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教育研究的范畴,比听课内涵更丰富,更能表达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态。它包括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其中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  相似文献   

2.
邵光华  董涛 《早期教育》2004,(6):U001-U001
同事互助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coaching)活动,即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互相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显然,这种观课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作为教师的一种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自育或自我培训方式。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抱着一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心理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校本培训与同事互助观课浅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观课分为三种类型:作为研究方法的观课、作为考评的观课和同事互助观课,其中“同事互助观课”可以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机制。同事互助观课有助于培养教师实际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鼓励教师审视提升自己的经验,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有效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为提高观课质量和效果,要在观课的态度、目的、内容和观后的讨论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注意消除教师的观课心理压力,适当引进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观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们的重视,“同事互助观课”是校本培训的一种基本形式。观课有助于培养教师实际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经验,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有效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为提高观课质量和效果,要对教师在观课的态度、目的、内容和观后的讨论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要注意消除观课教师的心理压力,适当引进专业指导。学校应该注意观课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观课活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学校同事互助观课活动是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互助观课的目的随观课者而定 ,观课的中心内容随观课目的而定。观课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 ,进而确定出观课重点。在观课策略方面 ,一些观课内容可由观课教师和被观课教师共同商定 ,观课期间应围绕中心做好观课记录 ,观课后讨论要针对课题和学生而不是被观课教师 ,最后结论应由观课双方共同完成而不是由观课者单方来作。学校应积极创造有利于观课活动开展的氛围 ,建设良好的观课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同个年级组的教师,我们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教师们选择同上一课——《普罗米修斯》,它让我们得到了许多启发。一、课堂容量——薄了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教师教育校本培训与同事互助观课浅论”中,作者邵光华、董涛在文中提出了“学校要为同事互助观课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的观点。他们认为,学校首先要清除教师的观课心理压力。校长除了应表明支持同事互助观课活动外,一般不要再以校长的身份去参与观课,免除教师有被领导监视的感觉,减轻授课教师的压力。作为考核机制的观课要照常进行,以免教师顾虑,误以为同事互助观课代替了考核观课,其目的免不了要照顾考核的需要。观课活动中尽量少录像,少用观察量表,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心理压力。提倡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共同备课,…  相似文献   

9.
正评课议课是基层学校经常组织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观课议课,可以进行有效反思,开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在我们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很多观课议课活动都不尽人意。一、区别两个概念1、"听课"与"观课"。从传统意义上讲,两者是一回事。但也有区别:感观上看,听课用的是耳,观课用的是眼;效果上看,听时可以不用眼,而观  相似文献   

10.
教师同侪互助观课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园本培训新模式。教师同侪互助观课有其特定内涵、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实施策略。教师同侪互助观课能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课例研究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具体地讲,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过程,紧紧围绕"问题"引发出新旧教学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碰撞和交锋,为专家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搭建合作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发展有多种途径,其中开展校本研究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新乡市信息工程学校英语组聘请新乡学院外语学院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开展了以专家引领的校本课题研究.他们以备课、听课、评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主线,以学校真实课堂为研究情景,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要素为研究方式,带领学科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汪晖 《考试周刊》2009,(50):95-96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致力于寻找教师职业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其中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推崇,它最重要的贡献是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成为研究者。英语教学作为各类教学活动的一种,在注重教师的反思性发展的研究方面收获丰硕的成果,作为反思性语言教学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方式之一的同事互助听课因摈弃了传统的以评估教师为目的的负面效应,以及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而得到了英语教师的日益重视。教师互相听课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互助听课的三种途径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教师听课、评课、说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之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师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工作责任心.  相似文献   

15.
张义成 《数学教学》2011,(10):22-27
丰富的案例库以及高效提取策略是专家教师的特征之一.顾泠沅老师认为目前国际上以教师培训的形式解决“两个落差”问题,有两种做法:一是同事互助指导,即同事间的相互听课.这种做法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互相的切磋与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体现的是一种新文化建构。传统的听课、评课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耗时低效,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问题分散,讨论表面,抓住了行为但没有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等。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化,从听课、评课转化为观课、议课是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是观课、议课呢?观课、议课是围绕师生行为、支撑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旨在探析教育实习阶段实行同伴互助观课对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技能的影响,为更好地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实行同伴互助观课提供依据。经研究.同伴互助观课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 《师道》2012,(7):25-28
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在职教育形式包括:短期课程培训、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但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参加这类培训后,仍然感到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解决这一难题,目前比较有效的研究是,结合课例的专家指导+同事互助指导,而这一研究的关键在于操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老师,“听课”二字常挂在嘴边,而对“听课”含义的理解基本也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听别人的课”。国外对“听课”解释为“教学观察”,这不仅仅是“听”,还兼有“看”“评”“思”“学”等行为,变成了一个系统。教学观察包括同事之间互助听课和课堂观察,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课堂观察有定量观察或定性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听评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涉及课堂全方位、内涵丰富。尤其是同事间的听评课,氛围轻松、自由度大,利于相互观察、探讨。依据听课教师的细致观察和详细记录,还原课堂流程,与执教者互动碰撞,无形中有效促进双方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每学期的例行推门课听课过程中,总是会发现各种问题,教材的选择与分析、幼儿的分析与指导、教师的策略与技巧,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影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