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35):43
11月26日在海口举行的第八届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发言时透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通过聚合资源和全媒体转型两大战略,推进该集团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文化传媒集团转型发展。所谓全媒体生产,就是从原来的传统化平面媒体,转变成各种形态的新闻载体,比如从原来只做文字或摄影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媒体形式推陈出新,媒体从内容、渠道、功能各个层面高度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如今,报刊全媒体在新闻生产、渠道覆盖、内容复用、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格局业已初现端倪,有的报刊已经在新媒体形式的包围下"杀出一条生路",有的却陷入了全媒体迷思之中。面对百舸争流的业态,从如何提高综合运营能力,到改善内容和渠道的结合方式,报刊的全媒体业务和营销策略仍在探索中前行。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主办,以"全媒体的价值回归——2012报刊全媒体年终盘点"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传媒沙龙在北京新华社综合楼举行。与会的多位报刊领导从各自实际出发,畅谈了各自在新媒体、全媒体建设上的切身体会,充分交流了思想。沙龙上,参会的嘉宾达成的多项共识,其中一项就是:报刊做全媒体必须返璞归真、回到自身。首先,不同的媒体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殊情况来确定是否适合做全媒体,全媒体是趋势,但不是制式,不能为了"全"而全。其次,做全媒体要找准自身定位,"我是谁"、"我适合什么"、"我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报刊在做全媒体业务之前必须想清楚的。再次,整合、优化媒体自身现有的资源,使资源产生价值达到最大化,才能做到全媒体真正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4.
2011年年初,南方报业新媒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整体之力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全力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标志性、战略性举措.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报业业务的同时,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积极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初步形成了覆盖报刊、网络、手机报、广电、户外传播全媒体发展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5.
陈明明  马燕 《新闻通讯》2012,(11):41-43
今年4月28日,扬子晚报组建了首批跨部门的全媒体记者队伍,66名来自采访一线的记者正式上岗。这是扬子晚报向全媒体迈进的重要一步。新兴数字、网络等技术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意识到,要在竞争中不落伍,并且求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开放、创新、借鉴、融合的姿态.不断融入新媒体的优势。从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队伍的推出,到海南日报“全媒体中心”的组建。以及三晋都市报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的出版,无不说明“全媒体”已向我们扑面而来。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全媒体记者”实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1、全媒体界定认知不清。现在看来,对于全媒体还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应该给全媒体一个范围,做出一个界定。如果还没有搞明白全媒体是什么,那么开展的所谓“全媒体”业务也会是混乱的。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和全媒体转型已成为报业集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选择。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迁,对报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财务战略转型、财务职能转变和财务体制调整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媒体融合和报业转型背景下的财务变革。  相似文献   

8.
李荣洲 《传媒》2019,(13):34-36
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实地考察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并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全媒体指挥中心成为各媒体机构新闻业务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如何充分用好、用活全媒体指挥中心的各项功能,进一步推进媒体一体化运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新媒体的产生与崛起给媒体格局带来巨变。如今,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传媒变革正在拉开帷幕。面对新媒体对纸媒的强大冲击,地市报业呈现凤凰涅檠的态势,纷纷探索一条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转型之路。作为纸媒的重要阵地,地市报如何应对变革,如何顺应形势,搭上全媒体这班快车.是一个创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邢雪 《新闻窗》2013,(5):83-84
新媒体以史无前例的媒介发展速度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传统媒体中报业的式微更为明显,地市级报业在被省级媒体和强势新媒体覆盖,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强大的信息资源,没有较好的文化消费资源,没有更多的受众群的情况下,生存更加艰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受众个性化要求的全媒体构想被提出来,全媒体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命题,我国学界对于全媒体战略研究始于“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全媒体”,学界至今没有科学而严谨的定义,已有的概念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报业集团,正在步入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变的关键时期。所谓"全媒体",顾名思义,是综合平面、电视、手机、网络等覆盖大众的主流媒体,进行综合传播的手段,也是拥有这些传播手段主体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依兰 《新闻记者》2007,(5):53-53
新民晚报与北大方正于4月19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的架构下,就面向全媒体竞争需求的报业解决方案展开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2,(1):82-83
引领媒体大变革时代的新闻业务发展方向。十年建构,全媒体集团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要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优势、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优势的基础上,将平面媒体的信度、深度、高度的优势,以新媒体信息发布的宽度、速度、互动度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新闻信息统一采集、加工、编辑、跨媒价、跨媒体多次发布,实现多媒体融合发展,以实现全媒体生产,全方面运营。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要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优势、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优势的基础上,将平面媒体的信度、深度、高度的优势,以新媒体信息发布的宽度、速度、互动度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新闻信息统一采集、加工、编辑、跨媒价、跨媒体多次发布,实现多媒体融合发展,以实现全媒体生产,全方面运营。  相似文献   

16.
许旷 《新闻前哨》2020,(4):37-38
顺应媒体发展趋势,打造全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共识。从事一线采编工作的传统媒体记者必然要融入全媒体变革,在采写技能、理念、文风及个人素养等各个层面实现全面转型。本文以《湖北日报》2020年省两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全媒体传播为例,分析传统媒体为何要向全媒体转型,引导传统媒体记者转变思维方式、开拓新闻视野、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向全媒体顺利转型,实现从"一专"到"多能"。  相似文献   

17.
方楠 《新闻战线》2013,(1):32-34
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经营,以统一的全媒体平台统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南方报人凝聚共识:以"聚合战略"为引领,着力于顶层制度设计和品牌基础建设,有效推进全媒体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捅破天花板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全媒体背景下,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忠诚读者的逐渐流失、传统广告的增速下滑……令传统媒体从业者即使在酷暑难耐的夏天,也不禁感受到市场传来的丝丝凉意。市场的残酷、变化的快速、会议的凝重,今报业需正视、需接受、需应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媒体”成为传媒业界的热门词汇之一,传统广电媒体纷纷拓展新产业,布局全媒体,一场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变革正在启动。在这样的全媒体战略背景下,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全媒体记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