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宏观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为此,在本章中引入了S,A,G三个状态函数。 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 熵和吉布斯函数均为系统的状态函数,指定状态下有惟一确定的值,因而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可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在此,应注意,S,G与第二章的U,H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均为系统的广度性质,因而,在求算其增量时,均要标明其物质的量;其次,它们均为状态函数,均可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其增量;再者,由于  相似文献   

2.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宏观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为此,在本章中引入了S,A,G三个状态函数。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 熵和吉布斯函数均为系统的状态函数,指定状态下有惟一确定的值,因而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可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在此,应注意,S,G与第二章的U,H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均为系统的广度性质,因而,在求算其增量时,均要标明其物质的量;其次,它们均为状态函数,均可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宏观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为此,在本章中引入了 S,A,G 三个状态函数。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熵和吉布斯函数均为系统的状态函数,指定状态下有惟一确定的值,因而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可通过  相似文献   

4.
在上文中对第一、二章的学习要点进行了归纳,本文将对三、四章的学习要点加以总结。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 为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在本章中引入了S、A、G三个物理量,其中应重点掌握S和G两个函数的定义、性质及有关计算。 与第二章中U、H的性质相似,S和G也为状态函数,△S和△G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因而可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S和△G。同样,S和G也为广度性  相似文献   

5.
在上文中对第一、二章的学习要点进行了归纳,本文将对三、四章的学习要点加以总结。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为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在本章中引入了 S、A、G 三个物理量,其中应重点掌握 S 和G 两个函数的定义、性质及有关计算。与第二章中 U、H 的性质相似,S 和 G 也为状态函数,ΔS 和ΔG 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  相似文献   

6.
热力学是唯象的宏观理论,它将宏观物质的热现象的实验事实总结成热力学第零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在表述这几条定律的同时,引入了温度T、内能U和熵S这三个基本热力学函数,用以描述宏观系统的平衡态,构成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了描述不同条件下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又引入一些辅助的热力学函数,即特性函数,如自由能F、焓H、吉布斯函数G等,应用这些函数,经过数学演绎,能导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平衡态的各种特性及其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据此定义了熵这一热力学函数,并用符号“S”表示,经过证明得出“系统从状态A经由不可逆过程变到状态B,过程中热温熵的累加和总是小于系统的熵变△S.”  相似文献   

8.
根据非平衡系统的局域平衡假设,参照不可逆热力学对熵流与局域熵密度增加率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计算不可逆过程速率的数学模型,推出了该模型下的吉布斯函数流密度与局域吉布斯函数减小率表达式,并应用于扩散过程,对其进行的速率问题作了计算,把它们和相应的熵增加率作比较和讨论.说明用辅助热力学函数G来研究扩散不可逆过程进行的速率问题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熵的延拓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上一世纪中期建立距今约一百四十年,这个定律指出了孤立的热力学系统内部发生的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1854年,克劳修斯第一次引入了作为状态函数的“熵”的概念,使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了数学表达形式,把判断形形色色的与热有关的不可逆过程的自发方向定量地归结为熵函数的增加,而熵达到极大值为过程进行的限度,、  相似文献   

10.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在教学中主要介绍Clausius不等式的应用.对第二定律字表述的应用涉及很少.章主要介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字表述的应用和引出熵函数概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等温等压不可逆相变过程和非等温等压不可逆相变过程状态函数增量可以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 ,所设途径中包含有与已知相变焓相应的可逆相变过程 .在标准压力下 ,通过改变温度设计途径 ;在一定温度下 ,通过改变压力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物理化学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前四章的有关内容,其中,第一章气体(主要是理想气体)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在该章中着重讨论了其pVT性质及有关计算;第二、三章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理论基础,着重讨论了Q、ω、△U、△H、△S、△G的计算及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断;第四章化学平衡是热力学基本理论在化学反应中的实际应用,该章以K~θ为主线,着重讨论了平衡的特征、有关计算以及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等。现将各章的学习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学期物理化学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前四章的有关内容,其中,第一章气体(主要是理想气体)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在该章中着重讨论了其ρVT 性质及有关计算;第二、三章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理论基础。着重讨论了 Q、w、△U、△H、△S、△G 的计算及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断;第四章化学平衡是热力学基本理论在化学反应中的实际应用,该章以 K为主线,着重讨论了平衡的特征、有关计算以及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等。现将各章的学习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化学反应方向限度的判据△G的求算 实际进行的化学反应:aA+bB→gG+hH是以一定速度进行的,不符合热力学可逆条件,因而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要求其变化的△G,只能按状态函数增量的传统求法:即设计成可逆过程求△G的值。常见的一种可逆方法就是把反应安排在范特霍夫平衡箱中进行。如图一所示:其中A、B、G、H均为理想气体,Ei只允许i分子通过的半透膜,Pi为i任意分压,Pi′为i的平衡分压。  相似文献   

15.
四、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过程中,能量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能量总量必须守恒。现在要问,任何能量守恒的过程都可以发生吗?热力学第二定律正是关于过程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定律。 香水分子从香水瓶口出来;渐渐地均衡地扩散至整个房间,然而,它们能再自动地聚集至瓶中吗?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物理化学热力学基本内容的难点之一,温度和压力对焓H、吉布斯函数G、熵S等状态函数的影响作了详细总结,以深化物理化学本科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和解题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物理化学热力学基本内容的难点之一,温度和压力对焓H、吉布斯函数G、熵S等状态函数的影响作了详细总结,以深化物理化学本科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和解题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8.
引言 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态函数,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态函数的存在,当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无限小变化时,其熵变为 ds≥(?)Q/T (1)式中(?)Q是系统从温度为了的热源吸收的热量,等号对应于可逆过程,不等号对应于不可逆过程。当(?)Q=0时,(1)式变为 ds≥0 (2) 由此可见,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永不减少,在可逆绝热过程中,熵的数值不变,在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这个结论称为熵增加原理,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根据熵增加原理,任何自发的不可逆过程,只能向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于是熵函数给予了判断不可逆方向的共同准则,上述结论无论系统是处在平衡状态还是非平衡状态都是成立的,而熵是  相似文献   

19.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状态函数,表示物质系统的无序程度。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物质达到平衡态过程中熵总会增加,而且熵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经济建设中不断利用能源会造成环境不可逆的熵增加,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减小熵增加,才能做到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热力学及物理化学的教学中,介绍熵的概念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知道熵是一个状态函数,它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过程可逆与否的判据,是一个热力学性质。但是要证明熵是一个热力学状态函数,一般教科书都是将理想气体作为工作物质通过卡诺热机的操作进行证明,而在证明了熵是状态函数之后,卡诺热机这一名词又很少提到,有些教科书则对熵是状态函数的证明忽略,一带而过,这显然是一种缺陷,为此本文介绍了一个推导熵是状态函数的新的简单方法。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