱与执著。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融媒体的发展给当前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那么在此背景下,便需要播音主持人员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能够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当前播音主持工作所面临的变化入手,并就融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采访,你若直接问村干部:“村里有啥新闻?”他们个个摇头;你若掏出笔记本采访农民,他们说上几句就卡壳;可你随随便便,东拉西扯地跟他们聊天,他们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说不定哪句话便成了新闻。我曾去黑林台村一农民家采访。这位农民购进几台草织机,组织10多名小青年加工草帘子,销往东陵区各砖场,经济效益很好。可我问他一句,他答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主持是播音过程的先导,他们的亲和力影响着播音质量的高低.在广播电视中,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可以更好地引起群众重视,引导群众参与到播音的整个过程.本文立足于对当前播音主持亲和力的研究分析,探索如何更好培养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些记者离开文字材料写不成稿。他们采访,首要任务就是要材料,材料到手便万事大吉。文字材料成了他们离不开的“拐棍”。 新闻稿件“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成功的采访在于深入实际,亲见、亲闻、亲知、亲感,这是新闻生产过程中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见功力的一环。斯诺历经艰险走  相似文献   

19.
(一) 语言作为播音的“第一要素”,从电波有声传输诞生的时候开始,就必然地引起了传播界的极大关注。随着料学的进步,播音语言便成为诸如新闻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这无疑促进了播音语言研究的发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种研究是立足于播音稿并以指导采编人员写稿作为主要目的指向的,也部分地为播音节目欣赏、文艺批评服务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准确、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20.
缪小薇 《新闻窗》2013,(4):88-89
风格在播音上属于“播音美学”的研究范畴。各种风格的新闻播音有利于形成节目的特色,同样有利于体现新闻主播的个性。没有差异,风格一词便也暗淡无光,失去意义。“风格即人”这句话道出了风格对于个人的重要现实意义。主持人有了风格,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本文通过对活跃在一线的新闻主播的风格表达,分析了新闻播音主体的风格类型,说明了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