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方法在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新进展,对几种常用的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脂肪酸成分提取及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对白鲜皮中脂肪酸进行提取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定量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鲜皮中脂肪酸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从白鲜皮中提出18种脂肪酸,并对成分进行鉴定,脂肪酸中主要成分是亚麻酸(38.76%),木蜡酸甲酯(20.67%),14-甲基十六酸甲酯 (19.55%)等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联合分析的手段,对吉林省野生三七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首次鉴定出35种化合物结构,同时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为野生三七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门新技术,它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该文仅对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草药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草麻黄中提取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通过图谱解析共鉴定了49个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87.82%。  相似文献   

6.
化学发光分析法作为现代痕量分析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领域,但其重现性和选择性较差,其应用相应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将化学发光和其他技术联用能有效地克服其选择性、重现性差等缺点,使其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对化学发光法和其他技术的联用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法、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检测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子印迹-化学发光法及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等,并对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制药工程本科生的药物评价能力,基于前期成熟的科研成果,将已建立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应用于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设计了题为"化合物X在小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小鼠一次性灌胃化合物X溶液,取各时间点小鼠血浆,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运用内标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经过上述实验过程,学生了解了化学药物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掌握了动物给药、取血、生物样本处理方法及药物含量测定等一系列综合实验技能,学会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参与了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提高了学生研究、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测试方法,并绘制了样品前处理技术路线图.其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有沉淀、离心、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体分散固相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免疫亲和色谱、分子印迹、超临界萃取等.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等.相对于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技术的高速发展,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发展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易于标准化且与分析测试方法衔接配套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正交投影原理和局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用色谱重叠峰中目标组分光谱分辨方法,二次投影分辨法,该法能有效的从多组分联用色谱重叠峰中分辨出目标和光谱与色谱。所得光谱与真实光谱十分吻合。所得色谱峰面积与组分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并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紫景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紫景天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254nm波长下的液质图谱的解析,分析出紫景天中舍有β-谷甾醇、草质素-8-甲醚和草质素-7-0-α-L-吡喃鼠李糖苷.结论:液质联用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出紫景天中的化学成分,为多组分样品的分析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苯丙胺类滥用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综述了近十年来苯丙胺类滥用药物的预处理及常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其与质谱的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典的一维气相色谱方法(SPME-GC/MS)技术对啤酒进行风味成分分析,能得到几十种构成啤酒风味的"骨架"成份和相应的指纹谱图;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对啤酒风味成分进行更高层次的检测,则能得到数百种风味物质。说明将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用于啤酒风味物质的检测和辅助质量控制,拓展了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中共鉴定了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β-侧柏烯(12.54%)、1-石竹烯(5.96%)、β-桉叶醇(5.85%)、α-按叶烯(4.53%)等.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复杂,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LC-MS)在蛋白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通过探索将大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应用到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方法,建立了人类全蛋白的检测鉴定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与研究方法,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提高研究生对科研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以赊店老酒为研究对象,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该白酒中的微量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2种成分,其中己酸乙酯(54.97%)、乳酸乙酯(33.67%)含量较高,还检测出微量的酸类、醇类和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车轴草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同时运用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对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GC-MS法研究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脂溶性成分,包括亚油酸(29.64%)、(Z)-6-十八烯酸(14.60%)、棕榈酸(5.91%)、硬脂酸(3.24%)、三十烷酸(0.49%)和草酸葵基-丙基酯(0.1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对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17.97 mg/mL,0.04和0.08 mg/mL的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抗氧化速率分别为29.9%和32.1%,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BHT(96%),说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以上结果将对提取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分析、提取分离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TLC-FTIR)联用分析手段对印刷滚筒塑料增塑剂进行了剖析。描述了样品处理方法,并对样品分离得到的三种增塑剂的红外谱图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春季采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回流法提取了生长在山东德州市的春季野生薄荷中的挥发油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50种化学组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6种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种竹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基于6种竹叶的指纹图谱分析实验方法,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具有地域特点的长沙青皮竹竹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相似性评价系统计算了6种竹叶的色谱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性。长沙青皮竹与水竹化学成分最为相似,相似度为0. 992,说明两者化学成分很相似;长沙青皮竹与班竹之间的化学成分相似性最小,相似度为0. 209。质谱分析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鉴定出8个成分,多为黄酮类,符合竹叶化学成分的一般规律。通过该实验的实践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了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