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胜利 《成才之路》2012,(14):69-69
正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新课导入则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它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同一本非常精彩的电影,它的开头序幕如果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么观众就有特别想接着往下看的欲望,想知道整个的故事情节或者结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巧妙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引人入胜,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每一堂新课的精彩导入,犹如写文章,开头要漂亮,其实就是导语要好。因为好的开头往往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效果的好坏。这就好比如唱戏,因为有精彩的开头,观众才会有听下去的欲望。学生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新课导入精彩,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  相似文献   

3.
陈德虎 《考试周刊》2013,(56):75-75
<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变的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很普遍,要改变现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  相似文献   

4.
王碧招 《广西教育》2013,(33):81-81
一部好戏要有精彩的序幕,一首好歌要有动听的前奏,同样,一堂好课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头开得好与不好会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数学课也是如此。如果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富有艺术,就能先声夺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如何才能更好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注重激发兴趣,放松课堂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5.
冯晓雪 《教书育人》2012,(25):58-59
导入新课,就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地导入新课,就会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一堂课如何开头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导入不会相同,即使同一内容和对象,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精心地设计一节课的导入应该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教学开端,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通过精彩的、有效的新课导入设计,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小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通过体验式导入、生活化导入、互动式导入三方面分析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教学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一、有趣导入的政治课是最成功的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力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化学课设计一个好的开头,有事半功倍之效.化学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导入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恰当合理、引人入胜、不拘一格的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柴侠 《考试周刊》2010,(36):73-74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别出心裁地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前,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的学习热情,唤起学习的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对该堂课的简单概述,就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转移注意力,引人入胜。导入得好与否,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而且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八新课的不同方式,可以用古诗词来导八,也可以用音乐来导入。  相似文献   

11.
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更是一节精彩的数学课的前奏.教师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渴望,使学生开启思维,勇于探究,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缺乏火候或者根本就没有新课导入,则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之初的新课导入,真正发挥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既有效地组织起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凡优秀的课例,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创设一种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集中精神,积极思维,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略谈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1、儿歌导入。儿歌具有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韵律优美等特点,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如果课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播放一段儿歌;With your mouth you can say;with your eyes you cansee;with your feet you can walk,教师一边诵读一边借助身体语言引导,学生模仿朗读,动作加语言,三、两遍下来,学生便熟识身体部位名称,而且附带识记动作 see,say,walk 等。若不采用此法,单纯教身体部位名词,起码得耗费一节课。  相似文献   

13.
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充满魅力。 一、精心设计政治课导语 导入,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就很容易吸引听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导语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新课程教学更强调的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所以,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新课导语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如何设计精彩绝妙的新课导入逐渐成为现代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采用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单一的导入法让学生感觉单调枯燥,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为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应积极探索新课导入的技巧,做好新课  相似文献   

15.
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开头也是如此。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力求一鸣惊人.切不可信口开河。草率从事。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新课开始的。如果在新课开始,就能以有效的方法,唤起学生注意,安定学生情绪,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是生活化的,让生活走 进数学课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认知规律。新课的导入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是是一节课重点 的教学环节,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导入的方 式也是多样化的,面对不同年级或者不同课程所导入的方法也 是不一样的。那么目前的课堂导入有哪些问题?怎样的导入 才算成功的导入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例浅谈一 下导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一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新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拟从几个方面阐述数学新课导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上好一节课,精心设计一个新课导入的形式是很重要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关系着整个课堂的气氛以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前导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课和旧课。精彩的导入就像磁铁,能抓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品课导入的几种方法。1.复习过渡导入法。在思想品德的教材中,很多内容前后是紧密相连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是相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