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高校实施《规则》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全面实施是档案工作与高校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使高校归档文件整理既兼顾《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又体现《规则》的特点,是我们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分类法》、《规范》)以来,高校件材料的整理,采用“立卷”方法进行。按照《分类法》规定,高校档案分为十大类,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199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行政法规,又是高等学校档案业务建设的重要依据。作为行业标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分类思想是把反映高等学校档案形成规律、内容、特点的同一门类档案的管理性和业务性材料集中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5.
易涛 《档案管理》2014,(2):38-39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实施为高校档案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档案分类体系和档号编制模式,为高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高校档案工作传承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考虑,《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修改需要遵循稳中求变,以稳为主的思路。具体而言,《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修改需要建立文书档案以"组织机构"为主的分类标准,做好与相关法规制度的协调完善,同时建构符合特殊档案和电子文件特点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作为实现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加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依据性文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不断变迁,《高等学校的档案实体分类法》应顺应形势,改进和完善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新时期高等学校职能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1993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到目前为止,已实行了三年,为高校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建校时间短,学校规模小,档案材料形成少的院校,在档案实体分类上,不时会有一些疑问,笔者根据这一情况,在昆明地区高校中做了一些调查,并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供同行在档案实体分类设目时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昆明地区高校档案实体分类,可  相似文献   

8.
也论档案实体分类钟均志,王敏,赵文档案实体分类是档案工作者进行档案整理的核心环节。正是因为实际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有关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讨论与研究,已成为档案界人士热门议题之一,尤其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下简称《工企规则》)和《高等学校档案实...  相似文献   

9.
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已实施将近15年了,它们统一.了高校档案的实体分类,统一了档号编制,为实现高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依据,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发挥了积檄作用。《分类法》指出:“档号是存取档案的代号、排架的依据”,要求档案的排架以档号为序。这一模式比以往的流水号排架,确实方便了许多,我们在实施它、称赞它的同时,又深感其有不足之处,需要随着科学的进步、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叶 《陕西档案》2001,(2):20-21
为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等院校的档案分类法,实现高等院校档案分类及业务建设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国家教委于1993年11月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全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实体分类法和档案工作规范的颁布,结束了高等学校在不同时期分类不同,档号各异的历史现状,规范了高校档案分类和档号各异的历史现状,规范了高校档案分类和档号模式,从而为高校档案业务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和依据,具有重大而长远的社会意义,我校作为原国家教委最早试点的24所学校之一,自1992年实行档案实体分类法至今已经8年了,我们认为实体分类法及档案工作规范的许多地方都有待进一步商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以适应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指导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6年,施行了二十二年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DA/T 10-1994)废止。“一立一废”,很多高校档案人员对高校档案实体如何分类、如何整理产生了困惑。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在对省教育厅直管的近20所高校进行业务指导和调研中作了重点了解。从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依然沿用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将档案实体划分为10个一级类目,44个二级类目,  相似文献   

12.
朱娴 《科技档案》2007,(3):30-33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各高校对教学档案分类范畴的界定,客观上保证了分类体系的连续性。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我们发现原来确定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继续保持《实体分类法》和《工作规范》优势的前提下,对教学档案实体分类进行必要的修订,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教育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目的,做好教育的开发利用,首要的是做好教育档案的分类,为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等规范,在指导教育档案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实行同一门类档案的管理性和业务性材料集中管理的模式,以及党群、行政类档案采用"问题"分类法,在指导学校档案整理的工作中存在局限性与不足,而"职能部门"分类法标准客观,分类科学,便于利用,是适合于高等学校党群、行政类档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虚拟整理技术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虚拟整理”的理性简说“实体整理”的概念在档案理论界已出现了多年,它是随《中国档案分类法》的产生而明确的档案术语,它是为了区分档案历史联系整理和使用《档案分类法》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两种方法。由于该术语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在传统档案整理中,档案的...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是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微观、具体、量化的落实,偏重于"怎样做"。《规范》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配套使用,互为补充。并按党群、行政  相似文献   

17.
王子鹏 《档案管理》2021,(3):68-71,73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DA/T 10-1994)已被废止,档案界须直面一个问题:为何基于事由原则的行业标准能够指导高校档案实践近30年?该《分类法》重新演绎事由原则困境且非人力所及,高校档案管理早已变相回归来源原则.在后《分类法》时代,高校档案实践将回归常识、融入体系,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应聚焦高校特有档案类型制定行业标准.以"范式"为手段进行理论反思,认为"档案整理层面的研究"已形成"来源原则范式",解决实践困惑依赖于拓展来源原则适用尺度,并警惕非范式理论过早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颁布实施<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实现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实施︽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后﹃文号目录﹄的作用与编制方法晋平耿景和周倩一、为何重提编制文号目录。我馆自1991年开始实施《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后,打破了原来的分类体系而采用“十分法”,即将每一年度形成的全部档案先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研、产品、基建...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高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校的档案实体分类,实现高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993年11月16日,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