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家胜  王磊 《湖北档案》2007,(10):44-46
在“文革”期间,发生一桩诡谲怪诞的所谓“梅花党”案件。传言“梅花党”为美国中央情报局下属的一个秘密组织,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与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等人都是它的重要成员。当年,有关“梅花党”的故事曾经广为流传.一些子虚乌有的“情节”还被写进手抄本小说《一双绣花鞋》中。江青等人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肆追查“梅花党”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冤案。  相似文献   

2.
涤生 《兰台内外》2011,(6):53-54
造反派斗不倒外交部陈毅是一个胸怀坦荡,直言快语的人。对于"文化大革命",他曾向毛泽东讲过自己的担心,甚至直接当着红卫兵的面,说自己对"文革"不理解。陈毅的公开表示,令毛泽东很不满意,但毛泽东知道陈毅是个光明正大的人,对陈毅还是信任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10,(8):34-40
本期讲述有"中国第一文化家族"之名的湘潭黎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中"黎氏八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文革中,是个书荒时期,而此时正是我的成长期,最需要大量汲取营养的阶段。此时大规模流传手抄书,除却供消遣的《梅花党》、《绣花鞋》之外,还有许多是实用小册子,我见过的便有《怎样篆刻》、《笛子吹奏法》等等。那时终日游荡的我迷上了  相似文献   

5.
看电影     
"文革"前,赤峰街有两座电影院、两座剧院。公园边上的电影院叫工人俱乐部,回民胡同往里走、坐落在一个大坑里的电影院就叫电影院,"文革"时全关了。大剧场叫红旗剧场,"文革"前,我在那儿看过话剧《千万不要忘记》,记得年轻的丁少纯穿一条毛料裤子,笔直的裤线很扎眼。  相似文献   

6.
<正>早期的"内参片"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它早在"文革"之前就有了。但是,"文革"前的"内参片"和"文革"中的"内参片"含义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的翻译与研究"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们从"红色文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文学再生自始至今也已经过了30品是大学二年级时购买的教材——刘心武的《班主任》。当时莫说"四人帮",就连"文革"是什么概念我都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国内出现一股“皇热”,这大概是由那本关于溥仪的文学传记《我的前半生》引起的。此书在文革前印数有限,流传不广,文革期间更遭到禁锢,文革后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9.
老三届     
"老三届"一词,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是指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出生于1947——1952年前后,与共和国同龄。老三届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的是文革前的"十七年教育",经历了"文革",当"过红卫兵";参加过"上山下,  相似文献   

10.
学做绣花鞋     
陈潇夏 《新闻实践》2011,(10):17-17
合村乡,位于桐庐县的西北山区。一路上,我幻想着这个绣花鞋之乡应该是处处都能看到绣花鞋的影子。但到了这里,却发现很多人的生活已经与绣花鞋无关了。目前,这里的绣花鞋企业将纳鞋底和绣鞋垫的活下放到一些农户家中做,收上来后再集中做成成品。  相似文献   

11.
1946年6月的一天,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市已经能感受到初夏的炎热。中共南京地下办事处梅园新村(对外简称"周公馆")一间紧邻小街的办公室内,一脸倦容的周恩来焦急万分地踱来踱去。周恩来焦虑地抽了一支烟,终于丢掉烟头,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一股“文革手抄”热流在涌动。一些不负责任的炒作,使一些对“文革”不甚了了的小青年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更有甚者,要将“文革手抄”作为经典载入文学史册! 对此,作为一个“文革”过来人,有必要说几句真话。“文革手抄”政治批判“文革手抄”是“文革”极左和青年狂热相结合繁殖的怪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旗帜的指引下,从“反右派”到”反右倾”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中国极左的成长轨迹。而从整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到“揪叛徒”、“挖特务”、全民“清理阶级队伍”,则是“文革”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道路。“文革”极左一煽再煽,狂热的青年群体则一烧再烧,整、揪、挖、清,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3.
李:刘先生,我们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正在组织寻访下放各地干校的知名"五七"战士。今天也请您谈谈自己下放的经历。 刘:我下放的过程比较曲折。我当时还年轻.“文革”前在学校就入了党.由于文联从高校选来的毕业生不多,我一去就受到重视.成了单位的党委委员。后来又说我是“小爬虫”,被送到干梗改造。  相似文献   

14.
李钢 《视听界》2011,(1):31-32
《暗算》之后有《潜伏》,《潜伏》之后是《黎明之前》,这大体勾勒出了近年来谍战剧流行的轨迹。从翻拍“文革”手抄本的《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到经典翻拍《敌营十八年》,再到近些年风行的《暗算》、《潜伏》,以及明显美剧风格的《黎明之前》,谍战剧正以蓬勃之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视剧市场竞争中来。  相似文献   

15.
陈敏 《档案天地》2012,(7):20-24,19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一些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员,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假扮夫妻来迷惑敌人。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产生感情后,经党组织批准,就"弄假成真"变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现综合文史记载.把“弄假成真”的七对著名革命夫妻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文革"期间,一部分由"知青"创作的诗歌以手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流传着,后来成为"文革"后朦胧诗的先声.本文以几位"文革"期间"地下诗人"的诗作为文本.分析这批诗人在那一特定时期如何用诗的形式呼唤对生命的关照.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物“文革邮票”朱勇坤“文革”邮票是新中国邮票中增值最快的邮票之一。据最新统计.“文革”邮票面值共7.96元,但按中国邮票总公司的《邮票价目表》结算,其增值达1210倍,价值达近10万元。“文革”邮票缘何增值惊人,它们有何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点?且...  相似文献   

18.
刘慧玉 《新闻爱好者》2010,(10):169-169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新闻宣传有"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监督难和新闻创新难,并要求各新闻媒体努力破解新闻宣传"四难"。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不解决自身素质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把握好自身的思想源头,破解"四难"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建设浙江省"文革"资料数据库的意义,提出了构建浙江省"文革"资料数据库的具体规划、步骤、内容和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和摧残。以1971年为界,可将文革中的图书馆事业划分为两个时期。文革前期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期图书馆事业艰难恢复。文革中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启动了《汉语主题词表》编制工作,引入了机读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