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探究”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翔 《生物学教学》2000,25(6):21-22
高中《生物》(试验本,必修)(下简称新教材)与原高中《生物》相比,在学生实验项目中增加了“探究”这一类型,共有4项:(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3)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4)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人猿间亲缘关系的模拟实验。笔者在试教实践中,根据探究的教育学原理,结合教材中4项探究的特点,运用“启发讲解—开放操作—评比作品—探讨问题”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对新教材引入探究的认识1.1探究及其教育学原理  探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美国萨奇曼提出…  相似文献   

2.
模拟实验是高中《生物》新中增加的一种新实验类型。本文介绍了模拟实验的涵义、功能、意义和作用,并对做好高中《生物》课本中的模拟实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模拟实验是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加的一种新实验类型,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研究.由于生物学中很多研究对象在中学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因而模拟实验成为中学生物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增设模拟实验是义务教育生物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模拟实验存在认识不足,利用不足的误区.因此对生物学教学重点中模拟实验的重要作用,浅谈了笔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5.
张惠萍 《考试周刊》2010,(43):190-191
一直以来,生物在初中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副课。虽然现在生物也被列入了中考范围,但由于其满分只有40分,因此仍然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另外,生物中考的内容包括厚厚的四本书,复习时难度较大.有些学生干脆选择了放弃。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生物课特别难上,很多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学生在生物课上做其他课的作业。但是,作为生物教师,我们知道,生物知识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知识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学好生物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抓住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就必须使生物课堂充满吸引力。怎样才能让生物课堂充满吸引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从广东一道高考题剖析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广东卷)的第50题是一道综合分析说明题。该道题颇具独特和创新,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它不但考查了学生掌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向,促进素质教育。1题目与参考答案1.1题目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新分支,在生物多样性日益被破坏的今天,保护和恢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在生物教学中适当渗透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实验教学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能够起到有效引导作用,其是一项涵盖生物科学多种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这些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理学等.模拟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显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推广使用,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开拓了教学视野,摆脱了课程时间局限,丰富了课程资源.在模拟实验预设情境的支持下,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激发,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得到优化、节约,有着十分重要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模拟实验及其教学方法是生物学教学中一种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教学方法。生物学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很多研究对象在中学生物实验室中直接开展实验显得很困难或者不可能,生物教师往往采用实验模型代替研究对象,开展模拟实验教学。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和丰富探究性学习,改变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但是,学生做模拟实验时,存在对实验原型、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不清楚,导致实际学习效果不高。笔者对高中生物模拟实验教学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施晨芳 《考试周刊》2012,(70):159-160
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教学中的很多原理、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论证。因此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创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学生之所以喜欢上实验课,大都是因为觉得实验课好玩.在上实验课时往往不能认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和思考。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让生物实验成为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呢?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潘斌 《考试周刊》2012,(90):154-155
本文是作者在学习生物新课标的基础上,尝试使用饮料瓶为主要材料.自制教学具和发动学生制作学具,利用制成的教学具进行模拟实验,以促进概念教学的做法和思考。文章主要从自制教具,提供丰富事实;制作学具,促进建立理解;二具合一,实现螺旋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保护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新分支,在生物多样性日益被破坏的今天,保护和恢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在生物教学中适当渗透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彭德权 《考试周刊》2012,(80):152-153
随着教育条件的提高和教育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在生物课堂上已经变成了常客。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原先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生物课堂变得越发具有魅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也成了我们践行新课改.提高生物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作者结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利用多媒体工具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及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被安排在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对分离现象的验证2个紧密联系的内容之间,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些项目往往很难进行实际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以精心设计的标签代替“物种”,简化了生物分类学的过程,可以促进了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指数中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和香农维纳等α水平多样性指数以及相似性等β多样性指数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生物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生物实验教学经验,说明从模拟实验、分段实验、独立实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临近,“如何调出最佳高考状态”成为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来,利用生物周期理论调整状态渐成时尚:一种人体生物周期速查软件开始在一些考生中流行.以生物周期理论为依据的电脑算命也大行其道.依生物周期表计算高考时自己的智力、情绪、体力状况更被津津乐道.在google搜索引擎上.符合“生物周期理论”的查询结果约有389.000条……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说过:“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问题。每种工具和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  相似文献   

19.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应重视生物实验的开设,但由于研究对象不允许、实际实验等客观原因(如实验较危险)而无法开设更多的实验。模拟实验为了更好地获得实验信息和资料,基于对实验对象的认识,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已知事实经验,构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正是模拟实验的出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弥补了实验条件简陋、实验材料昂贵、实验过程危险等不足,使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在模拟实验中得到提高。笔者就人教版  相似文献   

20.
极地冰虫是少数活跃在极地低温下的生物之一。在美国阿拉斯加等靠近极地的冰川区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形。它们个头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丝细细的小黑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