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2年的春天,一个想要成名的名叫尼克·卡拉威的作家,离开了美国中西部,来到了纽约。那是一个道德感渐失,爵士乐流行,走私为王,股票飞涨的时代。为了追寻他的美国梦,他搬入纽约附近一海湾划住。他的邻居是一位经常举办派对且极具神秘色彩的百万富翁,名叫盖茨比。自此尼克跌入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富豪和他们编制的假象、爱与谎言。悠游于幻想、爱情和谎言世界中的尼克,决定将目睹的一切记录于文字当中,于是不可能的爱,纯洁的梦,以及时尚华丽同时又不为人知的故事——被揭开……  相似文献   

2.
对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许多评论家关注的都是其主角盖茨比的悲惨命运及其破灭的"美国梦"而忽略了其另一主角尼克。尼克不仅是小说的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的参与者,尼克的这种双重身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我们认识到盖茨比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菲茨杰拉德希望凭借《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一名严肃作家,这也使得对作品隐含作者的研究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作品中叙述者尼克面对特定事件表现出不同态度,这背后是菲茨杰拉德借尼克之口表达自己的信仰,菲茨杰拉德分别利用"年轻"尼克和中年尼克之眼对盖茨比进行观察,最终直指整个爵士时代甚至自己的冷漠和造作失真。  相似文献   

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我们从故事的叙述者尼克和主人公盖茨比身上都可以捕捉到作家的影子。这两个人物分别代表了他人格中的两个侧面。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释盖茨比的"美国梦",并分析作家的人格在小说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著作,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现实。主人公盖茨比出身贫寒,但不甘平凡,他勤奋好学、努力经营,终于成为一代富豪。纵然他定期举办奢华派对、挥金如土、全城瞩目,仍然无法得到真爱,也无法融入上流社会,甚至最终为此赔上性命。出身卑微是盖茨比心头之刺,其注定了他的悲剧,预示着美国梦的破碎。盖茨比的身份焦虑有些类似于我国当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却又有着本质不同。本文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两者异同,总结启示,以提升我国农民工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片名:《了不起的盖茨比》导演:巴兹·鲁赫曼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类型:剧情/爱情制片国家/地区:美国上映日期:2013年5月10日(美国)《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1922年的美国往事。穷小子尼克·卡罗维到纽约谋生,由于和百万富翁盖茨比无意间做了邻居,便从此闯入了另一个隐秘的世界,目睹了其中整日上演的情感纠葛和尔虞我诈。  相似文献   

7.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反思了一个空前繁荣、物质过剩时代的美国梦的破灭,展现了美国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男性人物(盖茨比、尼克、汤姆)的影响。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都充满了雄伟的抱负,但变质了的美国梦粉碎了他们的梦想。此外,菲茨杰拉德还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这三个特殊的男性人物;通过对这三个人物与菲茨杰拉德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盖茨比、尼克、汤姆实际上是作家个性特点三个不同侧面的反映,这也是小说之所以成功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尼克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故事的叙述者。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在事实报道、价值判断和知识感知三个不同层面探讨尼克叙述的可靠性。本文分析发现,尼克叙述的可靠性在故事进程中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叙述者、文本呈现、隐含作者和读者阐释之间的循环互动中挖掘尼克不可靠叙述的遥深蕴意。  相似文献   

10.
《保罗》     
《保罗》是一部2011年英美法西式科幻喜剧电影。格莱格·莫特拉任导演.脚本由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创作.他们二人和为外星人保罗配音的塞斯·罗根一起作为主演出演影片。影片借鉴了众多其他科幻影片——尤其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以及大众科幻小说影迷会。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一个出身贫困的美国年轻人的追梦故事.作品的成功表现在多个层面上,如人物刻画、叙述角度、背景象征、男权文化、梦想破灭等等.多年来,人们都是从这些层面和角度研究该书和探讨20年代的美国文化.除此之外,<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可以看作是作家为传统的超验主义精神献上的一曲挽歌.作家通过盖茨比的死亡、尼克的回归,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超验主义时代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尔德的经典名著。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黛西、盖茨比和尼克为参考对象阐释心理学角度上的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形成的必然性,透过文本的主要人物的感官之美、约拿情节和无意识几方面的分析,揭示社会及其制度对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半自传体作品.书中的两位男性角色:主人公盖茨比和讲述者尼克,分别代表着作者浪漫感性和冷静理智的一面.这两个角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菲茨杰拉德在喧嚣的爵士时代的传奇人生和细腻感悟.  相似文献   

14.
《列子·说符篇》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怎么找也没有找到。他认为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他注意到邻居孩子的言行和神情,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小  相似文献   

15.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在小说中完全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角色,不管是他的事业、他的爱情还是他的人生。整天生活在幻想当中的盖茨比注定成不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即使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成功,也不过是短暂的辉煌而已。  相似文献   

16.
《了不起的盖茨比》采取了第一人称内聚焦模式,这种聚焦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故事内容与主题的表达。聚焦人物尼克.卡罗威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中关键人物,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且在信息控制与距离调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一波三折地表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是对菲茨杰拉德著名同名小说的最新改编。自2013年5月在美国首映以来,受到文学界与影视界的关注,评论不断,但其中鲜有从创伤叙事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其实,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影片叙述者尼克创伤——疗伤——伤愈的过程。导演巴兹·鲁赫曼对创伤叙事理论的运用不仅深化了作品主题,也充分展现了创伤叙事的独特魅力。本文将试图从创伤叙事角度出发,对这部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为当代电影对叙事方式的探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在对女性人物尤其是对黛西的解读中潜存着男权意识及厌女症。尼克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立场和态度,对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不确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双重女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由巴兹·鲁赫曼执导,该片根据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于2013年5月10日在美国正式上映。影片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纽约长岛上层社会富人的奢靡生活,通过盖茨比的悲剧反映了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20.
王洪欣 《海外英语》2012,(11):192-193
盖茨比从不参与各种豪华宴会的狂欢活动。他在这片喧哗与躁动中显得愈发的孤立与孤独。该文试从盖茨比的情感、精神、社会地位三方面分析他的孤独,并指出盖茨比的孤独是由他错误地价值观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拜金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