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认为向儿童提供恰当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校应对儿童实行民主的教管方式,重视培养和激发儿童从事活动的内部动机,提供儿童充足的业余时间,创造条件让儿童参加游戏活动,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家庭也应确立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养态度  相似文献   

2.
论儿童期家庭教育与创造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创造性发展的表现时期和所受的家庭教育并不相关。有多种因素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其中家庭教育在人的创造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很复杂,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父母可以通过一定的家庭教育手段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发挥儿童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3.
儿童早期是孩子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文章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方面的优势,然后提出家庭教育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是孩子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文章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方面的优势,然后提出家庭教育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形式。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儿童期家庭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在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的想像。  相似文献   

6.
吴鹤飞 《成才之路》2021,(11):138-139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能,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可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在激发儿童运动兴趣、培养儿童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上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文章分析培养儿童体育运动能力的意义、儿童体育运动现状,探究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体育运动能力的意义、策略。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人格对创造力起到构成、引导、调控的作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所以需要从父母兴趣及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实施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家庭教育的职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终身影响的意义日益凸现。面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家庭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变革内容。为此,家庭中关注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赋予家庭教育的使命,也是儿童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一教育内容的实施必将对儿童一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性 1.对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造就其成才…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从健康人格的角度,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从创造性发挥的过程,把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分成始发创造性、次级创造性和整合创造性。自我实现创造性人皆有之,是健康人格的副产品,家长和教师要保护儿童的始发创造性,有意识培养其次级创造性,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激发其整合创造性,促进儿童创造潜能转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家庭教育应该围绕儿童人格独立性培养这一主要任务,不断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和良好的儿童社会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