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茜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37-239
体验式教学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理解、感悟,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内化学科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利用自编律动方案、组织角色扮演、操控乐器伴奏、延伸歌唱训练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音乐体验情境、强化音乐课堂体验、丰富音乐学科体验形式、拓宽音乐体验范围,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体验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诉说.因此,高中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这是音乐教学的关键.高中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情境.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那么,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尝试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情境,以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助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课堂情境、学生兴趣、图画引导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小学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多元高效的音乐教学,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教学,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认知多元化、深刻化。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演示、游戏渗透、音乐创编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课堂学习情境,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5.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体验多声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合唱技能?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低、中段通过游戏互动进行多声部声势与多声部节奏的有效教学;在中、高段借助形象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与创设情境培养声音层次感的有效教学;利用多渠道将合唱教学渗透到学生校内外生活中"三种合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音乐"这一理念,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听、视、感、触于一体的情境,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情境创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声、光、电、形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但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起不到"点缀"的作用,反而成为了"累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景创设中走入了误区。在追求音乐课堂教学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音乐民歌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感知、体验,增进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生活情境、直观情境、学科氛围情境等方面阐述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关注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动可更好地体验音乐,以及如何在体验中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一、对音乐体验的认识被动体验→主动体验→互动体验教学的认识(一)被动体验——缺乏自主什么是被动体验?按照教育学的解释:在某个情境下,只能体验到情境对自己的改变,不能对情境本身施加影响促其改变,这时所产生的体验称被动体验。因为正常人对自己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有着充分的自主性,被动体验缺的正是这种  相似文献   

10.
王华英 《海外英语》2011,(14):118-119
当前教育呼唤创新,张扬个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革旧创新,大胆尝试,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创设学生思维活动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的教学理念以及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让音乐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让音乐式教学燃烧学生的课堂激情,让音乐欣赏服务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与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结合成为音乐体验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小学音乐课堂,关注学生体验,浸润体验式教学,让师生共建音乐课堂,从而实现教与学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个性体验的音乐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训练等方面和关涉因素做综合考量,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激活学生的体验思维。小学生对音乐体验的要求呈现直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将学生快速带入音乐学习情境之中,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3.
傅秀华 《儿童音乐》2012,(11):42-44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阵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艺术,以愉悦的心情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感悟人生之美,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笔者想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平常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创设互动式音乐教学在我看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机械性的老师范唱、学生跟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为此,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些互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是个体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情境的构建既要有客观的"境",也要有主观的"情",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尊重"人"、尊重情感的萌生。音乐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感官,链接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尝试。1.发声于境,融通共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重视发声练习,力求  相似文献   

15.
刘凤鸣 《教师》2016,(6):106
"自主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是音乐教师必须要直面的重要课题。创新教学情境、优化审美体验、实现多学科融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拓展学生音乐认知维度,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音乐作为十分重要的学科,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找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课堂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也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更加透彻和全面。所以,教师应该关注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出合理化教学举措,为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音乐学科属于美育的范畴,而美育教育是以陶冶学生的美的情操为目的。因此,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对音乐的表现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情境创设,让音乐课轻松动起来,愉悦活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体验的开展、音乐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应用大大提升了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农村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音乐素养,新课改理念也得以更顺利地落实。只要我们坚持"学生素质发展至上"的音乐教学理念,音乐课堂氛围一定会更加活跃,学生学习音乐也一定会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灵活,音乐素养也必定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演唱能力,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娱乐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其在游戏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吸收、消化音乐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